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向情感?
2个回答
2023-02-07 · 专注婚姻情感、亲子教育、情绪压力、职场
关注
展开全部
双相障碍(BipolarDisorderBP)也称双相情感障碍,一般是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时,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时则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症状。
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码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
双相隐碍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而以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信息传递过程等,导致躁狂和抑郁等情感症状出现。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3.0%~3.4%,90年代则上升到5.5%~7.8%(Angst,1999)。Goodwin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Ⅱ型合并为3%,若再加上环性心境障碍则超过4%。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男女性别间患病率相近。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内尤其容易发生自杀。有资料显示,本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增加20%,约40%的患者同时合并有物质依赖。可见,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心身健康的精神障碍。
目前,我国对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调查。从现有资料看来,我国不同地区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患病率相差悬殊。
如中国内地12个地区(1982)协作调查发现,双相障碍患病率仅为0.042%(包括仅有躁狂发作者)。而台湾省(1982-1987年)在07%~16%,香港特区(1993年)男性为1.5%、女性为1.6%。同为华人地区,台湾与香港较接近,但较大陆高出约35 倍。
这种差别虽可能与经济和社会状况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学的差别。
以上就是关于双相情感障碍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病情严重者在发作高峰期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性症状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码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但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躁狂发作持续1周以上,抑郁发作持续2周以上),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在心境障碍的长期自然病程中,始终仅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者实为少见(约1%),且这些患者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生物学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等与兼有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相似。与抑郁障碍相比,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风险更大。
双相隐碍发病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倾向认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而以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信息传递过程等,导致躁狂和抑郁等情感症状出现。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终生患病率为3.0%~3.4%,90年代则上升到5.5%~7.8%(Angst,1999)。Goodwin等(1990)报道双相I型患病率为1%,双相I型与Ⅱ型合并为3%,若再加上环性心境障碍则超过4%。双相障碍发病年龄高峰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男女性别间患病率相近。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一年内尤其容易发生自杀。有资料显示,本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增加20%,约40%的患者同时合并有物质依赖。可见,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心身健康的精神障碍。
目前,我国对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问题还缺乏系统的调查。从现有资料看来,我国不同地区双相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患病率相差悬殊。
如中国内地12个地区(1982)协作调查发现,双相障碍患病率仅为0.042%(包括仅有躁狂发作者)。而台湾省(1982-1987年)在07%~16%,香港特区(1993年)男性为1.5%、女性为1.6%。同为华人地区,台湾与香港较接近,但较大陆高出约35 倍。
这种差别虽可能与经济和社会状况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学的差别。
以上就是关于双相情感障碍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展开全部
跑步回来,看到一个视频是说双向情感障碍病的,我以为是双向恋,百度查一下原来是精神病。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心境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
有这样的病的人是很痛苦的,这个病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至于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我想是跟抑郁症一样的吧,说不清道不明,有时我也甚至怀疑自己得精神病。
就拿下午来说,我很不开心别人那么跟我说话,我觉得讨厌一个人是一开始就讨厌的,后面很难好。虽然现实生活中我确实一开始也有讨厌的人,后面玩的很好的人。但真的比较少。
随便了,现在好了也就不想那么多,能不接触的人就不接触。
也许是因为我敏感吧,敏感的人也是脆弱的人。
我今天问了你一些问题,简单说了一些,晚上你们又去喝酒,用酒精麻醉是最好的,有时我也很想这样,靠酒精麻醉自己,然后不用想太多。
朋友跟我说他的爱情故事,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曾经走过的路,当一个人决心要和你分手时,会有很多借口,唯一的借口就是不承认自己爱上别人。
我记得去年的11月,我满世界找一个人,可是他却躲着不见我,那时我很痛苦,我甚至还有恨,我从未想过自己爱的人会躲着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对我。于是我找他身边的人询问,但是我能问的寥寥无几。
我甚至都没有见过他很多朋友,别人都说,如果一个男人不够在乎你,是不会带你去见他的亲朋好友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可是我是真的爱啊,我没有办法,只能祈求他,也不恨,我不能要求别人爱我。一开始我以为是我的学识不够,阅读量不够,写作不够好,所以我很努力,一想起他都是动力。
其实后面明白,都不是,是不够喜欢就是不够,也许相处可以日久生情,但是至少那个时候是不够的。
我慢慢说服我自己,爱情,有时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与对方无关,你觉得不管对方怎么对你,你都能接受,还能坚守自己内心,那么你就去做,如果你不能接受,那么就放手。
也不用老是觉得自己卑微,有时感情本是不对等的。我自己给自己开导,最后也就挺过来了,我依然能跟对方联系,还觉得对方或许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对我好。也不一定要男女关系。
我不会劝别人合,但是会跟别人分析。今天后面挺开心的,也许只是因为你第一时间回复我了吧。
’
有这样的病的人是很痛苦的,这个病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至于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我想是跟抑郁症一样的吧,说不清道不明,有时我也甚至怀疑自己得精神病。
就拿下午来说,我很不开心别人那么跟我说话,我觉得讨厌一个人是一开始就讨厌的,后面很难好。虽然现实生活中我确实一开始也有讨厌的人,后面玩的很好的人。但真的比较少。
随便了,现在好了也就不想那么多,能不接触的人就不接触。
也许是因为我敏感吧,敏感的人也是脆弱的人。
我今天问了你一些问题,简单说了一些,晚上你们又去喝酒,用酒精麻醉是最好的,有时我也很想这样,靠酒精麻醉自己,然后不用想太多。
朋友跟我说他的爱情故事,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曾经走过的路,当一个人决心要和你分手时,会有很多借口,唯一的借口就是不承认自己爱上别人。
我记得去年的11月,我满世界找一个人,可是他却躲着不见我,那时我很痛苦,我甚至还有恨,我从未想过自己爱的人会躲着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对我。于是我找他身边的人询问,但是我能问的寥寥无几。
我甚至都没有见过他很多朋友,别人都说,如果一个男人不够在乎你,是不会带你去见他的亲朋好友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可是我是真的爱啊,我没有办法,只能祈求他,也不恨,我不能要求别人爱我。一开始我以为是我的学识不够,阅读量不够,写作不够好,所以我很努力,一想起他都是动力。
其实后面明白,都不是,是不够喜欢就是不够,也许相处可以日久生情,但是至少那个时候是不够的。
我慢慢说服我自己,爱情,有时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与对方无关,你觉得不管对方怎么对你,你都能接受,还能坚守自己内心,那么你就去做,如果你不能接受,那么就放手。
也不用老是觉得自己卑微,有时感情本是不对等的。我自己给自己开导,最后也就挺过来了,我依然能跟对方联系,还觉得对方或许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对我好。也不一定要男女关系。
我不会劝别人合,但是会跟别人分析。今天后面挺开心的,也许只是因为你第一时间回复我了吧。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