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的电影发展形式?
娱乐产业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就其未来几年的发展进行预测,以及由此带动的经济链。是发展形势!...
娱乐产业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就其未来几年的发展进行预测,以及由此带动的经济链。
是发展形势! 展开
是发展形势!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一,中国电影的票房和影片质量。大家都知道,无论从影片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非常大的提高,这不仅是国内,我们的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票房也在逐年增加。周处长介绍了国内市场情况,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国际发行方面的一些情况。我们的电影在改革开放以前在国外基本上没有票房,因为我们的电影不能进入商业院线,我们的电影主要是作为文化交流用的,我们称它为“铁盒子大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产大片也陆续进入国际市场,也有较好的市场收益,其中,影片《英雄》在北美有7亿人民币的票房。所以说,我们的国产影片在国际上也获得了认可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国际电影节上如今也备受欢迎,中影集团进出口分公司对此深有感触,我们所摆的展台,中国电影的代表,都感受到了这一点,国际买家都在关注着中国电影。当然跟美国相比,我们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对中国自身来说,中国电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及国际电影行业对我们的青睐,这是数量和质量。
第二,电影市场的发育。刚才周处长在讲话中已经提到我们的市场发育得很快,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也说明了我们电影产业的发展基础很低。我们前不久跟房地产业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电影业和房地产业跨界高峰论坛》,按说,从经济的盘子上这两个行业不能坐在一起,房地产特别是商业地产他们每年给国家交的税都是数以千亿计的,我们电影业的产值才60亿人民币。但是我们这两个行业都是民生关注的,一个是物质关注,一个是精神关注。大家都关注房地产是房子是普通百姓必须的,必然关心房价、租价涨不涨之类的问题。大家也关注电影,包括农民,休闲之余需要放松,必然会关心近期有没有新电影上映,好看不好看,哪个导演导的,哪个明星演的等等之类的问题。所以,从经济盘子来说两行业虽不匹配,但从社会文明、社会影响来看,两行业当属门当户对。现在,电影院的租金越来越高,归结为房地产行业的原因的话,那就是说房地产的价格升高提升了电影院的租金价格,归结为电影行业的原因的话,那就是是电影投资人、影院的经营者相互竞争出现的一个局面。为了维护市场健康发展,适时地就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这个班为什么叫“研讨班”呢?除了老师讲以外,我们也安排了互动,明年我们也有计划,召集有关专家就市场出现的问题举办各类研讨会,力争提出解决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前瞻性的建议。这是从市场的发育看。
第三,电影市场的投资热情。中国电影迅猛发展,使得业内外资金的投资热情高涨,过去国有投资数额是非常小的,所以电影业发展了50年也没有太大的发展。如今,电影业已走向市场经济,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但电影的改革实际上是从93年开始的,比如说实行院线制,比如说允许民营投资、允许外商投资、放开出品人等等,这些大的变动是原来所没有的。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把它作为商品来经营,一直把它作为宣传工具来使用的。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机构的改革,我们人的意识、观念也要革新,我们要让电影为国家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们的电影能不能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这都是摆在我们电影人面前的大事,所以我们要研讨。这是从市场的投资看。
