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太急会导致酒精中毒吗?怎样饮酒才不会导致酒精中毒呢?
酒精中毒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在短时间内大量饮用酒精或酒精饮料后变得兴奋然后被抑制的过程。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与个体酒精耐受性、饮酒量、酒精浓度等因素有关。小剂量的酒精可以刺激大脑,使饮酒者表现兴奋、欣快、语言增强等,但随着血液中酒精浓度的增加,小脑受到抑制,患者会出现共济失调,表现笨拙、步态不稳、语言不清、视力模糊等; 酒精还可抑制神经网络,导致昏睡、昏迷等症状。在非常高的浓度下,酒精会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所以严重的酒精中毒会导致死亡。经常饮酒确实会导致酒精中毒,但这取决于每天饮酒量,而且个体差异很大。酒精被人体消化道吸收后,只有2% 到10% 的酒精通过尿液、汗液和呼出物排出,或转移到唾液和牛奶中,而90% 到98% 的酒精进入肝脏,被代谢并加工成体循环,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在这一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中间产物乙醛,乙醛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肝脏和胰腺功能影响最严重,长期积累大量有毒物质将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酒精被代谢成乙醛,这需要酶促反应。在催化过程中,一方面会产生自由基、超氧化物离子、过氧化氢等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另一方面,它会引起体内质子浓度升高,进而引起高内酯血症、低血糖、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等疾病。此外,进入人体的酒精还会与卵磷脂结合并在组织中停留很长时间,而且脑组织中富含卵磷脂,因此酒精还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长期的毒性影响。但是每个人的酶活性不同,代谢酒精的能力也不同,所以人体对酒精的接受程度也不同。例如,肝细胞线粒体中的 aldehyde 参与了乙醛代谢的途径之一。
然而,由于先天性缺乏 ALDH2,有些人不能充分处理乙醛,所以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出现面部通红、心悸、头痛、呼吸困难、呕吐等症状。酶的表达是基因导向的结果,由遗传因素引起,难以改变。即使在出生后刻意进行饮酒训练,也只能改变人体对酒精的适应性,但效果不明显。因此,人们对酒精的接受程度因人而异,导致一定程度的酒精对一个人来说是安全的,对另一个人来说则是潜在的有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