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 我来答
家刀唱吹1s
2022-05-07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3万
展开全部

春季像一个天使,踏着愉快的脚步,翩翩来到人间。本文为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写春天景色的古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注释

⑴系(xì):联接。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称。

⑵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⑶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⑷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zhǔ)杖春游的乐趣。诗前两句叙事。写年老的诗人,驾着一叶小舟,停泊(bó)到古木阴下,他上了岸,拄着拐杖,走过了一座小桥,去欣赏眼前无边的春色。次两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写景物。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重点放在“欲湿”、“不寒”二词上。这样表达,使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着蓬勃生气。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耐心惬(qiè)意的春日远足。此诗,语语清淳,从容不迫,在写景时充分注意了春天带给人的勃勃生机,富有情趣,所以为崇尚理趣的朱熹所赞赏。

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春游湖

宋代: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渡一作:度)

译文

一对对燕子,你们什么时候飞回来的?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

下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注释

⑴湖:指杭州西湖

⑵夹岸:两岸。

⑶蘸(zhàn)水:贴着水面开放。湖中水满,岸边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桃花好像是蘸着水开放。

⑷断桥:指湖水漫过桥面。

⑸度:与“渡”通用,走过。

⑹撑:撑船篙,就是用船篙推船前进。

赏析

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诗人遇上了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

再放开眼界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蘸是沾着水面。但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丝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

诗人在漫长的湖堤上游春,许许多多动人的景色迎面而来,那么选用哪一处最好呢?最后选出来了:就在“春雨断桥”的地方。一条小溪上面,平常架着小木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走到这里,就过不去了。“人不渡”,就是游人不能度过。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

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经过断桥的阻碍,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

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注释

①篱:篱笆。

②疏疏:稀疏。

③径:小路。

④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⑤急走:奔跑。

赏析

这首小诗是描写农村早春风光的,诗人把人物与景物融为一体进行描绘,别有一番情趣。

首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表明是农村,由于“篱落”是有宽度的,因此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而易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的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突出了农村的清新与宁静。

次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和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将儿孩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双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以及欢快场面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非常繁茂,一只黄色的小蝴蝶,突然飞到这黄色的菜花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可寻了。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孩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和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