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买房子的时候买了股票,该买股票的时候买了房子,人生还有机会吗?
A股火了,简一老师在某投资理财交流社区看到一条热门评论:
房子已挂安居客,车子已挂瓜子网,子弹备好,满仓干就完了!
但愿这只是一个段子,如果是这真的,那只能说一句祝他好运了。
历史经验表明,一切"卖房炒股"的行为,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而一切鼓吹"卖房炒股"的言论,都值得你再三警惕。
一、 股市和楼市,并不是绝对的互斥关系!首先,简一老师想要纠正一个基本的认知偏差。
为什么会有"卖房炒股"这样的思路出现?因为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认知误区,即楼市和股市一定是此消彼长的,换言之,当其中一个市场大幅上涨之时,另一个市场一定会大幅下跌。
这个认知误区的背后,有这样一条听起来还算合理的逻辑——
股市与楼市的跷跷板效应,是由资金量的分配比例决定的。资金,或者说财富的总量就这么多,要么流进股市,要么流进楼市。当钱大量涌入股市时,进入楼市的钱就少了,此时股市牛市,楼市熊市。反之则是截然不同的市场表现。
宏观层面可以这样理解,放到微观的家庭或个人资产配置上则更加明显——
我的财富总额是一个固定值,大A股这么牛,难道不应该舍掉其他资产满仓干?
简一老师只想说,这个想法很傻很天真。
二、 本轮股市上涨,实际上是利好楼市的。楼市与股市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非此即彼这么简单。
简一老师也并不是将大家拦在股市的门外,恰恰相反,我本身很看好中长线的A股走势。与此同时,A股近一周以来惊动新闻联播的强劲表现也没有人能够忽视。
简一老师不是什么股市专家,但对整体的宏观经济也略有见解,此处并非妄言股市,提醒一句一两周内股市有极大的回调风险绝不为过。
再聊回楼市与股市的关系。
三个基本认知:
第一,楼市和股市,确实有一定的相关性。
以最为典型的一段历史经验为例:
2015年开始的大牛市,5-6月到顶点,彼时上证指数从2000点的低位一路上扬,迅速跨越3000点的门槛,并于年中飞速攀上5178点的历史次高位,拉出一条罕见而壮观的大阳线。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楼市实际是处在寒冬期的。
房子库存达到历史最高点,降价、流拍、退房、裁员接连上演,以万科为代表的主流房企高呼"楼市白银时代到来"。
这样的情景只持续了不到一年,随后就迎来了哀鸿遍野的大股灾,股市一片狼藉。
就是在这个时候,楼市的"去库存"政策粉墨登场,全国楼市开启新一轮反弹,楼市出现大规模的火热上涨。
第二,楼市和股市,并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
上文中的例子其实比较极端,它是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产生的,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楼市和股市的走势是绝对相反的。
我们可以看一个更长周期的历史数据:
不难发现,在2005年到2015年的10年间,有超过6年的时间,房价和股价是同步变化的。
从两者之间的涨跌关系来看,每次股市上涨,都会带动房价上涨;当房价下跌的时候,股市也常出现下跌。反过来则不成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刀口舔血,股市里是可以赚到大钱的。
但没有人愿意一直靠刀口舔血赚钱,更多人在赚到钱之后,都会开始向往"稳稳的幸福"。于是股市大牛过后,更多人渴望自己的资金"落地为安"——变成房子这样的不动资产。因此每轮股市上涨几乎都会带动楼市热度。
这,才是绝大多数时间里,楼市与股市真正的互动关系。
第三,本轮股市上涨同理,对楼市是利好因素。
再告诉大家一句大实话:
与其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不如说它只是一个资金松紧的晴雨表。
眼下的经济状况和股市的表现相配吗?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那到底是什么在不断拉升股市的红线?答案已经很明显。
这是一个货币宽松的时代,而货币宽松所利好的,绝不仅仅是股市。
三、 楼市和股市,到底应该怎么选?上文已经表达得很明确了,即:楼市和股市并非互斥关系,因此为了满仓某一个资产而彻底抛弃另一个,完全没有任何必要,也不值得提倡。
简一老师的建议只有一句话:
未来一两年内,可以选择重股市轻楼市。
首先,只有股市能够实现大赚,在任何一座城市的楼市,都不存在什么短期上涨20%以上,甚至翻倍的可能了。未来,多数城市房价的年涨幅都只会控制在15%以内。
其次,楼市,经过2015—2018年的大涨,已经处于历史最高位;而3000点、甚至3500点,对于股市来说都不是什么高估值,可以说A股仍在地平线徘徊。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千万不要忽略政策风向。大热城市的楼市还在频频遭遇调控,而资本市场却得到政策前所未有的呵护。
最后的最后,与其说应该选择楼市或是股市,倒不如说应该选择优质资产。
在股市里,茅台属于优质资产;在楼市里,一二线核心地段的好房子就是优质资产。
领跑大盘的,永远是最优质的资产,而资产配置,永远是一门需要大智慧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