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人间词话》学赏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人间词话》,王国维先生作品,词学评论著作。
作者首先提出了词的“境界”说。 一首词好不好,主要看境界。有境界就是好词。王国维先生认为,五代、北宋词有境界。认为南宋词除了辛弃疾词外,整体没什么境界。
但作者并未在书中给出“境界”的确定定义,这造成了后来很多研究家对王国维的“境界”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
境界本是佛教名词,意为: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另外,境界也有人们平常习惯性的理解与含义。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境界”一词并不指佛教名词,而是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词的专业批评术语,二是作为人们平常习惯的理解与运用。
围绕“境界说“的总论点,作者分别提出了下列内容。
造境与写境。 作者说这是理想与写实的区分。但这两者又很难分别,因为两者互相邻近,交互。后来各位研究《人间词话》的大家也给出了五花八门、各自不同的意见。我个人认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写境,就是写的东西是符合现实实情、常理或客观逻辑规律的,比如真实的事件、情景等。造境则相反,写的东西是不符合现实实情、常理或客观逻辑规律的。比如玄幻小说,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
或者也可以简单地说,写境是写实,造境是想象。当然,诚如作者自己所言,这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因为写实时一般只撷取片断,也似有想象创造成分;而想象与虚构时,也要运用真实世界或经验知识里的材料,所以,想象的东西也有写实的成分。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自己的解释是:“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关于这两者,后世研究家也是意见众多,多有阐述。我个人比较赞同叶嘉莹先生的观点。她认为:所谓有我与无我,并不是真没有一个感受者和写作者(感受者与写作者一定是存在的),而是这个感受与写作的主体,与他所感之物是否和谐顺滑,没有矛盾冲突。如果有冲突,则能明显地感知到我与情景是分开的两个,这样的境界叫有我之境。如果没有冲突,则主体与外在情景和谐一致,这样的境界叫无我之境。无我之境因和谐顺滑显示着优美,有我之境因矛盾冲突而显示出或对立或挣扎或斗争或失意的宏壮。
个人认为:顺滑一致的无我之境,类似于忘我状态,或人与物融为一体的状态,是一种存在的呈现,一种天然自然的反映。这种状态中的感受者和写作者,他于静中消除了个人限制,得到了宇宙智慧的启迪或流经,他的灵感或诗句如有天助,如神来之笔,非个人智识所为。无我之境的诗词,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王国维自己的话说是“以物观物”,其实就是第三者之眼,或说是上帝之眼。这种诗句,确实是得自静中。比如打坐、静心、极深的禅定、或瞬间的恍惚、或于生命存亡的危急关头、濒死体验等情景中,突然一下了悟到宇宙人生的智慧,智慧的火光在心头一瞥一闪,由此得了灵感,美妙诗句在心中冒出,从而创作出了各种传世艺术作品。
非独景物才叫境,人心中的情感也叫境。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境界有大小,但不以是而分优劣。 “微风细雨”未必逊色于“长河落日”是也。凡物可以以小见大,也可以大见大,本无关乎优劣。
意境。 就词的内容方面,还可分为意和境。作者说:出于观我者,意馀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简单理解就是:意多写主观感受,境多写景致气象。当然,也不是一概而论,两者也多有错综。
主观与客观。 王国维先生直接举例说明。如《红楼梦》作者阅世深厚广博,所以客观的写作材料多,故可以写《红楼梦》,这叫客观。而如李后主,生长在深宫,阅世少,阅世越少,性情愈真,所以易写主观的真性情。所以,王国维先生笔下的主观与客观,指的是写作材料及立意出发点的主客观。简单来说就是,人生阅历丰富的人易写客观的作品,人生阅历简单的人易写主观的作品。
作者提倡: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什么叫赤子之心呢?就是真性情。
作者还提出了另一个词:诗人之眼。 什么叫诗人之眼呢?王国维用“政治家之眼”作了对比。他说:“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
