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981年发表什么用笔名?
“鲁迅”是他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的笔名。
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1936年),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1907年,他在日本留学时,曾在学生办的 《河南》杂志上发表论文《文化偏至论》,署用笔名“迅行”,即取自励前进奋发之意。
1920年年底,同窗好友许寿裳问起“鲁迅”笔名的来历,鲁迅回答说,因为《新青年》编辑不愿意有别号之类的署名,先前用过“迅行”的别号,所以临时命名如此,理由是:母亲姓鲁;周、鲁是同姓之国;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这个名字显示了他渊博的历史知识、对母亲的热爱以及对自己要有所作为的警策、激励。
扩展资料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鲁迅”是他1918年5月在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的笔名。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描写;
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
扩展资料:
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评论,把自己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这是一种文学家的关照。如鲁迅自己说:“我的习性不太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
因此,他最为关注的正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无法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如杂文《论“他妈的”》,鲁迅在国人习以为常的“国骂”背后看出了封建等级、门第制度所造成的扭曲的而不免卑劣的反抗心理。
鲁迅还提出了“推背式”的思考方式,即“正面文章反面看”,据此而写出的一些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