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116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297章 小人物的奋斗(1)
第298章 小人物的奋斗(2)
朱常洛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可他儿子继位的路上,充满了艰辛。其中有一个小人物杨涟,起了大作用。
朱常洛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却受到他的妃子李选侍的胁迫,想当皇后。最后自然是没有成功。
朱常洛吃了红丸以后死了。杨涟十分悲痛,因为那个赏识他的人,已经死了,而且死得不明不白。他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坚定信念,一要让朱常洛的儿子平稳当上皇帝。
这一段皇上上位的故事,写得非常之精彩。不放在这儿,实在对不起作者:
进不了宫,眼泪储备还不能用,而且大清早的,天都没亮。反正是等人,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他们开始商讨善后事宜。
继承皇位的,自然是皇长子朱由校了。但问题是,他的父亲死了,母亲也死了,而且年纪这么小,宫里没有人照顾,怎么办呢?
于是,礼部尚书孙如游、吏部尚书周嘉谟、左都御史张问达提出:把朱由校交给李选侍。
这个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事实上,反对者只有一个。然后,他们就听到了这个唯一反对者的声音:
“万万不可!”
其实就官职和资历而言,杨涟没有发言的资格,因为此时他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给事中,说难听点儿,他压根儿就不该待在这里。
然而在场的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发言,因为他是皇帝临死前指定的召见者,换句话说,他是顾命大臣。
杨涟十分激动,他告诉所有的人,朱由校很幼稚,如果把他交给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用心不良的女人,一旦被人胁迫,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几句话,彻底唤起了在场朝廷重臣们的记忆,因为就在几天前,他们目睹了那个凶恶女人的狰狞面目。
他们同意了杨涟的意见。
但事实上,皇帝已经死了,未来的继承人,已在李选侍掌握之中。所以,杨涟说出了他的计划:“入宫之后,立刻寻找皇长子,找到之后,必须马上带出乾清宫,脱离李选侍的操纵,大事可成!”十三位顾命大臣终于到齐了,在杨涟的带领下,他们走向了乾清宫。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即将开始。
从大门口开始。
当十三位顾命大臣走到门口的时候,被拦住了。拦住他们的,是几个太监。毫无疑问,这是李选侍的安排。皇帝去世的时候,她就在宫内,作为一位智商高于郑贵妃的女性,她的直觉告诉她,即将到来的那些顾命大臣,将彻底毁灭她的野心。于是她决定,阻止他们入宫。应该说,这个策略是成功的。太监把住大门,好说歹说就不让进,一帮老头加书呆子,不懂什么“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深刻道理,只能干瞪眼。幸好,里面还有一个敢玩命的:
“皇上已经驾崩,我们都是顾命大臣,奉命而来你们是什么东西!竟敢阻拦!且皇长子即将继位,现情况不明,你们关闭宫门,到底想干什么?!”
对付流氓加文盲,与其靠口,不如靠吼。在杨涟的怒吼之下,吃硬不吃软的太监闪开了,顾命大臣们终于见到了已经歇气的皇上。
接下来是例行程序,猛哭猛磕头。哭完磕完,开始办正事。大学士刘一璟首先发问:
“皇长子呢?他人在哪里?”没人理他。“快点儿交出来!”还是没人理他。
李选侍清醒地意识到,她手中最重要的棋子,就是皇长子。只要控制住这个未来的继承人,她的一切愿望和野心,都将得到满足。
这一招很绝,绝到杨涟都没办法。宫里这么大,怎么去找,一帮五六十岁的老头,哪有力气玩捉迷藏?
杨涟焦急万分,毕竟这不是家里,找不着就打地铺,明天接着找,如果今天没戏,明天李选侍一道圣旨下来,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必须找到,现在,马上,必须!
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一个太监走了过来,在大学士刘一璟的耳边,低声说出了两个字:
“暖阁。”
此刻还不下烂药,更待何时?刘一璟大怒,大吼一声:“谁敢藏匿天子!”
可是吼完了,就没辙了,因为这毕竟是宫里,人躲在里面,你总不能破门而入去抢人吧。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让李选侍心甘情愿地交人,然后送到门口,挥手致意。这似乎绝不可能,但是王安说,这是可能的。
随后,他进入了暖阁。
面对李选侍,王安体现出了一个卓越太监的素质,他虽没有抢人的体力,却有骗人的智力。
他对李选侍说,现在情况特殊,必须让皇长子出面,安排先皇的丧事,安抚大家的情绪,事情一完,人就能回来。
其实这谎扯得不圆,可是糊弄李选侍是够了。她立即叫出了朱由校。
然而,就在她把人交给王安的那一瞬间,却突然醒悟了过来!她随即拉住了朱由校的衣服,死死拉住,不肯松手。
王安知道,动粗的时候到了,他决定欺负眼前这个耍赖的女人。因为太监虽说不男不女,可论力气,比李小姐还是要大一些。
王安一把拉过朱由校,冲出了暖阁。当门外的顾命大臣们看见皇长子的那一刻,他们知道,自己胜利了。
于是,在先皇的尸体(估计还热着)旁,新任皇帝接受了顾命大臣们的齐声问候:万岁!
