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没听到孩子说过有关课间玩耍的趣闻,课间十分钟为何越来越安静?
为什么要有课间十分钟?课间十分钟是用来给学生解决上厕所、洗手、喝水等需要的问题的,同时也是活动筋骨、放松大脑神经的一种办法。其他的都没有问题,唯独活动筋骨这一项,很多学生把它要变成了嬉闹、打闹,由此演变成了对骂、打架,或者由此摔伤跌伤,酿成了不良的后果。老师不准学生在课间打闹喧哗,安静地呆在教室里,是基于从保护学生安全的角度出发,也是基于保护老师自己的角度出发。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旦学生出了问题,老师就会吃不了兜着走,特别是在学校里发生的,所以说,现在的老师都是在诚惶诚恐中度过的。
话又分开来说,学生要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如果老师都这样做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教育部曾经发文规定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2个小时,你这不是把学生锻炼身体的权利都剥夺了吗?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难道你要学生在教室里大小便不成?不活动不放松,难道你要学生睡眼蓬松听你上课?有效果吗?课间十分钟就要按时下课,让学生活动活动,放松放松,最要紧的是,老师也要出来走走,表面上也是放松放松自己,但要把学生纳入自己的视野中,确保学生课间十分钟的安全。
有些人的理念认为,规矩越多学习的成绩就会越好;鸟笼越小,小鸟就会越健康的成长,小鸟就会飞得更高更远。于是,天性必须扼杀;创造力必须抹杀;生存能力必须绝杀。于是,所有人性的、本性的、积极地、发展的全都是违规违纪的,孩子们必须变得规规矩矩、斯斯文文、死气沉沉。当所有的病态变成了常态,当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变成了合理,当全部的荒唐变成了科学,反社会的进步、反人类的发展就变得那么理所当然。只不过,只不过我想问:教育究竟是培养僵尸还是培养程序化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