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关于性的描写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21-01-29
展开全部
因为,写「性」的作品总是能激起非常大的反响,以《白鹿原》为例。
《白鹿原》这部小说,写了很多的「性」,这点也是这部作品不能够绕开去的,但小说为什么这么来写「性」。
我想,作为一部作品,要表现生命的完整性,要表现生活的完整过程,也是为了使小说充满一个生命的一种复杂丰富的经验,所以他写到「性」。
因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最能够体现人的生命的一个本质追求,也能体现生命本质的一种表达、表现,也可以写出生命的一种纯粹状态。
陈忠实可以说和文学的主流保持某种距离,这本书里面概括了整个传统 80 年代的变革经验,所以 80 年代关于人性论,关于人道主义、寻根、历史反思,这些要素在这部作品中都得到了非常充分而生动的体现,特别是在人性论的进一步的推演。
其实在 80 年代的中后期,中国的文学里边出现了「性」文化,所以 80 年代后期的中国的文学,那个时候叫做无「性」不成书。
最典型的代表是张贤亮的《绿化树》和《男人一半是女人》,后来还有马建的《伸出你的舌苔》或者《空空荡荡》,还有马原的很多作品《虚构》、《大师》,这都是写「性」写的很过分的,当然还有其它不少的作品。
我记得陕西作家有好几部作品,写「性」也是写得很厉害的,可以说写「性」也是对 80 年代以及此前的中国 20 世纪文学的某种未完成的一课,对文学的的某种填补和某种矫枉过正,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小说中是不能写「性」的,一直到 70 年代。
所以《白鹿原》对 80 年代文学,在人性论的这点上做了延伸,陈忠实也是想去探究人性的一种奥秘,在他的作品中对「性」做了比较多的探索,在另一方面还是有寻根的流风余韵。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