“万岁”喊完了,就该跑了。在人家的地盘上,抢了人家的人,再不跑就真是傻子了。具体的逃跑方法是,王安开路,刘一璟拉住朱由校的左手,英国公张维贤拉住朱由校的右手,包括方从哲在内的几个老头走中间,杨涟断后。就这样,朱由校被这群活像绑匪(实际上也是)的朝廷大臣带了出去。
事情正如所料,当他们刚刚走出乾清宫的时候,背后便传来了李选侍尖利的叫喊声:
“哥儿(指朱由校),回来!”
李大姐这嗓子太突然了,虽然没要人命,却把顾命大臣们吓了一跳。他们本来在乾清宫外准备了轿子,正在等轿夫来把皇子抬走,听到声音后,脚一跺,不能再等了!
不等,就只能自己抬,情急之下,几位高干一拥而上,去抬轿子。这四位高级轿夫分别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给事中杨涟、内阁大学士刘一璟、英国公张维贤。
前面几位大家都熟,而最后这位张维贤,是最高世袭公爵,他的祖先,就是跟随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中阵亡的第一名将张玉。
也就是说,四个人里除杨涟外,职务最低的是部长。我又查了一下年龄,最年轻的杨涟,当时也已经四十八岁了,看来人急眼了,还真敢拼命。
就这样,朱由校在这帮老干部的簇拥下,离开了乾清宫。他们的目标,是文华殿,只要到达那里,完成大礼,朱由校就将成为新一代的皇帝。
而那时,李选侍的野心将彻底破灭。
当然,按照电视剧逻辑,坏人们是不会甘心失败的,真实的历史也是如此。毕竟老胳膊老腿,走不快。很快,大臣们就发现,他们被人追上了。追赶他们的,是李选侍的太监。一个带头的二话不说,恶狠狠地拦住大臣,高声训斥:
“你们打算把皇长子带到哪里去?”一边说,还一边动手去拉朱由校,很有点儿动手的意思。对于这帮大臣而言,搞阴谋、骂骂人是长项,打架是弱项。于是,杨涟先生再次出场了。
他大骂了这个太监,并且鼓动朱由校:“天下人都是你的臣子,何须害怕!”
一顿连骂带捧,把太监们都镇住了,领头的人见势不妙,就撤了。这个被杨涟骂走的领头太监,名叫李进忠,是个不出名的人。但不久之后,他将更名改姓,改为另一个更有名的名字——魏忠贤。在杨涟的护卫下,朱由校终于来到了文华殿。在这里,他接受了群臣的朝拜,成为了新的皇帝,史称明熹宗。
而作者对明光宗朱常洛的评价是这样的:
明光宗朱常洛,作为明代一位极具特点(短命)的皇帝,他的人生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苦大仇深:出生就不受人待见,母亲被冷遇,长大了,书读不上,太子立不了,基本算三不管,吃穿住行级别很低,低到连刺杀他的人,都只是个普通农民,拿着根木棍,就敢往宫里闯。
好不容易熬到登基,还要被老婆胁迫。忍了几十年,放纵了一回,身体搞垮了,看医生,遇见了蹩脚庸医,想治病,就去吃仙丹,结果真成仙了。
更搞笑的是,许多历史书籍到他这里,大都只讲三大案、郑贵妃、李选侍,基本上没他什么事,原因很简单,他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
在他死后,为了他的年号问题,大臣们展开了争论,因为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万历死了,八月,他就死了。而他的年号泰昌,还没来得及用。问题来了,如果把万历四十八年(1620)当做泰昌元年,那是不行的,因为直到七月,他爹都还活着。如果把第二年(1621)当做泰昌元年,那也是不行的,因为去年八月,他就已经死了。
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问题终究被解决了。凭借大臣们无比高超的和稀泥技巧,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处理方案隆重出场: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一月到七月,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为泰昌元年。明年(1621),为天启元年。
这就是说,在这一年里,前七个月是他爹的,第二年是他儿子的,而他的年份,只有一个月。
原因很简单,他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
他很可怜,几十年来畏畏缩缩,活着没有待遇,死了没有年号。事实上,他人才刚死,就有一堆人在他尸体旁边你死我活,抢儿子抢地方,忙得不亦乐乎。
原因很简单,他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有人曾对我说,原来,历史很有趣。但我对他说,其实,历史很无趣。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历史没有正恶,只有成败。
第298章 小人物的奋斗(2)
朱常洛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可他儿子继位的路上,充满了艰辛。其中有一个小人物杨涟,起了大作用。
朱常洛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却受到他的妃子李选侍的胁迫,想当皇后。最后自然是没有成功。
朱常洛吃了红丸以后死了。杨涟十分悲痛,因为那个赏识他的人,已经死了,而且死得不明不白。他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坚定信念,一要让朱常洛的儿子平稳当上皇帝。
这一段皇上上位的故事,写得非常之精彩。不放在这儿,实在对不起作者:
进不了宫,眼泪储备还不能用,而且大清早的,天都没亮。反正是等人,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他们开始商讨善后事宜。
继承皇位的,自然是皇长子朱由校了。但问题是,他的父亲死了,母亲也死了,而且年纪这么小,宫里没有人照顾,怎么办呢?
