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 我来答
清宁时光17
2022-06-07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0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0.4万
展开全部
思维是大脑的运动成果,所以我们在思维训练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大脑有哪些基础的特性。

大脑的本能是什么?

有些人认为,大脑的本能是思考,毕竟我们是高级智慧动物。很可惜,不是的。大脑的本能不是思考,而是记忆。或者说,逃避思考才是大脑的本能。

大脑的思考能力就像一团很难被锻炼到的肌肉,它很弱,一旦它被使用到,它就会觉得很累,很想停止这种锻炼。这就跟我们锻炼身体肌肉的时候是一样的。发誓每天跑步3km减肥的人,大部分都会越来越胖,大脑的锻炼也好不到哪里去——大部分人都会在疲惫、难受的感觉出现后不就就放弃了。所以,为了进行思维能力的锻炼,我们首先需要调整一下心态,告诉自己:

1一定要挺过这段“难受期”,它不会很长,很快就会过去的;

2难受期度过之后,思维会成为一种不那么痛苦的习惯,甚至成为一种享受。

做好了这种心态准备之后,就可以进行下面的训练了。

最简训练法1——5why法

思维的深度,可以说就是逻辑链条的长度。为了加强链条的长度,最直接的训练法就是5why法。

5why法,简单来说就是连续追问为什么,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举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一个博物馆的东边外墙面上有非常严重的腐蚀,需要经常涂刷新的油漆。这一天,博物馆的主管发现墙面又腐蚀的很严重了,现在他需要决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也许部分人的第一直觉是,那就再喷刷一次油漆呗。可是这个答案显然太肤浅了,有一些思维能力的你可能会说:“显然找出原因,为什么东边的外墙面腐蚀很严重?”

经过调查以后,你发现,原来博物馆的清洁人员在洗墙的时候,用了一种高腐蚀度的清洁剂,这才导致了墙面的腐蚀,所以正确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在喷刷修补了这一次的墙面以后,下次清晰墙面换用低腐蚀度的清洁剂。

你看,经过你的思维,你做出的决定就比直接刷油漆要强多了。

可是根据5why法,事情并不能就这么结束了。你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个清洁工要用高腐蚀度的清洁剂?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东边的墙上经常有很多鸟粪粘着,一般的清洁剂洗不干净。

现在你肯定已经知道了,还要继续追问:

为什么东边的墙上有很多鸟粪?

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墙上有很多蜘蛛,而这些鸟以蜘蛛为食,所以经常在墙附近活动。

为什么墙上有很多蜘蛛?

因为墙上有很多小虫子,而蜘蛛以这些小虫子为食。

为什么墙上有很多小虫子?

因为东面墙上有几扇窗子,半晚时候博物馆里的光会从这里透出去,而这些趋光性很强的虫子就被光吸引过来了。

所以,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应该是,在窗户那里安装遮光性很强的厚窗帘,这样就能彻底解决问题了。

你看,经过连续追问(5why法)以后,问题的解决方法已经和一开始完全不一样了——从刷油漆,变成了安装窗帘!

这就是最典型的5why思考法。

当然,在具体的执行中,准确数字是不一样的,未必就是5。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是6why,在其他例子中,也可能是4why,8why等。那么,究竟要连续问多少次why才合适呢?追问的少了,思维就不深刻了;追问的太过,就无穷无尽了,可能每个问题都要追问成“物质的起源”“生命的意义”等不可回答的终极问题了。

一个合理的层次是:追问到问题变得没有意义为止。

比如上面的案例中,最后的结论是:东面墙上有窗户晚上透光,而虫子具有趋光性,所以飞到墙上来了。如果你继续追问就是:为什么虫子有趋光性?

这个问题对于解决墙面腐蚀来说就没有意义了(可能对于生物学家还有意义),那么,追问到这一步就可以停止了。

这个方法可以日常训练,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训练的材料。当然,会有很多问题你问完了以后是得不到答案的,无法连续追问下去,也没有关系,这些问题就先存起来,重要问题存在纸上、电脑上,一般问题就存在脑子里。问题本身也能够对大脑有刺激提升作用。

最简训练法2——5 so法

5so法这个名词是我自创的,目的是和5why法对仗……

之前提到过,思维的深度可以理解成就是逻辑链条的长度。前面的5why法是从某个点开始向前追索,延长逻辑链;自然的,也应该有一个方法是从某个点开始往后追索。

这就是5so法。

对于某个事情/原理/现象,你问一个so?——那又会怎么样?这个问题就会带着你延长思维链条。

比如,新高考的政策之一是高中开始选科走班。So?那又会怎么样?

其中一个回答是,班级的氛围、凝聚感、团结感会变淡。

So?

凝聚感减弱,学生的安全感减弱,心理焦虑、紧张、无助而又得不到足够的帮助。

So?

这些情绪会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

So?