第四,产业新技术发展。以前的电影采用的是模拟技术,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胶片技术、胶片电影已经开始制约中国电影的发展了。电影是一个喜新厌旧的领域,得先睹为快,一般说来,一部新影片上映一个月后基本就下线了。所以,经常有专家建议搞一个艺术院线,把那些有价值影片的在艺术院线里的影院持续放映,理论上是对的,但是要作为商业运行效率是极低的,这在国外也少有成功的案例。据我了解,目前最成功的有两部电影,一个是中国影片《庐山恋》,它的场次已经进入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另外一部是英国电影《飘》,已连着放了好几年了。这种作为艺术片能不能拿出来做,可行不可行,这些都是我们不断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儿童电影院,我们提了50年了,到现在我们也没有研究出儿童电影院到底怎么样解决。还有大学生院线,大学都有电影厅,包括北大那样的名牌大学,谁去给它装修,谁去给它管理,北京是全国大学最多的城市,这些年一直在做,如何利用好大学电影厅这些阵地,这都是我们要关注、要研究的问题。
数字技术为这些领域带来了发展机遇,可以说,中国电影产业新的动力就是数字技术。为什么采用数字技术?我个人认为胶片比数字好看,层次丰富,色彩比较适中,看起来比较舒服,那么为什么还要采用数字技术呢?首先,数字技术是趋势,其次是数字电影给电影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太多的方便,比如从制作上看,过去做一个特技是很难的,一旦做不好就出现穿帮、不真实,但数字技术可以做得天衣无缝。
此外,数字技术具有四大功能,一个是特技与合成,把小场面做成大场面。过去像千军万马这种场面必须有千军万马的实物在,现在用不着了,几百人甚至几十个人中景、远景拍完合成,就能产生千军万马的效果。还有一个就是切换的功能,不同的场景给它换了,不同的服装给它换了,或者人头什么的都可以调换,清晰度不够可以修正,这样就可以节省许多制作和拍摄成本;而胶片很难做到这些,拍完了马上就得看,不行就得重拍,胶片是很昂贵的,用数字技术拍的话,如果这一条不过就再来一条,其成本是比较低的。最后一个就是它的修复功能,就是我们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在进行的国家级工程,所有过去的胶片电影通过数字技术修复,数字技术可以把新片做旧,旧片做新。除了资料片以外,另外在电影拍摄当中,如果你要拍一个很古老的场景,如果是胶片技术,那得需要很好的场面调度,包括灯光、道具等等,现在不用了,数字技术提供了很多的制作上的便利。简单地说,艺术家想到的场面,数字技术都能够帮他实现。再有一个功能就是体现在放映上,原来都是跑片放电影,而数字拷贝,如果不考虑时差的话,全世界的观众可以同时观看同一部电影。现在有一种新的说法,就是“影视的河流在技术上,电影越来越像电视了”。我们通过卫星传输接收影片,直接储存到服务器里面进行播放。特别在农村,现在农村建了近百个节目接收站,农村电影院线公司通过卫星接收影片。
因此,之所以说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从国产影片的数量、质量;二是市场的发育;第三个是新技术的采用。如果没有数字技术做支撑,影片的质量再提高、数量再增加、投资热情再高,我们的发展也不会有后劲。因为50年的发展经验证明了,中国电影没有获得快速的发展,除了社会等因素外,技术落后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据《人民日报》说法,中国电影进入了“黄金发展机遇期”,我们说是“快速发展机遇期”,我也同意周处长讲的,中国电影的社会舆论很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说电影院发展速度很快,这种速度能保持多久?像北京、上海、深圳等这些大城市新建的大电影院硬件环境设施跟世界相比已没有什么距离,但如何提高影院的服务水平和放映质量,如何能够让消费者感觉到这里的视听感觉是别的地方所享受不到的,与此同时,中小城市影院投资建设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研究和探讨。
前不久,赵部长召集了一个研讨会,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评估并发展我们的市场?会上我们提出,建设电影院必须有政府支持,有政策导向,不能单纯的只靠市场竞争来建电影院,因为它跟其他的商品比,跟超市比,电影院是不合算的。之所以一些商业房地产商在购物中心建设电影院,是看到了电影院所带来的附加效益,它能够带来人气,增加人流量,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所以,我们在看到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组织各种各样培训班、研讨班的主要原因。我们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还不是太成熟,电影制、发、放的方式怎么样,利益分配结构合理不合理,过去5%是用在制片,因为没有人想拍电影,我们就拿这个鼓励、支持他。后来改革开放制片放开了,宽松了,影片数量也随之就多起来了。今年预计会超450部,再加上电视电影500多部,再加短片影片产量在700部左右。我们的影片产量仅次于印度、美国。但是,每年进影院的也就在百部左右,就目前银幕规模来说,也只能容纳120部—150部之间,所以,我们下一步调整追求的不是影片的数量,而是影片的质量。