于是,礼部尚书孙如游、吏部尚书周嘉谟、左都御史张问达提出:把朱由校交给李选侍。
这个观点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事实上,反对者只有一个。然后,他们就听到了这个唯一反对者的声音:
“万万不可!”
其实就官职和资历而言,杨涟没有发言的资格,因为此时他不过是个小小的七品给事中,说难听点儿,他压根儿就不该待在这里。
然而在场的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发言,因为他是皇帝临死前指定的召见者,换句话说,他是顾命大臣。
杨涟十分激动,他告诉所有的人,朱由校很幼稚,如果把他交给一个女人,特别是一个用心不良的女人,一旦被人胁迫,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几句话,彻底唤起了在场朝廷重臣们的记忆,因为就在几天前,他们目睹了那个凶恶女人的狰狞面目。
他们同意了杨涟的意见。
但事实上,皇帝已经死了,未来的继承人,已在李选侍掌握之中。所以,杨涟说出了他的计划:“入宫之后,立刻寻找皇长子,找到之后,必须马上带出乾清宫,脱离李选侍的操纵,大事可成!”十三位顾命大臣终于到齐了,在杨涟的带领下,他们走向了乾清宫。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即将开始。
从大门口开始。
当十三位顾命大臣走到门口的时候,被拦住了。拦住他们的,是几个太监。毫无疑问,这是李选侍的安排。皇帝去世的时候,她就在宫内,作为一位智商高于郑贵妃的女性,她的直觉告诉她,即将到来的那些顾命大臣,将彻底毁灭她的野心。于是她决定,阻止他们入宫。应该说,这个策略是成功的。太监把住大门,好说歹说就不让进,一帮老头加书呆子,不懂什么“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深刻道理,只能干瞪眼。幸好,里面还有一个敢玩命的:
“皇上已经驾崩,我们都是顾命大臣,奉命而来你们是什么东西!竟敢阻拦!且皇长子即将继位,现情况不明,你们关闭宫门,到底想干什么?!”
对付流氓加文盲,与其靠口,不如靠吼。在杨涟的怒吼之下,吃硬不吃软的太监闪开了,顾命大臣们终于见到了已经歇气的皇上。
接下来是例行程序,猛哭猛磕头。哭完磕完,开始办正事。大学士刘一璟首先发问:
“皇长子呢?他人在哪里?”没人理他。“快点儿交出来!”还是没人理他。
李选侍清醒地意识到,她手中最重要的棋子,就是皇长子。只要控制住这个未来的继承人,她的一切愿望和野心,都将得到满足。
这一招很绝,绝到杨涟都没办法。宫里这么大,怎么去找,一帮五六十岁的老头,哪有力气玩捉迷藏?
杨涟焦急万分,毕竟这不是家里,找不着就打地铺,明天接着找,如果今天没戏,明天李选侍一道圣旨下来,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必须找到,现在,马上,必须!
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刻,一个太监走了过来,在大学士刘一璟的耳边,低声说出了两个字:
“暖阁。”
此刻还不下烂药,更待何时?刘一璟大怒,大吼一声:“谁敢藏匿天子!”
可是吼完了,就没辙了,因为这毕竟是宫里,人躲在里面,你总不能破门而入去抢人吧。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让李选侍心甘情愿地交人,然后送到门口,挥手致意。这似乎绝不可能,但是王安说,这是可能的。
随后,他进入了暖阁。
面对李选侍,王安体现出了一个卓越太监的素质,他虽没有抢人的体力,却有骗人的智力。
他对李选侍说,现在情况特殊,必须让皇长子出面,安排先皇的丧事,安抚大家的情绪,事情一完,人就能回来。
其实这谎扯得不圆,可是糊弄李选侍是够了。她立即叫出了朱由校。
然而,就在她把人交给王安的那一瞬间,却突然醒悟了过来!她随即拉住了朱由校的衣服,死死拉住,不肯松手。
王安知道,动粗的时候到了,他决定欺负眼前这个耍赖的女人。因为太监虽说不男不女,可论力气,比李小姐还是要大一些。
王安一把拉过朱由校,冲出了暖阁。当门外的顾命大臣们看见皇长子的那一刻,他们知道,自己胜利了。
于是,在先皇的尸体(估计还热着)旁,新任皇帝接受了顾命大臣们的齐声问候:万岁!
