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德纲被同行认可,为什么会这么难?
因为郭德纲是相声界第一个流量明星,自然会把炒作作为本职工作,而那些不会炒作的同行自然会被当成靶子,为郭德纲自我吹嘘当背景板了。当然郭德纲也不是第一个炒作自己的相声演员,只不过他是炒作能力远大于业务能力的第一人,所以才会在同行那里评价冰火两重天。
相声历史上,第一个离经叛道,并且跟大部分同行互怼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张杰尧。当年他穿着西装,留着仁丹胡,以张稽祖为艺名,敢当所有同行的祖宗。可张杰尧能耐真的大,身为旗人的他从小家境优渥念过私塾,后来为了谋生去戏班坐科,走南闯北眼界开阔,能写能演而且应变能力极强。
张傻子抓的现挂都能直接当段子用。常宝堃刘宝瑞侯宝林都跟他学过活,要知道在那个不拜师就不授艺的年代,张杰尧不但对同行大方,而且他还敢把自己创作的相声印成小册子免费法给观众,这就是开天辟地第一人了。
即使组织天下同行一起刨他的掌门张寿臣,对张傻子也不得不尊一声“傻大爷”,这叫有能耐又能折腾,让同行一边骂一边服气的牛人。
郭德纲确实是成功了,他赚得盆满钵盈,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而且一群孝子贤孙等着他赏饭,无脑粉丝众多堪比顶流偶像,但以此为代价的相声行业变成了什么样?
受他影响的一些青年演员,以王自健苗阜为代表,没成名就在小剧场口无遮拦,谩骂同行炒作自己,成名以后就把枪口对准郭德纲,三天两头的互怼炒作,把最不堪的一面到处秀,以此引流和吸粉。
相声本来就是小众,只是赶上八九十年代黄金时期,一度成为了国民娱乐。后来被小品影视剧等压制,回归了小众的本质。郭德纲跟德云社崛起之后,相声变得更加小众化,走入了饭圈路线,以人设代替作品,以流量代替艺术,堕落成了一种毫无营养的快消品。
郭德纲的成功,是艺术最大的失败,也是相声历史上最黑暗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