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国古代先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我国古代先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详细如下:
1、子时:23:00-1:00;
2、丑时:1:00-3:00;
3、寅时:3:00-5:00;
4、卯时:5:00-7:00;
5、辰时:7:00-9:00;
6、巳时:9:00-11:00;
7、午时:11:00-13:00;
8、未时:13:00-15:00;
9、辛时:15:00-17:00;
10、酉时:17:00-19:00;
11、戌时:19:00-21:00;
12、亥时:21:00-23:00;
1、子时:23:00-1:00;
2、丑时:1:00-3:00;
3、寅时:3:00-5:00;
4、卯时:5:00-7:00;
5、辰时:7:00-9:00;
6、巳时:9:00-11:00;
7、午时:11:00-13:00;
8、未时:13:00-15:00;
9、辛时:15:00-17:00;
10、酉时:17:00-19:00;
11、戌时:19:00-21:00;
12、亥时:21:00-23:00;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时辰其实是源于古人对太阳运动的观察和认识,也就是时间的流逝,取决于太阳的运动,那么太阳在空中的方位就可以用来确定时间的早晚,于是古人将太阳在空中的运行轨道均匀的分为12等份,每一份对应一个方位来表示不同的时间段, 12时辰的产生时间很早,《周礼》当中就有长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的说法,指的就是一日包含12个时辰。从西周开始,人们就为每个时辰取了特别的称呼,也就是地支,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子丑寅卯等等,12地支可以计年可以计月可以计日,当然也可以计时了。那第二个原因就是《易经》当中的12消息卦,这里的息指的是太阳能量的生长,而消指的是太阳能量的减弱,这十二卦以阴阳消长的次序排列,反映了中国地区一天十二时辰及一年十二个月的太阳能量变化,这正好对应于十二地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