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怎样开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将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活动方式。那么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怎样开展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怎样开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怎样开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实践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什么 方法 比提高学生的兴趣更有效了。如果教师能够把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创设合适的实践情境,就会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增,兴趣提高了,教学就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时,我要求学生回顾一下去过哪些地方,了解哪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土特产品。如果有照片或录像资料就带到学校来。学生非常兴奋,第二天,纷纷将照片或录像资料交给我。
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把自己所带的资料放大给全体同学看,然后再让学生读《我们爱你啊,中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同学们更清楚地明白,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下课前,我还利用几分钟时间进一步激发学生:“同学们,我们伟大的中国,不仅山河秀丽,物产丰富,还有各具风情的建筑,悠久的历史,灿烂的 文化 。”学生又一次振奋了,都睁大渴求知识的眼睛,希望老师给他们讲讲有关祖国建筑、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
可时间有限,老师不得不无奈地告诉学生,下课了,同学们都埋怨铃声响得太早。“怎么办呢?”我问同学们。许多同学说,下节课我们再讲吧,有的学生说,下节课有下节课的内容。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老师倒有一个办法,你们上网去查,网上的相关知识比老师明白的还要多。”这一下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家庭作业也不用我布置了,学生回去就找资料,第二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资料在班上交流。同学们在交流中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心中不由得升腾起一种民族自豪感。
二、落实课标,拓展实践的空间
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亮点是“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的改变,使课堂教学变封闭为开放,改变了以往纯语文的教学模式,逐渐演变为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某一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综合性的课程。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思想内涵上是华夏后裔固守的精神家园,又极具美学价值。《课标》对小学生提出了背诵古诗词的要求,学生生活在浓浓的诗文氛围中,能充实心灵,完善人格,升华精神。我校古诗文诵读活动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开展得如火如荼,从一年级开始就有“课前一诵”习惯,如今,我班学生背诗的数量少的几十首,多的上百首,常常是出口成诵,用于识字,写话、交流……其乐无穷。“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随着诗文诵读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又尝试作诗,并给诗配画,不仅进一步受到了中华文化意蕴的熏陶,而且锻炼、发挥了创造力。
课程改革的又一核心亮点,是重视“过程”的优化,而不片面追求结果。阅读是一种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教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创造,就成了过程优化的关键。为了落实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激发读书兴趣,我们班开展各种关于读书的专题活动。
什么“读书之星”的评比,制作书签,比赛谁读的书最多,谁的 读书笔记 最丰富……孩子们自主地在书海中尽情遨游,读书的热情日益高涨。一个学期下来,有的学生读书多达几十本。在鼓励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中,又注重了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我利用班会定期举行了阅读交流活动,推荐好书,交流读书方法。在活动中,他们不仅学到了好的读书方法,了解了多方面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而且大大提高了审美情趣、创新精神、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这样,读书成了一种享受。
三、走进生活,放飞实践的翅膀
“生活即语文”。新的课程设计注意了这种关系,将“生活世界”引进教材。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展开语文实践,进行探究性学习,实现了语文教学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学语文的实践机会。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针对这种状况,我在教学习作《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时,设计了“我制作的蛋炒饭”的实践作业。
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亲手操作,亲身体验蛋炒饭的过程,感受蛋炒饭的色、香、味、形,同学们兴趣盎然,回家后都认真地完成了这道实践作业。第二天到校,通过同学小组合作交流,蛋炒饭的色、香、味、形,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就非常清楚,自然进行写作就水到渠成。这项活动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从这次活动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觉得父母每天为他们准备一日三餐,还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实在不易, 决心长大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怎么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
一、小学低年级
1、“识字剧场”
“识字剧场”是针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而设计的一项趣味游戏活动。它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了识字量,改变了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2、“课本剧场”
小学 语文教材 中有许多 故事 性很强的课文,这样的 文章 适合于学生的表演;课外的一些读物中也有适合学生表演的作品,对于这类文章,我们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担当课文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这就是我校的“课本剧场”。
在表演课本剧之前,我们让中高年级学生自己动手把课文改变成课本剧。改编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当然改编不要过于拘泥于剧本的形式,学生只要能对课文进行一定的文字上的处理,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表扬。
可以让学生分组改编,最后交换阅读,看谁的改编更精彩,更适宜于表演。排演节目,所有同学都可以报名,同一个角色假如有若干同学报名的话,那就要开展竞争,由报名的同学面向全体同学讲述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谁的理解透彻,就由谁来演。课本剧表演时,小演员们在台上表演,其他同学在下面观看。看完后,先由演员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的角色,自已在剧中的“地位”,表演时自己的心情,表演后的 自我评价 ;然后观众同学再谈自己的 观后感 受,并对小演员的表演作的自己的评价。
3、“课本剧场”
也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活动,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培养了小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识。
