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伴侣之间的差异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曾有一个男士问我:我和妻子结婚不久,双方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一个喜欢社交,一个孤僻;一个大大咧咧,一个谨慎小心;在一起相处,—方觉得拘束,一方觉得操心、麻烦。感情逐渐在争执和不满中消磨掉了,怎么办? ” 他觉得,他和妻子的感情问题是两人性格上的差异造成的。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观点。 在谈起彼此的矛盾时,很多伴侣都会说:我们爱好不同、性格不同、三观不合、我们成长的原生家庭不一样……这么多不同,所以我们就没法相处好。
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差异并不是伴侣关系有问题的原因,很多时候,恰恰是伴侣在一起的理由。
差异是相互配合的结果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刚开始恋爰的时候,伴侣和你的差异,往往是伴侣吸引你的点。在谈起为什么最初会被对方吸引时,很 多人会说::我很自卑,而他看上去很自信。”
“我很内向,而他却很外向。” “我比较冷静,她却很热情。”
有 些人渴望通过亲密关系,把伴侣和自己的差异,吸收扩展成自己的一部分。在这些差异上,奇托了克服缺陷、超越自我的希望。
可是慢慢地,随着摩擦的增多,这些曾经吸引人的优点,会变成让人讨厌的缺点。自信会变成虚荣,外向会变成鲁莽,谨慎会变成胆小,冷静会变成冷漠和不解风情。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人常常既向往改变,又不愿自己改变。而适应伴侣的这些差异,就意味着自己要做一些改变,这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
所以,讨厌差异的背后,是人不愿意改变的固执己见。至少在恋爱的开始,差异不是亲密关系的固有难题。
那随着关系的深入,它们会变成难题吗?也未必。
亲密关系要运转,总是需要彼此扮演不同的角色。越是相处时间久了的伴侣,这种互补的特征就越强烈。所以,伴侣之间有差异,不仅不是冋题,有时候反而是双方相互配合的结果。
我曾遇到过一个家庭,妻子是这么埋怨丈夫的:“丈夫特别谨小慎微,对什么事都担心过度。我呢,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喜欢带全家人去没去过的地方旅游。可是他呢,总想着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危险,每次岀去玩都要带一堆的药,有时候还给我泼冷水。跟他生活在一起我真的很累,有时候觉得很沉闷, 死气沉沉。”
丈夫是这么埋怨妻子的:“我老婆特别粗心,什么都不管,什么都无所谓。有—次孩子发烧了,我去跟她说,结果她还嫌我打扰了她睡觉,说这点烧有什么关系。” 这对夫妻觉得,彼此的差异变成了他们的问题。可在我看来,差异恰恰是两个人在家里的合理分工。
因为妻子容易粗心,所以丈夫就变得谨小慎微,这让他能负责家里的风险控制。反过来,正因为家里有丈夫的细致考虑,妻子才可以去尝试更多新鲜的东西,才可以去探索,为家里带来新的活力。两个人的差异, 正是他们为了维护家庭运转,相互配合的结果。
面对差异的两个常见误区
既然差异不是问题,那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伴侣之间有什么差异,而在于两个人会怎么处理这种差异。有时候,正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差异才会变成矛盾的根源。
在我碰到的案例里,我经常遇到为彼此的差异吵得不可开交的夫妻。
为什么他们这么不肯妥协?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他们把差异看作是对自己的威胁。并且担心如果自己在这件事上听了对方,那是不是以后都得听对方的。
这种被支配、被改变的恐惧感牢牢抓住了他们,所以他们会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自己的观点,容不得半点改变。
这跟自我的成熟也有关系。越是成熟的自我,其实越不会害怕改变,也越容易接纳别人的观点。而越不成熟的自我,越会担心被别人支配,所以会用更大的声音来说不。
人们不肯妥协的第二个原因是,把差异看做是对方没有全心全意支持自己,理解自己。 觉得只有对方跟自己一致,才是关心和爱自己的。
我见过一对夫妻。妻子想脱产去学心理咨询。丈夫却担心妻子放下工作去学习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就会落到自己人身上。