《人间词话》的结构,可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卷上的前六则是理论部分,后面的几十则,则是运用具体词人的词来举例评论、说明,是实践部分。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先生评点了很多词人与他们的词。他认为,古今人词之以意胜者,莫若欧阳修;以境胜者,莫若秦少游。他喜欢五代北宋时词,喜欢李后主、冯延巳的词;喜欢苏轼、秦观、欧阳修、晏殊等;南宋只爱辛弃疾一人。对李清照有偏见,在《人间词话》里只字未提李。对周邦彦的词也较推崇,多有分析。后人他比较推崇纳兰性德。
书中也简单点出了自古以来词评界几大学说,如(南宋)严沧浪“兴趣”说、(清朝)王士祯“神韵”说。我想还包括作者自己的“境界”说。
叶嘉莹先生给境界下的定义。 所谓“境界”,实在乃是专以感觉经验之特质为主的。 换句话说,境界之产生全赖吾人感受之作用,境界之存在全在吾人感受之所及。因此,外在世界在未经过吾人感受之功能而予以再现时,并不得称之为“境界”。
从这个角度理解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论或境界创作,也就是说, 一篇好作品需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感受性,二是表达能力。也就是说,一个作者必须首先对其所写之对象能具有真切的体认和感受,又须具有将此种感受鲜明真切地予以表达之能力,才算具备了写一篇好作品的基本条件。两者具备的作品,才可能有境界。
对于爱写作的人来说,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就有了方向性。关于如何提升感受能力,个人认为要多读书、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也就是要增加知识、阅历、智慧。至于如何提升表达能力,就是要多读多写多练。
王国维先生说,诗人和常人,都有内在情感和外在所见,但于境界实有不同。《人间词话》里写道:
诚载是言!同样的景物,诗人和常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岂只不同,常人常常视而不见,甚或蔑视鄙弃,徒增烦恼抱怨。所以,要想感受到诗人眼中的美景怡情,必须得培养一颗诗人之心,一双诗人之眼。才能不只从诗词等艺术作品中看到美,也能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感受到美。感受到美,才能抵御平凡生活的琐碎、烦恼和不如意,才能把平凡生活过成诗和远方。
作者首先提出了词的“境界”说。 一首词好不好,主要看境界。有境界就是好词。王国维先生认为,五代、北宋词有境界。认为南宋词除了辛弃疾词外,整体没什么境界。
但作者并未在书中给出“境界”的确定定义,这造成了后来很多研究家对王国维的“境界”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
境界本是佛教名词,意为: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另外,境界也有人们平常习惯性的理解与含义。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境界”一词并不指佛教名词,而是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词的专业批评术语,二是作为人们平常习惯的理解与运用。
围绕“境界说“的总论点,作者分别提出了下列内容。
造境与写境。 作者说这是理想与写实的区分。但这两者又很难分别,因为两者互相邻近,交互。后来各位研究《人间词话》的大家也给出了五花八门、各自不同的意见。我个人认为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写境,就是写的东西是符合现实实情、常理或客观逻辑规律的,比如真实的事件、情景等。造境则相反,写的东西是不符合现实实情、常理或客观逻辑规律的。比如玄幻小说,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
或者也可以简单地说,写境是写实,造境是想象。当然,诚如作者自己所言,这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因为写实时一般只撷取片断,也似有想象创造成分;而想象与虚构时,也要运用真实世界或经验知识里的材料,所以,想象的东西也有写实的成分。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王国维自己的解释是:“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关于这两者,后世研究家也是意见众多,多有阐述。我个人比较赞同叶嘉莹先生的观点。她认为:所谓有我与无我,并不是真没有一个感受者和写作者(感受者与写作者一定是存在的),而是这个感受与写作的主体,与他所感之物是否和谐顺滑,没有矛盾冲突。如果有冲突,则能明显地感知到我与情景是分开的两个,这样的境界叫有我之境。如果没有冲突,则主体与外在情景和谐一致,这样的境界叫无我之境。无我之境因和谐顺滑显示着优美,有我之境因矛盾冲突而显示出或对立或挣扎或斗争或失意的宏壮。
