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为什么要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
清朝皇帝要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一是为了避暑,二是为了躲避天花。
清朝时期有两个政治中心,一个是京城的紫禁城,另一个就是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又被称为“热河行宫”修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那当时的康熙皇帝为何要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呢?他当时真实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避暑。
康熙当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避痘,与天花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当时清朝初期天花流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蒙古各部的首领都没有出过痘痘,如果没有出过痘痘就来到京城,那极有可能传染,为了防止蒙古贵族在进入皇宫的时候传染皇帝和大臣们,因此清朝规定,没有出过天花的蒙古王公和亲贵都不能觐见皇帝。
而当时的京城气候炎热,天花容易被传染,皇帝怕被传染,蒙古贵族何尝不怕自己也被感染天花呢?因此蒙古王公贵族也不愿意去京城。但是长此以往,满清和蒙古各部落的关系就会有疏远,一直持续了好几年,这个问题一直也没得到好的解决。
当时清朝很重视和蒙古的关系,因此康熙皇帝多次巡幸塞外,和蒙古王公们见面,在康熙十六年,康熙皇帝在巡幸的过程中,途径热河,发现了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水草丰美,因此决定在承德建一个可供避暑避痘的行宫,不仅避暑避痘,还能方便狩猎,还可以在此接见蒙古王公贵族,加强和蒙古的联系,山庄中的万树园是专门接待各族首领的场所,园中设有黄帷、蒙古包,并蓄养了麋鹿等,可以在此举行野宴以及杂技表演等。
最初的避暑山庄面积不算很大,分别由若干个小行宫组成,大多是供皇帝木兰秋狝所用,每到秋天,康熙皇帝会自己率领八旗王公贵族和将士们在木兰围场举行大规模的围猎活动,这样不仅加强了八旗将士们的军事战斗力,也锻炼了皇子们的体质,当然还有一个特殊的政治目的,那就是加强了和蒙古的联系。
在乾隆登基后,又扩建了避暑山庄,乾隆一般在每年5月份离开京城,带着嫔妃和皇子以及重要的大臣们前往避暑山庄,有时候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到了嘉庆皇帝登基后,也效仿自己的父亲,多次巡幸承德避暑山庄,最后驾崩也是在此,而他的孙子咸丰帝在英法联军进犯京城后,也带着后妃和大臣皇子们逃亡避暑山庄,终日在避暑山庄花天酒地,最终病死在山庄,他死后,慈禧太后开始了垂帘听政。
承德避暑山庄作为皇家行宫,多次扩建,据初步统计,康熙巡幸热河51次,乾隆52次,嘉庆20次,咸丰1次,其余皇帝没去过,到了清朝后期几位皇帝就不再去了。
同治帝和光绪帝身体都比较羸弱,寿命也大多没活多久,当时的清朝正在走下坡路,自然无心无力举行狩猎活动,也没有心思巡幸避暑山庄,因此山庄在咸丰之后就没有皇帝去了,山庄也日渐荒废,曾经被赋予了政治使命的避暑山庄的历史也宣告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