丈夫对妻子说:“你也要想好,万一去学了, 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妻子就很生气说:“我要去追求梦想,你怎么就不能支持我呢?'‘丈夫说:“我就是担心而已。如果你实在想去,那我也是支持的。”
妻子说:“我不想你这么勉强。你勉强我就生气。”
这个妻子在生什么气呢?她其实就在气为什么在这件事上,丈夫跟她不一致。虽然丈夫也说了,如果妻子实在想去,他也会支持。 但妻子觉得这样还不够,只要丈夫跟她想的不一样,她就会生气。
无独有偶,在另一个例子里,丈夫想要脱产去读一个硕士。妻子觉得这段时间家庭经济压力很大,表示不同意,丈夫接受了。可是 ,这好像成了两个人的一个心结。妻子一直在抱怨丈夫冷着脸。
丈夫说:“我理解你的难处,我也接受了你的决定,可是我就不能难受一下吗? ” 妻子就说:“我希望你是心甘情愿地为我们家着想。你难受,就是不心甘情愿。” 同样,这个妻子生气的原因,也是丈夫跟自 己不一致。她想要的心甘情愿,就是丈夫要跟她想的完全一样。
正确处理差异的两个原则
那成熟的伴侣应该怎么处理彼此之间的差异呢?有两个处理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要理解和接受这种差异,并寻找差异背后的一致性。
举个例子,一对夫妻在争论孩子该不该学奥数。妻子觉得孩子应该学奥数,丈夫觉得孩子应该多运动。
如果是成熟的夫妻,丈夫就可以说:“好,那就先学奥数试试看,万一孩子不爱学,那就再回来。”妻子也可以说:“那先买些书让他接触接触,万一他有兴趣再去报班。”
这样的对话,就可以保留观念上的差异,可是在更高层次上却达成了某种一致。
其实,想法上有矛盾并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相反,知道各自坚持的只是某种看法,而不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无论有什么样的矛盾,不要让这种矛盾影响彼此的关系。只要有这种共识,就更能够容忍彼此的矛盾和差异。
第二个原则是,要用一种商量的方式对话。
请你看看下面这段对话是商量吗?
妻子说:你看人家孩子都在报奥数,如果我们家儿子不报奥数,他不会落后吗?” 丈夫说:“小小孩子就这么焦虑,长大了心理素质就不好,更没有长久的学习动力,这叫竭泽而渔。”
这个对话就不是商量,而是在陈述彼此的理由,在解释和辩论。
这里强调一下,解释、辩论、指责、通知, 它们和商量的区别在于,前一类沟通是封闭的,也就是在说理由之前,已经打定主意不让对方影响自己。而商量是开放的,也就是允许对方说他的理由,也允许对方影响自己。
怎么把通知变成商量呢?有—个特别简单的做法,就是在每句话后面加个后缀—“好不好? ”。
比如,妻子可以跟丈夫说:“你看人家孩子都在报奥数,我们家孩子也去报个奥数,好不好? ”
丈夫可以跟妻子说:“孩子现在还小,我们等他长大一些再报,好不好?”
这时候,两个人都在征询彼此的意见,而没有把彼此当作对立面。这就是商量。通常, 商量型的夫妻才能找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把差异变成彼此的矛盾。
是这样吗?其实并不是。差异并不是伴侣关系有问题的原因,很多时候,恰恰是伴侣在一起的理由。
差异是相互配合的结果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刚开始恋爰的时候,伴侣和你的差异,往往是伴侣吸引你的点。在谈起为什么最初会被对方吸引时,很 多人会说::我很自卑,而他看上去很自信。”
“我很内向,而他却很外向。” “我比较冷静,她却很热情。”
有 些人渴望通过亲密关系,把伴侣和自己的差异,吸收扩展成自己的一部分。在这些差异上,奇托了克服缺陷、超越自我的希望。
可是慢慢地,随着摩擦的增多,这些曾经吸引人的优点,会变成让人讨厌的缺点。自信会变成虚荣,外向会变成鲁莽,谨慎会变成胆小,冷静会变成冷漠和不解风情。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人常常既向往改变,又不愿自己改变。而适应伴侣的这些差异,就意味着自己要做一些改变,这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
所以,讨厌差异的背后,是人不愿意改变的固执己见。至少在恋爱的开始,差异不是亲密关系的固有难题。
那随着关系的深入,它们会变成难题吗?也未必。
亲密关系要运转,总是需要彼此扮演不同的角色。越是相处时间久了的伴侣,这种互补的特征就越强烈。所以,伴侣之间有差异,不仅不是冋题,有时候反而是双方相互配合的结果。
我曾遇到过一个家庭,妻子是这么埋怨丈夫的:“丈夫特别谨小慎微,对什么事都担心过度。我呢,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喜欢带全家人去没去过的地方旅游。可是他呢,总想着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危险,每次岀去玩都要带一堆的药,有时候还给我泼冷水。跟他生活在一起我真的很累,有时候觉得很沉闷, 死气沉沉。”
丈夫是这么埋怨妻子的:“我老婆特别粗心,什么都不管,什么都无所谓。有—次孩子发烧了,我去跟她说,结果她还嫌我打扰了她睡觉,说这点烧有什么关系。” 这对夫妻觉得,彼此的差异变成了他们的问题。可在我看来,差异恰恰是两个人在家里的合理分工。
