万历朝鲜战争,明朝部队精锐,为何到朝鲜像孤军奋战?
"鸟不鸣,信长杀之,秀吉使其鸣,家康待其鸣"。本能寺之变以后,丰臣秀吉接手了他的全部势力。
而当时正值信长大杀四方,还没有结果,为了能够尽早的完成统一,秀吉决定与各大名之间达成和解,大家谁也不再攻伐,只不过都要认秀吉为天下共主。这其中存在这很多的矛盾,而转移内部矛盾的方式之一就是发动战争。
(一)、蓄谋已久,日军先发制人
"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信长还活着的时候,秀吉就多次表示出自己攻打朝鲜的愿望。而当他成为了"天下人",恰逢国内矛盾重重,便以朝鲜拒绝出兵大明为由,发动了战争。
朝鲜是明朝的藩属国,所以一直仰仗着明朝,在军事建设方面也不怎么重视。对于日军的突袭,朝鲜方面非常被动。
1. 壬辰倭乱,持续六年之久
"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会军营,以为我前导"。丰臣秀吉太过于自大,也太过于心急,他认为打败朝鲜易如反掌,之后再过长白山进入大明。主要是因为日本的诸侯太多,而地方太狭窄,所以他看上了中国大陆。
对于明朝而言,当时神宗朱翊钧在位,刚刚完成了张居正的改革,国力还算是强盛。其实神宗这个皇帝,前期的表现还算可以。他不想祖父那样沉迷道教,也不和父亲那样整日胆战心惊,在位期间还办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
对于丰臣秀吉的想法,没有人不明白。所以,不管是出于保护自己的藩属国还是未雨绸缪,防止日本进攻大明,神宗都不会坐视不管。而当时的日本属于渡海作战,而且还是各家联合用兵,协同作战和物资供应方面,应该是都不如明朝。
这场战争一共持续了六年,第一次战争持续了三年之长,而后停战两年。直到丰臣秀吉再度发动战争。只不过第二次朝鲜战争,只持续了一年就结束了。在1592年爆发的第一次万历朝鲜战争中,明朝与日军对抗的十分艰辛,刚开始几乎连战连败,损失惨重,为何明王朝打得十分艰难?
2. 战斗力薄弱的"猪队友"
在这场战争中,李舜臣的"鸣梁海战"是朝鲜方面唯一能拿出手的战争。而且,明军还为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在描述该战争的影片中,对此只字未提。当时宇喜多秀家领着十五万将士,渡海到朝鲜,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朝鲜首都,还把他们国王赶走了。
可想而知,明军的队友是有多么不堪。他们能给明军提供的帮助,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对于明军而言,无异于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孤军奋战。除此以外,朝鲜方面还总是给明朝提供与事实严重不符的情报。
"又遭连日淫雨,史儒兵败阵亡。副总兵祖承训随后统兵三千增援,又遭挫败"。当时朝鲜方面说日军驻军不多,所以明军就只派了两千余人的先头部队。后来,发现落入了敌人的圈套,再派三千精兵驰援,不料还是大败。
朝鲜方面表示,自己已经消灭了十万以上的日军。可是,日军一共才十五万。若当真如此,他们就不会如此狼狈的请求宗主国支援,也不会被人打的丢盔弃甲,颜面尽失。
(二)、不占先机,以至艰苦鏖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领兵作战,补给很是重要。如果拿明朝和日本相比,显然明朝占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有陆路与朝鲜相连,而且也可以从渤海北上,对于明军而言他们有着这两种选择。况且,日军在朝鲜境内不得人心,明军相当于是正义之师。然而这并没有起到什么大的作用。
1. 明军人数较少,无法保护粮道
"由运河经天津直达山海,径至辽东卸载,以备征倭大兵支用,庶本色有备"。在出兵朝鲜之前,明军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把江南的粮草走运河送到山海关,再从辽东地区卸下来,如此便可以尽快的支援前线。
可是,从辽东到朝鲜半岛,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很是容易。可当年,重重山峦阻隔,又没有修建很好的粮道。而且一旦到了朝鲜境内,明军就只有四万兵力,很难再从中抽出一些,专门去保护粮草的运输。
