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什么要给自己立“无字碑”?
“无字碑”其实是一个烂尾工程,并非传说中的任人评说或者丰功伟绩难以用文字表达。
武则天临终前宣布遗制,内容为: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于是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完乾陵成,一墓而葬两任皇帝。
乾陵里埋葬着唐高宗和武则天,立碑在最初看来,合情合理。唐高宗去世的时候,武则天已经在乾陵为高宗修建了一座碑,名“述圣碑”,武则天亲自撰写了碑文,情真意切地歌颂大帝唐高宗的丰功伟绩。皇帝是历史人物,他的历史地位自然由历史来书写,当时的立碑最能表达的不是历史评价而是当代评价,尤其是情感表达,立碑可以认为是一个极佳方法。
武则天既然已经合葬乾陵,应该根据高宗的办法,也树立一座丰碑才对。唐中宗一定如此想,于是在高宗“述圣碑”之侧,也树立了一座石碑,准备为武则天的一生进行文字歌颂。然而,这座碑一直空置在那里,终唐之世也没有把应有的碑文刻写上去,成了一座著名的无字碑。
无字碑是怎样成为一个烂尾工程的?此时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后来人纷纷展开自己的想象力,为乾陵这座无字碑的所以然给出答案。
在这些答案中,影响比较大,最有想象力的说法据说来自郭沫若。说这是来自武则天的主意,她知道身后一定会被说三道四,所以很潇洒地决定,空置其碑,任凭历史评说。把自己的评价交给历史,表现出十分自信的姿态。
其实,此事恐怕不能归因于武则天的决定,更重要的人物在这个时期不是武则天而是皇帝唐中宗,因为他是“丧主”,武则天的丧事,唐中宗才是责任人。因为武则天夺取李家天下,是大唐的敌人,天下主流民意是反对武则天的。
中宗如何书写“无字碑”呢?称赞武则天,有违武则天篡唐的事实,贬低武则天则与孝道观念不符。作为武则天儿子与继承人的唐中宗,怎样公开书写自己行为有问题的母亲?不说,胜过一切,此时无声胜有声,至少可以避免许多政治问题。“无字碑”应该是唐中宗的真实心理的写照,而从唐中宗视角看待“无字碑”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
武则天立无字碑有五种猜测:武则天认为功绩多到无法形容;武则天自知罪孽深重不愿写碑文;亲人仇恨武则天藏起了写好的碑文;武则天故意留下无字碑让后人评价;当时朝廷难以议定武则天的身份。
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从才人到天子,经历了巨大的波折,她为什么会给自己立无字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