二、小学中年级
1、“看说写”
所谓“看说写”,就是先让学生看具体可感的图画、实物、录像等,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说一说,写一写,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减缓三年级学生 作文 难度,顺利完成从二年级看图说话到 三年级作文 的过渡。
“看说写”首先是看什么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因为既然要评价别人,就必须认真听别人说,这无疑是对学习习惯的一种培养。同时,要对别人的说作出评价,就必须有自己的见解,这又是对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当然评价的过程也是吸取借鉴他人长处的过程。这样的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物可看,有话想说,有内容可写, 语文学习 也就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2、“听说写”
所谓“听”,即听有关故事的录音,通过听,了解故事内容,记忆重点词语,把握语调的抑扬顿挫;“说”,即在听的基础上,发挥个人想像,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听到的内容;“写”是“听”和“说”的继续,听得全面,才能说得流利,写得通畅。
3、“画说写”、“看说写”、“做说写”、“听说写”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的中心是“三动”:动手、动嘴、动笔;其核心是“三自”:自主去做,自主去说,自主去写。能够主动实践,主动说写,这应当是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
三、小学高年级
1、“焦点访谈”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一个著名的新闻栏目。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社会上的焦点为人们所关注,而校园做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存在焦点、 热点 问题,而这些正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一个基本途径。因此,我们就借鉴“焦点访谈”的形式,让学生充当小记者,用心观察、体验社会、校园的方方面面,在相互的访谈中增长知识才干,锻炼自信、自强的心理素质。
2、“实话实说”
“实话实说”也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人,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一些自已感到困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教材中所没有的,也是.仅靠课堂教学所无法解决的;“焦点访谈”又由于受采访人物、地点的限制,话题往往展得不开,不够深入。为此,我们借鉴“实话实说”的形式,让学生在深人的讨论中分清是非、辨别美丑。
3、“谈天说地”与“ 辩论 会”
“谈天说地”属于一个聊天和新闻发布性质的活动。每天早晨我校都拿出十多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谈论自己的所思所见。这类活动没有一个固定的话题,而是学生想谈什么就谈什么,但必须有一个中心,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信息视野。
总而言之,高年级的这几个活动,“焦点访谈”重在“访”,让学生走出班级和校园,在交流与访问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实话实说”是学生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谈出自己的认识,“说真话,吐真情”是其最突出的特色;“谈天说地”主要是让学生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有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在轻松愉悦中学到知识;“辩论会”则是以“辩”见长,让学生在针锋相对的思维交锋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应当说,开展这些活动的初衷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它们的效益是综合的,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由此看来,21世纪的 教育 应当注重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整合,应当让学生在各种综合性的活动中全面吸取营养。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
一、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固有的教学环境,走出学校,走进自然,走入社会。教师要让学生去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如在 教师节 来临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举行“我心目中的老师”的语文实践活动;到烈士陵园参观,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并让学生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主题写下自己的 心得体会 ;结合学校 安全教育 周,学生可以通过 手抄报 宣传 安全知识 ,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所以,学校的活动为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符合教学实际需要,能提升学生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二、因势利导,搭建活动平台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在每次活动前,我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上网搜集相关信息、请教家长等形式,储备相关的资料。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情绪高昂。
大部分语文实践活动应采取比赛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一起策划、组合和研究,公平竞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能集思广益,组员们个个思维活跃敏捷,始终兴趣盎然,台上台下互动交流,气氛热烈。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在友好而激烈的竞争中,学生们完成了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规则》这一单元课文后,教师可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调查学校或生活当中的规则,写成小型的调查 报告 ,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搜集生活当中违反规则的资料,再通过办手抄报或以“规划,使我们的生活更和谐”为主题开展一次中队活动课,宣传和发动全校、全社会遵守规则。这样的活动形式既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的空间约束,又拉近了语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距离,创造了许多锻炼学生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培养了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
三、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和实施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还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学会了合作、分享,而且在这样的活动中激活各科学习的兴趣,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组织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教学《雪》这一单元课文时,我通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首先,在下雪时,我把学生们带到了白雪覆盖的田地上,学生们到了这样的环境中,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有的唱,有的跳,快乐得手舞足蹈。此时,他们的精神和思维完全处于兴奋、放松的状态,没有丝毫的拘束感。于是,我让学生跟我看远处的山、近处的树木和村庄;在雪地上走一走,看留下的脚印;听一听“吱呀吱呀”的声音;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有了对雪景的亲身体验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热烈,朗读得有声有色。没想到,学习语文还有如此的乐趣!