“万岁”喊完了,就该跑了。在人家的地盘上,抢了人家的人,再不跑就真是傻子了。具体的逃跑方法是,王安开路,刘一璟拉住朱由校的左手,英国公张维贤拉住朱由校的右手,包括方从哲在内的几个老头走中间,杨涟断后。就这样,朱由校被这群活像绑匪(实际上也是)的朝廷大臣带了出去。
事情正如所料,当他们刚刚走出乾清宫的时候,背后便传来了李选侍尖利的叫喊声:
“哥儿(指朱由校),回来!”
李大姐这嗓子太突然了,虽然没要人命,却把顾命大臣们吓了一跳。他们本来在乾清宫外准备了轿子,正在等轿夫来把皇子抬走,听到声音后,脚一跺,不能再等了!
不等,就只能自己抬,情急之下,几位高干一拥而上,去抬轿子。这四位高级轿夫分别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给事中杨涟、内阁大学士刘一璟、英国公张维贤。
前面几位大家都熟,而最后这位张维贤,是最高世袭公爵,他的祖先,就是跟随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中阵亡的第一名将张玉。
也就是说,四个人里除杨涟外,职务最低的是部长。我又查了一下年龄,最年轻的杨涟,当时也已经四十八岁了,看来人急眼了,还真敢拼命。
就这样,朱由校在这帮老干部的簇拥下,离开了乾清宫。他们的目标,是文华殿,只要到达那里,完成大礼,朱由校就将成为新一代的皇帝。
而那时,李选侍的野心将彻底破灭。
当然,按照电视剧逻辑,坏人们是不会甘心失败的,真实的历史也是如此。毕竟老胳膊老腿,走不快。很快,大臣们就发现,他们被人追上了。追赶他们的,是李选侍的太监。一个带头的二话不说,恶狠狠地拦住大臣,高声训斥:
“你们打算把皇长子带到哪里去?”一边说,还一边动手去拉朱由校,很有点儿动手的意思。对于这帮大臣而言,搞阴谋、骂骂人是长项,打架是弱项。于是,杨涟先生再次出场了。
他大骂了这个太监,并且鼓动朱由校:“天下人都是你的臣子,何须害怕!”
一顿连骂带捧,把太监们都镇住了,领头的人见势不妙,就撤了。这个被杨涟骂走的领头太监,名叫李进忠,是个不出名的人。但不久之后,他将更名改姓,改为另一个更有名的名字——魏忠贤。在杨涟的护卫下,朱由校终于来到了文华殿。在这里,他接受了群臣的朝拜,成为了新的皇帝,史称明熹宗。
而作者对明光宗朱常洛的评价是这样的:
明光宗朱常洛,作为明代一位极具特点(短命)的皇帝,他的人生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苦大仇深:出生就不受人待见,母亲被冷遇,长大了,书读不上,太子立不了,基本算三不管,吃穿住行级别很低,低到连刺杀他的人,都只是个普通农民,拿着根木棍,就敢往宫里闯。
好不容易熬到登基,还要被老婆胁迫。忍了几十年,放纵了一回,身体搞垮了,看医生,遇见了蹩脚庸医,想治病,就去吃仙丹,结果真成仙了。
更搞笑的是,许多历史书籍到他这里,大都只讲三大案、郑贵妃、李选侍,基本上没他什么事,原因很简单,他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
在他死后,为了他的年号问题,大臣们展开了争论,因为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万历死了,八月,他就死了。而他的年号泰昌,还没来得及用。问题来了,如果把万历四十八年(1620)当做泰昌元年,那是不行的,因为直到七月,他爹都还活着。如果把第二年(1621)当做泰昌元年,那也是不行的,因为去年八月,他就已经死了。
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问题终究被解决了。凭借大臣们无比高超的和稀泥技巧,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处理方案隆重出场: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一月到七月,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为泰昌元年。明年(1621),为天启元年。
这就是说,在这一年里,前七个月是他爹的,第二年是他儿子的,而他的年份,只有一个月。
原因很简单,他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
他很可怜,几十年来畏畏缩缩,活着没有待遇,死了没有年号。事实上,他人才刚死,就有一堆人在他尸体旁边你死我活,抢儿子抢地方,忙得不亦乐乎。
原因很简单,他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有人曾对我说,原来,历史很有趣。但我对他说,其实,历史很无趣。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历史没有正恶,只有成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