个人认为:顺滑一致的无我之境,类似于忘我状态,或人与物融为一体的状态,是一种存在的呈现,一种天然自然的反映。这种状态中的感受者和写作者,他于静中消除了个人限制,得到了宇宙智慧的启迪或流经,他的灵感或诗句如有天助,如神来之笔,非个人智识所为。无我之境的诗词,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王国维自己的话说是“以物观物”,其实就是第三者之眼,或说是上帝之眼。这种诗句,确实是得自静中。比如打坐、静心、极深的禅定、或瞬间的恍惚、或于生命存亡的危急关头、濒死体验等情景中,突然一下了悟到宇宙人生的智慧,智慧的火光在心头一瞥一闪,由此得了灵感,美妙诗句在心中冒出,从而创作出了各种传世艺术作品。
非独景物才叫境,人心中的情感也叫境。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境界有大小,但不以是而分优劣。 “微风细雨”未必逊色于“长河落日”是也。凡物可以以小见大,也可以大见大,本无关乎优劣。
意境。 就词的内容方面,还可分为意和境。作者说:出于观我者,意馀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简单理解就是:意多写主观感受,境多写景致气象。当然,也不是一概而论,两者也多有错综。
主观与客观。 王国维先生直接举例说明。如《红楼梦》作者阅世深厚广博,所以客观的写作材料多,故可以写《红楼梦》,这叫客观。而如李后主,生长在深宫,阅世少,阅世越少,性情愈真,所以易写主观的真性情。所以,王国维先生笔下的主观与客观,指的是写作材料及立意出发点的主客观。简单来说就是,人生阅历丰富的人易写客观的作品,人生阅历简单的人易写主观的作品。
作者提倡: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什么叫赤子之心呢?就是真性情。
作者还提出了另一个词:诗人之眼。 什么叫诗人之眼呢?王国维用“政治家之眼”作了对比。他说:“政治家之眼,域于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
《人间词话》的结构,可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卷上的前六则是理论部分,后面的几十则,则是运用具体词人的词来举例评论、说明,是实践部分。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先生评点了很多词人与他们的词。他认为,古今人词之以意胜者,莫若欧阳修;以境胜者,莫若秦少游。他喜欢五代北宋时词,喜欢李后主、冯延巳的词;喜欢苏轼、秦观、欧阳修、晏殊等;南宋只爱辛弃疾一人。对李清照有偏见,在《人间词话》里只字未提李。对周邦彦的词也较推崇,多有分析。后人他比较推崇纳兰性德。
书中也简单点出了自古以来词评界几大学说,如(南宋)严沧浪“兴趣”说、(清朝)王士祯“神韵”说。我想还包括作者自己的“境界”说。
叶嘉莹先生给境界下的定义。 所谓“境界”,实在乃是专以感觉经验之特质为主的。 换句话说,境界之产生全赖吾人感受之作用,境界之存在全在吾人感受之所及。因此,外在世界在未经过吾人感受之功能而予以再现时,并不得称之为“境界”。
从这个角度理解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论或境界创作,也就是说, 一篇好作品需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感受性,二是表达能力。也就是说,一个作者必须首先对其所写之对象能具有真切的体认和感受,又须具有将此种感受鲜明真切地予以表达之能力,才算具备了写一篇好作品的基本条件。两者具备的作品,才可能有境界。
对于爱写作的人来说,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就有了方向性。关于如何提升感受能力,个人认为要多读书、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也就是要增加知识、阅历、智慧。至于如何提升表达能力,就是要多读多写多练。
王国维先生说,诗人和常人,都有内在情感和外在所见,但于境界实有不同。《人间词话》里写道:
诚载是言!同样的景物,诗人和常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岂只不同,常人常常视而不见,甚或蔑视鄙弃,徒增烦恼抱怨。所以,要想感受到诗人眼中的美景怡情,必须得培养一颗诗人之心,一双诗人之眼。才能不只从诗词等艺术作品中看到美,也能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感受到美。感受到美,才能抵御平凡生活的琐碎、烦恼和不如意,才能把平凡生活过成诗和远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