四、因人而异,展示自我舞台
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方式,促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观察、走访、查阅,自主寻求答案。这种答案具有不唯一性,对于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改正。老师应将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展示成果的同时, 反思 自己的不足,整理自己的 学习方法 。
为保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行之有效,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在给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把重心放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上,看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是否有合作态度和合作能力,是否能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而不是仅仅通过书面考试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得与失。另外,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的综合评定来评价学生综合实践学习的效果,既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让他们找到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真正让语文实践活动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反思
一、正确认识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内涵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应体现在努力创设和营造真实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学科教学内容,采用议、演、画、唱等形式,以活动为核心,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表达与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与语文素养,进行交流与探究。
语文实践活动是对片面强调知识掌握、忽略情感价值的反思,是对教育培养目标与发展方向的重新审视,是对封闭性学习的调整,它通过趣味浓、涵盖广、活动效度大的呈现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到主动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完成对语言直观的操作,并由此产生交际需要,基于此,实践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目的,体现了学生发展的意义。
二、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认识问题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教学过程重结果、轻过程、重求同、轻存异、重表达、轻实践,教学趋向封闭,部分教师对实践活动的理解停留在走过场,落实在打打闹闹上,教学策略简单化、机械化,训练价值不大,呈现的是虚假繁荣,学生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对于落实创新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多大帮助。
方法问题实践活动,顾名思义,可以积累学生的生活积累,巩固学习成果。但活动究竟采取什么形式才能起到实效呢?这就涉及到方法。
目前实践活动组织中教师存在几点不足,方法过于单一。实践活动落脚点应是教育作用和训练的价值上,一味地放任,只能把实践活动演变成游戏、绘画等,而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应努力结合文本内容,挖掘发展因素组织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元认知,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迁移转化。二是缺少必要的指导。学生的实践不是孤立的、独立进行的,而需要必要的指导,教师应重视实践中产生的生成性知识,组织其探究、思考,然后重新审视与考察知识要领,帮助其建立积极的知识体系。
组织问题一直以来,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处在零散的作坊形式的组织状态,教师依据自身的认识,教学的需要进行实践活动的安排,从积极角度出发,它一定程度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适应了教师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生成性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课程,但是由此导致的目标不明、方法欠科学的个性缺陷也暴露了出来。实践活动本身应具有多学科整合、多情境应用、多角度拓展等优势被忽略,学校缺少必要的统筹安排与管理,知识在走向生活与自然中欠缺了理性的色彩。
三、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语文实践活动实施不应脱离于语文教学的需要,不应不顾及学生发展的需要,不能够增加学生的负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切实地安排在课内或课外,实行专题与个性并行,整体与个体结合,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基础,提供机会。
课堂实践活动所谓的课堂实践并不是单纯地依托课堂来单独训练,而是把活动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这就要求教师考虑如何活化教材内容,挖掘实践活动的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经常开展真实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是激发、保持和发展全体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由此倡导的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是丰富、灵性、和谐的教学情境,真正激发每个学生参与,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享受学习。
课外实践活动所谓课外实践其外延很大,但语文课外实践即小小课堂与大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的习惯和能力,用敏锐的眼睛捕捉灵动的信息,填补课堂的空白。如我曾组织学生开展过“啄木鸟行动”,就是让学生去街头寻找错别字,然后说服别人改正错别字,再把当天的情况记录下来,丰富 日记 内容。回到学校后交流,在这实施过程中,学生调动多种感官,以积极的心态关注生活,参与交际,积极合作。同时经过交流,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易用错的字,这比空洞的说教、反复的训练更为直观,效果也更好。
四、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始终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信心、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注重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适时采用生生互评、父母评议等形式,激励内在动机。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避免甄别和选拔的负效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创造民主、充满期待的氛围。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怎样开展相关文章:
1.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计划(2)
3. 小学语文如何进行强化阅读训练
4. 2017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5. 小学语文阅读作业如何布置
6. 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7. 小学语文怎样调动积极性
8. 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方案范文
2024-12-2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