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为了孩子而结婚吗?
那这句话翻译过来是不是就是“生孩子是为了养老”,所以我不认同这种观点。
在我看来,孩子只是人生的一段缘分,是你作为生物体生命的延续,但是你来这个世界绝对不是因为晚年老了,让孩子去负担你的人生。孩子可以作为你养老的一种途径,但他绝对不是你生孩子的目的。
本人已婚,所以对人生还是有一些感触的,在此薄言几句表达一下自己的思想。
养儿防老的观念经历了几千年的风云变幻,深入人心,这种观念来自于我们的封建社会。养儿防老,顾名思义就是父母养育儿子;防备年老时无人照顾。出自: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家里家丁兴旺就意味着老了能够有所托付。
同时因受孔子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孝道思想在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养儿防老”这种观念也在中国数千年的传承中一直延续着,而且观念越来越深,刻在了骨子里。
但是在现代这个社会,生产力已经大大提高,物质生活也变得充足。最重要养儿防老的观念,人们开始了自我价值的反思,婚姻和生育变得不再那么占据主要地位,例如像北上广高度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现象。我们不再停留于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思想。我们希望达到另一种境界的高峰,那就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而且这种观念的倾向,更类似于国外的思想,例如美国人。他们对待孩子的看法是孩子并非家庭和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未来的社会公民。他们只是赋予了孩子生命,除了这层血缘外,美国人认为他们只是替上帝照顾孩子到成年,到了相应的年纪,孩子就变成了独立的个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弱。
而我们在这个高度运转的时代,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也是层出不穷,类似像北上广低区所出现的情况,我倒觉得不足为奇,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如果你和孩子之间的纽带就仅限于他将来给你养老,那这样的关系我到认为是一种交易的存在。
记得电视剧《天道》里面就探讨过养儿防老的话题,我记忆特别深。丁元英的父亲因为重病住院,病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境地,医生说丁父及时活着也是要靠呼吸机生存。丁元英在看了父亲那绝望又痛苦的眼神后,已经明白了父亲的深意。直接问出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问题:我要怎样做才让我父亲死。(因为他不想看到父亲受折磨。)
我估计每一人听到这样的话,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大逆不道的儿女,太伤父母心了。丁母也指着丁元英的鼻子骂道:都说养儿防老,我们辛辛苦苦养你这么大,就落得这么个下场吗?生儿育女还有什么用?
而丁元英的回答是:如果您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您养来养去,还是为了您自己,那是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我当时听了这句话简直振聋发聩,那种思想上的震撼,彻底颠覆了几千年来中国人对孩子和养老的关系。
说这个就是想要表达,在我看来,给自己养老和生孩子没有任何关系!
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他自己的目的,你赋予了他生命,不代表你要绝对的占有他。甚至摆控他。
每个人结婚的目的都可能不同,如为了商业联姻,为了政治联姻,为了生存结婚,为了有个婚姻的外壳而结婚等等。
但你最好还是为了爱情而结婚!
如果孩子正好是爱情的产物,不是强暴的产生,那你可以为了孩子而奉子成婚。

对于该不该为了孩子维持婚姻的问题,卢女士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她正在经历这样的苦恼。她和丈夫是通过相亲的方式认识的,刚开始接触时没觉得合适,也没觉得不合适。反正就是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勉强答应了这门亲事。这不能怪卢女士没有主见,而是由于她的家庭情况决定的。
她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一直没有改嫁,靠着卖菜,含辛茹苦的拉扯大家里的三个孩子。而卢女士是家里唯一的女孩,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为了不让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伤心,即使不是很满意,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和她现在的丈夫结婚,并且婚后育有两个女儿。

本以为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也挺好,可让卢女士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她发现自己的丈夫竟然是个十足的渣男。不仅在外面搞婚外情,还有赌博的嗜好。没钱了就到处去借,借的钱还要卢女士替他还。这样的婚姻让卢女士忍无可忍,按理说早就该结束这段饱受煎熬的婚姻了。可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伤害,她选择了维持婚姻。
她说她想离婚,可每次一想到离婚,就想到了孩子将会受到的伤害。离婚后,不管孩子跟谁,后妈或者继父都不会善待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童年必定是悲惨的,心里肯定会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她说孩子是无辜的,大人犯下的错,不应该由孩子来承担后果。所以,她宁愿自己继续忍受这种折磨,也不愿意选择结束婚姻。因为,在她的意识里,这样最起码能让孩子有个完整的家,有个完整的童年。

说实话,对于究竟该不该为了孩子维持婚姻的问题,答案肯定是不应该。但是,说是这么说,可最终为了孩子而选择妥协,绝对是大多数人的做法。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只要不是铁石心肠的人,都会为了孩子考虑。当然,该不该为了孩子维持婚姻,关键还是看个人。毕竟,每个人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