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我来答
生活宝典17
2022-07-10 · TA获得超过276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6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3.1万
展开全部
《诗经》里边,《豳风·七月》里有一段诗说:“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这首诗大放异彩。诗文中提到了庄园中的生活和相应的仪式与典礼,让我们可以理解一年四季的时序流转及其与人、事之间的密切关系。

中国历法是阴阳合历的,年度是太阳年,就是以太阳的运行为周期的,岁实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这是一年。然后太阴年,一月朔策二十九又二分之一日,十二个月份加起来,比太阳年稍微短一点,于是阴阳合历,兼顾了一年季节的安排。又以满月当作月半,以月光还没出现当作每个月的第一日,以月光完全看不见当作这个月的最后一日。所以中国的历法当中,考虑到了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

中国历法中的二十亮返咐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年的长度分成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这种农民历的安排至今还在使用。我觉得中国的孩子,一定要理解二四节气的顺序: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敬纯,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但是你如果仅仅知道这二十四个节气还不够,你要知道这二十四节气里边包括了四项原则。第一个是季节变化,就是有一类节气,全是关于季节变化的。比如说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很好记,八个。然后第二个是气温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包括哪些呢?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这五个是关于气温变化。第三个是降水量的变化,因为农业社会特别重视降水量,所以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这是关于降水量的七个节气。第四个是关于物候现象或者农活的更替的,比如说惊蛰、清明、小满、芒种。你看,你这样一梳理,你发现二十四节气都有它的道理。这是我们分了四大类的二十四节气。

除了这个二十四节气之外,因为那时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你还必须考虑不同作物生长的季节以及自己纳完了租税以后的时节。纳完了租税,余下的农作物收获才是一般农业农民家庭的生活资源,于是为了应付这些需要,有几个重要的节日,成为一年当中的几个大关口。

哪几个大关口呢?第一个关口,是春季过后的第一个收获的时节。春季过去以后,第一次从地里边收到庄稼的时节——五月端午,这就是端午节。在华中以南,这是收获第一次农作物的时间,主要是蔬菜瓜果,在北方则是秋天下种的麦子。到这个时候可以收获了。所以五月端午是第一个关口,这是一个大节日。

然后第二个关口就是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为什么这个时候重要?因为全国各地正处在秋收之际,而且因为空气干燥、没有水气的遮蔽,所以秋天的月色特别明亮。在收获的时节,一家人经历了漫长的劳作以后,在一个凉爽的月夜,可以愉快地团聚,这就是中秋节。大家记得那个时候要吃月饼,多美好!

然后第三个关口是农历的十二月,在古代称之为腊,就是我们说“腊月”。腊是古代一年的开始,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以政府立场而言,下一年度的收入大概可以准确地估算出来了。在这个时候也可以编制下一年度的预算、结算这一年的收获,这相当于今天我们说的会计年度的起点,这就是腊月的意义所在。

然后冬至,也就是相当于公历圣诞节前后的那个时候。以太阳年而论,这是昼日最短的一日,是太阳走到最靠南回归线的时候,农作物基本上已经收获了,田地也已经清理干净了,该卖的卖、该买的买,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新年了。所以冬至既是收获的时节,也是一年忙碌过后,可以喘气的时候。

再下面就是阴阳合历年度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也就是所谓的新年,也叫作“新正”。大部分地区新年正是田野休息、农夫们也在休息的唯一时间,所以端午、中秋、新年都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在外面工作的孩子回到家里边,在田地里工作的家人有机会品尝自己辛苦耕耘的成果。

对中国人和一些使用同样年历的东亚社会来说,这些节日的意义远胜于今天世界各处的圣诞节和新年。就是当你理解了这几个大关口的意义——我们是需要休息的,我们可以享受了,我们的工作产生成果了,我们的税交完了,你就知道世帆这个时候休息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许倬云先生说,他小时候刚刚能握笔的时候——那时候大概还没解放——每一个识字的儿童在冬至的那天,都会被分到一张九九消寒帖。就是给他分一张字帖,这个字帖上就写了这么几个字,叫作“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然后每天早上起来这个小孩子拿着毛笔在那个描红上写一个笔画,就不是写一个字,在这九个字上写一个笔画,不是写一个整个字,每天早上写一个笔画。等你把这九个字写完的时候,正好八十一画。

我那天试了一下,就是你用繁体字写,“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几个字,我认真地数了一下,真的是八十一画。八十一画写完意味着什么呢?春天来了,就是当一个小孩子拿着笔,把这八十一画填完了以后,从冬至这天就走到了柳条垂丝,然后燕子回飞的这个时候,春天来了。

所以对于传统的中国儿童,这是一种注意时间的教育,中国人对于时间的敏感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之中培养出来的习惯。所以如果我们对于时空有这样的感受,你就要知道,中国人特别善于把自然的感受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艺术当中。比如说唐朝有一个诗人叫司空图,司空图写过一本书叫《二十四诗品》。

在《二十四诗品》当中,他认为诗都写什么呢,无非是写沉着、清奇、悲慨种种的这种诗品,但他描述这个诗品的时候,他所用的方法不是说描写什么叫“悲慨”,而是用了一副自然的景象来描述什么叫“悲慨”。比如“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你看,在诗里边只要出现了这些“漏雨苍苔”“萧萧落叶”这样的东西,你不用问,这诗一定写的是悲慨的感觉。

所以《二十四诗品》描述了二十四种完全不同的情绪,这些情绪都跟自然的景物有关,司空图将诗的风味和情景归纳为二十四个类型,在陈述每个类型的特色时,他并不用散文的叙述和解释,而是以韵文描述一种特定的情景,并以这个情景来代表那一类文学作品的风格。所以这就能够让我们看到中国人对于艺术和自然之间的联系。

同时许倬云先生说到苏东坡,苏东坡说中国人写诗,叫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里边“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幅画面就出来了。同时每一幅画当中也都有诗的意境在,他说你看中国人的画,你不能像西方那么看,为什么呢?西方人画《蒙娜丽莎》,画《最后的晚餐》,他讲究透视、讲究远近效果、讲究立体感,但是看中国人的画,你要进入画中去看。当你把自己想象成画中的一个人物的时候,周围的那些东西都变得特别和谐灵动。比如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包括《韩熙载夜宴图》,《富春山居图》,全是这个逻辑,你看《富春山居图》的时候,你要想象自己坐着小船,从那个江上漂过去,然后看两边景致的展开。这就是中国人对于艺术和生活美学之间的联系。

二十四节气就是这么有诗意的一件事情,我们把生活分成这样,整个农业生活的这种节奏和我们的整个人生联系起来,我们要在一起聚会。作为一个中国人,可以想一下我们拥有时空中的生活美学。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这本书中讲到的一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