"鲜之难,不难于进兵,而难于运饷。今日军中之事,调兵固难,而运饷尤难"。对于明朝而言,从国内抽调精兵虽然有些困难,但还是运输粮草的难度更胜一筹。没有粮草,士兵们就没有足够的信心,也没有体力去在那苦寒之地连日鏖战。
如果走海路,则更容易被日本趁火打劫。反观日本方面,从一开始他们就抢占了先机。封锁了海上运粮之路。为何明朝部队精锐,到了朝鲜却像孤军奋战?日本军队是联军而且又是小国寡民的,不应该如此厉害。但谁让人家一上来,就占尽了先机。
2. 孤军深入,补给线过长
虽然明军在前期接连失利,但是等到他们调整好状态,还是能够很快判决高下的。当时李如松指挥的平壤战役,便是很好的证明。虽然日军在城中有一万八千余人,明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日军并没有什么远程攻击武器,明军的火器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最终,日军四散奔逃,死亡一万多人,而明军这边只死了八百多人,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荡,不可言状。"蔚山之战,也是如此,日本水军驰援,还没等靠岸就被打的人仰马翻。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接二连三的胜利,让李如松觉得胜负就在眼前。他乘胜追击,但是忘了补给线的问题。补给问题,从来就没有因为战争的胜利而变得轻松。李如松率领精锐,一路向南攻击,而太长的补给线给了日军可乘之机。
明军,很快就陷入了粮草危机。但李如松觉得还是要先取得胜利再说,于是中了敌人的圈套。"大军直从坦途,锣响三成,喊声四合,连放大炮"。这虽然是他本人的指挥失误,但如果能够有源源不断的粮草,想必他也不会去冒险。
(三)、指挥问题,大明与朝鲜不睦
"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当时明朝方面一开始也不相信日本人能够那么快的占领朝鲜,朝鲜八道,只有一道在国王手中。所以,也是犹豫不决。
后来终于知道了真相。而朝鲜国王因为这个问题,一直对明朝有抵触情绪。虽是如此,也还是逢人便说,天军一到,不日便可复国。
1.天地人和,什么都不占据
因为假情报问题,明军一直对朝鲜心有余悸。他们说平壤的日军只有数千人,但结果最起码得一万多。而且,朝鲜国王早就对民间失去了控制力。他们连自己大军的粮草都无法保证,更不用提保障明朝军队的供给。
而且当时朝鲜半岛进入了雨季,把明朝的火器淋的无法发挥作用。况且,大家都不愿意冒雨作战。而朝鲜国王,又数次逼迫明军在雨天主动出击。如此一来,双方都对彼此失去了信任。这其实是人之常情,明朝本来就是过来帮忙的,现在倒好,他们成了抗日的主力。
而且,双方一同作战的时候,朝鲜去了五百人,结果有四百人还没到就先跑掉了。剩下的明军,大都被箭所杀。但日本人只有铁炮和长剑,他们根本就没有弓箭。所以,明军有理由怀疑是朝鲜人做的此事。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能打胜仗,那才是怪事。而且,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明朝的士兵们很不情愿去帮朝鲜。天时地利人和,明朝可以说是什么都不占据。
2.摸索规律,自成体系,反败为胜
眼看着明朝方面的两次增援,全部溃败,朝鲜方面没了底气。他们害怕明朝不再派人入朝作战,所以接连请求明朝施以援手。明朝按兵不动,其实另有打算。他们觉得要想胜利,就不能总跟朝鲜人掺和,而是要有自己的打法。
万历皇帝和大臣们,一同商议,认为如果只派些小股部队入朝,那么势必会送人头。倒不如从全国抽调精兵强将,直接把日军打的四散奔逃。于是,这便有了后来的平壤大捷和碧蹄馆大捷,后续就是很多海战和小规模的陆战。
毕竟日本是一个小岛国,明朝能够撑得起,他们可未必。所以战争三方签订了和平协议。对于日本而言,这场战争的消耗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但是丰臣秀吉贼心不死,两年以后再度出兵朝鲜。这次,明军已经有了经验,所以很快就把日军打回了老家。
结语:
这场战争直接动摇了日本的国本,况且各家诸侯联合作战都花了不小的代价。大家对丰臣秀吉,有着很大的怨言。可对于他而言,认为出兵朝鲜是解决矛盾最好的方式。后来,德川家康成功的取代了丰臣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