因为妻子容易粗心,所以丈夫就变得谨小慎微,这让他能负责家里的风险控制。反过来,正因为家里有丈夫的细致考虑,妻子才可以去尝试更多新鲜的东西,才可以去探索,为家里带来新的活力。两个人的差异, 正是他们为了维护家庭运转,相互配合的结果。
面对差异的两个常见误区
既然差异不是问题,那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伴侣之间有什么差异,而在于两个人会怎么处理这种差异。有时候,正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差异才会变成矛盾的根源。
在我碰到的案例里,我经常遇到为彼此的差异吵得不可开交的夫妻。
为什么他们这么不肯妥协?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他们把差异看作是对自己的威胁。并且担心如果自己在这件事上听了对方,那是不是以后都得听对方的。
这种被支配、被改变的恐惧感牢牢抓住了他们,所以他们会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自己的观点,容不得半点改变。
这跟自我的成熟也有关系。越是成熟的自我,其实越不会害怕改变,也越容易接纳别人的观点。而越不成熟的自我,越会担心被别人支配,所以会用更大的声音来说不。
人们不肯妥协的第二个原因是,把差异看做是对方没有全心全意支持自己,理解自己。 觉得只有对方跟自己一致,才是关心和爱自己的。
我见过一对夫妻。妻子想脱产去学心理咨询。丈夫却担心妻子放下工作去学习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就会落到自己人身上。
丈夫对妻子说:“你也要想好,万一去学了, 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妻子就很生气说:“我要去追求梦想,你怎么就不能支持我呢?'‘丈夫说:“我就是担心而已。如果你实在想去,那我也是支持的。”
妻子说:“我不想你这么勉强。你勉强我就生气。”
这个妻子在生什么气呢?她其实就在气为什么在这件事上,丈夫跟她不一致。虽然丈夫也说了,如果妻子实在想去,他也会支持。 但妻子觉得这样还不够,只要丈夫跟她想的不一样,她就会生气。
无独有偶,在另一个例子里,丈夫想要脱产去读一个硕士。妻子觉得这段时间家庭经济压力很大,表示不同意,丈夫接受了。可是 ,这好像成了两个人的一个心结。妻子一直在抱怨丈夫冷着脸。
丈夫说:“我理解你的难处,我也接受了你的决定,可是我就不能难受一下吗? ” 妻子就说:“我希望你是心甘情愿地为我们家着想。你难受,就是不心甘情愿。” 同样,这个妻子生气的原因,也是丈夫跟自 己不一致。她想要的心甘情愿,就是丈夫要跟她想的完全一样。
正确处理差异的两个原则
那成熟的伴侣应该怎么处理彼此之间的差异呢?有两个处理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要理解和接受这种差异,并寻找差异背后的一致性。
举个例子,一对夫妻在争论孩子该不该学奥数。妻子觉得孩子应该学奥数,丈夫觉得孩子应该多运动。
如果是成熟的夫妻,丈夫就可以说:“好,那就先学奥数试试看,万一孩子不爱学,那就再回来。”妻子也可以说:“那先买些书让他接触接触,万一他有兴趣再去报班。”
这样的对话,就可以保留观念上的差异,可是在更高层次上却达成了某种一致。
其实,想法上有矛盾并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相反,知道各自坚持的只是某种看法,而不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无论有什么样的矛盾,不要让这种矛盾影响彼此的关系。只要有这种共识,就更能够容忍彼此的矛盾和差异。
第二个原则是,要用一种商量的方式对话。
请你看看下面这段对话是商量吗?
妻子说:你看人家孩子都在报奥数,如果我们家儿子不报奥数,他不会落后吗?” 丈夫说:“小小孩子就这么焦虑,长大了心理素质就不好,更没有长久的学习动力,这叫竭泽而渔。”
这个对话就不是商量,而是在陈述彼此的理由,在解释和辩论。
这里强调一下,解释、辩论、指责、通知, 它们和商量的区别在于,前一类沟通是封闭的,也就是在说理由之前,已经打定主意不让对方影响自己。而商量是开放的,也就是允许对方说他的理由,也允许对方影响自己。
怎么把通知变成商量呢?有—个特别简单的做法,就是在每句话后面加个后缀—“好不好? ”。
比如,妻子可以跟丈夫说:“你看人家孩子都在报奥数,我们家孩子也去报个奥数,好不好? ”
丈夫可以跟妻子说:“孩子现在还小,我们等他长大一些再报,好不好?”
这时候,两个人都在征询彼此的意见,而没有把彼此当作对立面。这就是商量。通常, 商量型的夫妻才能找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把差异变成彼此的矛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