在学习能力、自主规划能力方向上进行教育创业是一条可行的路。

于是,你从一个普通的教育政策,得到了一个可行的创业方向。

这种后向追问的方法所训练出的逻辑能力,在许多领域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比如金融投资。比如几年前国家发布多个政策,多个场合明确表示要进行产业转型。

So?

新能源汽车是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So?

新能源汽车将会迎来很高的产量爆发(新能源汽车股票值得投资)。

So?

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其需求量会暴增(锂电池股票值得投资)

So?

锂矿作为锂电池原料,起需求量会暴增(锂矿股票值得投资)

虽然实际情况更加复杂一些,但都是以此为基础而变化的。

再比如,高中地理。

地中海是最大的陆间海;海水的比热容很大。

So?

冬天的时候地中海附近气温较高。

So?

地中海附近的空气上升。

So?

地中海附近气压较低。

So?

西边的海风吹过来,带来了湿润的空气

So?

地中海附近地区冬天湿润多雨

这就是欧洲地区地中海气候显著的原因。上面一条逻辑连串下来,都不用背诵,自然就记下来了。

当你5why和5so用熟了以后,也可以混合使用,so、why结合。

我曾经见过知乎的上一个案例,非常很搞笑,是一名高中生的案例。有一次月考数学出了一道非常难的选择题,要求根据条件求一段线段的长度。全班无人会做,连老师讲答案的时候,光抄正确答案都抄了10分钟。并且因为这个难题影响了后面的做题节奏,导致很多人没考出应有的水平。

但是有一个学生做出来了,而且很快,声称只用了1分钟就做完了。

老师很不服气,班上其他数学水平很高、这次又没有做出来这道题的同学很不服气,要求这位同学讲一讲他是怎么做的。

只见这位同学面无表情,泰然自若的说道:

“我的解题方法虽然不典型,但是确实是只用了1分钟时间做出来的。

首先我们观察到,这道题的排版和其他题目不一样,明显感觉到间距更大一些。”

全班同学表示这个思路很奇特,数学题怎么扯到排版问题了?

而高冷的主角表示不理你们,直接开始why、so混合使用。

Why?

“可以推理,这是因为其他题目是出卷子老师网上找的原题,而这题是老师自己手动出的。”

So?

“既然是老师自己出的题,肯定画图也是自己画的。”

So?

“既然是自己画的图,那么肯定是用数学软件画的。”

So?

“既然是软件画的,所以肯定是非常规范的等比例的标准图。”

So?

“既然是标准图,那么就不用计算了,直接用尺子量一量就好了。我量了,是1.41左右,所以答案选B,根号2。”

全班同学晕倒……

这个思路从数学的角度来讲是很不可取的,但是从思维技巧的角度却非常典型。这个案例,你可以当做笑话段子看,也可以当做逻辑推理的案例看。

why与so,前追后溯,这就是一切思维的根本。批判性思维也好,系统思维也好,都是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

注意事项:思维与知识的交替成长

当我们运用5why和5so法训练思维能力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成长。但是再过一段时间,又会发现到了瓶颈期,好像很多why和so都是无法解决的,链条延展不下去。

到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注意了,你的思维能力发展不下去,很可能是因为到了知识的瓶颈期,而非思维本身的瓶颈。

思维与知识的关系很复杂,我们一般认为他们是不同的东西,而且还会觉得思维比较高级一点,知识比较凡俗一些。实际上严格的说,一切思维都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没有知识就没有思维,甚至思维这个概念的本身就有点虚。当然,我们平常所述说的各种思维方法都还是有用的,但是你需要意识到,思维能力的局限,往往是由知识带来的。

典型的比如职业棋手。各种棋类活动是典型的思维游戏,我们一般也认为职业棋手是思维能力很强的人,职业棋手与一般人最大的不同是思维能力的不同。可是有研究显示,要成为职业棋手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你的思维能力有多强,而是你要背下来几千几万种固定棋谱——即更多的棋类知识。

这恐怕与很多人的固有认知是矛盾的。

再举个例子,数学是一个很考验思维能力的学科,尤其是逻辑推理能力。在数学题中,有很多题目,你用5so法是没法解出来的,因为每一个条件都可以有很多种变形,即,每追问一次so都可以有很多个平行的结果,几步以后,就会阶乘出几百几千种变化,根本无法简单得到答案。

这仅仅是思维能力的问题吗?

比如说,在数列这个章节中,有一种解题法叫做等比构造法。这个方法非常的复杂,如果你没有专门的学过,就不可能做出来,无论逻辑推理能力多么强都没用(除非强到了数学家的程度,把这个方法重新创造出来)。这种时候,你表面上是“缺乏思路”,“思维中断”了,实际上,就是知识不足。

面对这种情况,你需要做的不仅是弄懂整个推理过程,而且还要记下这种知识。

思维与知识是叫交互影响,螺旋上升的。

按照上述方法训练成长,一边训练思维能力,一边提取吸收关键知识,深度和缜密度自然就跟着出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