为什么要建立市场?显而易见,没有市场再多的片子都没有用。我记得几年前的一个研讨会上,一位美国专家和我讲过这样的话:严格的说中国没有电影市场。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你们农村不收钱,就几个大城市收钱。我们今年票房有望超过60亿,几千块银幕的放映规模,这告诉我们中国市场潜力很大,但逆向思维又让我们扪心自问,为什么中国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出来?现在我们规定了制片方分配不能少于43%,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参考值,实际上还得以发行和院线影院方协商结果为准。为什么要制定利润分配比例?就是要保证国产片制片方再生产的资金,否则的话国产影片没人拍了。不论是从国产电影工业的发展还是社会进步来说,绝不能这样!我们要做大电影产业,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必须要面对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数字电影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发行模式跟过去胶片影片发行是不一样的。胶片时代,我们需要很多的人发片子、监片子,现在不用了,我们网上都可以监控,那么这些人何去何从,这都需要研究。
二、电影后产品的营销是电影产业的重要的一部分。同美国大电影产业相比,我们电影后产品的营销是很差的,美国的后产品营销占了很大的比例,电影产业总值中的70%是开发影片后产品所得,票房只占到30%左右,而我们的票房占到一半以上,电影后产品市场拓展是急需研究的。
三、电影版权保护。影片盗版现象非常普遍,网上侵权现象尤为严重。12月11日上映的《三枪拍案惊奇》,网上已经有了,据说第一天上映,第二天就已经在网上有了,这就直接侵犯了我们电影的制作权,直接影响了我们票房的总效益。
四、电影市场监督。前一段时间因影片《阿童木》媒体爆出票房“注水”现象,这说明电影市场管理还不够严格,我们怎么样监管?目前我们采用的是聘用一大批市场监票人员,这其实是最原始的做法,不能老让人下去盯着,盯也盯不住。近期,协会将出台《电影发行放映行业规范准则和自律公约》,协会要大力倡导诚信经营、科学管理,倡导电影企业经营者顾全大局,要有责任意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共同维护我们来之不易的电影的繁荣发展的态势。
五、行业自律管理体系。发达国家是靠行业管理的,不是靠政府,政府是出规则、出规矩;管理靠行业,那么行业管什么?跟政府怎么样衔接?政府管哪些?行业管哪些?当然我们中国电影还不可能一下子过渡到行业管理,这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六、影院放映质量的监督。就此问题我利用各种场合强调放映质量,一部影片经过编剧、导演、摄影、演员、技术及制片等人员的辛勤劳动制作出来的,如果影院放映质量不好,座位不舒服、音响不好,这就相当于向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我们通常会认为,五星级影院代表五星级的服务,放映质量一流,但是我在这儿讲一下,现在有些五星级电影院也靠不住,为什么呢?像换灯泡这样最简单的问题,我们规定灯泡一个月换一次,但有的影院半年都不换,你以为是家里的灯泡吗?暗了细节就看不见了。这样的问题谁管?我们协会现在也没有这样的人力、财力去查、去监督。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呼吁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要对消费者负责,保证影片的放映质量。
最后,我想和大家在这里再探讨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电影发展的科学研究。我们希望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团体,也包括我们的发行放映部门要关注电影行业发展趋势和动向,加强并提高科学研究能力。近期,电影局要出台一个关于电影院方面的国家指导办法,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就是怎么样能够保证大城市的社区百姓看电影更方便,此外,还有中小城市怎么办?校园影院怎么办?农村怎么办?总不能老让农民观众看0.8K的,它还能不能进步,还能不能到1.3 K,到2K,甚至 4K。按照国际标准2K,就是你能看出2千条线,你要分不出线那是一片了,就是清晰度太差了。现在中国大城市用这个标准,在社区和中小城市是1.3 K,但我个人认为,1.3 K是过渡产品,因为美国不供1.3 K的节目,仅靠供国产片可能回收资金会有困难,就逼着你做2 K的,这是中国特殊的情况,美国都是2K。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数字电影放映格局是很科学的,条件好的就看2K的,条件稍差一点的就看1.3K的。现在又推出了4K, “我是4K的啦”,这是商业炒作,本质上不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拍摄上是用2K的。如果是4K的,必须从开始拍摄就用4K的摄影机,中间制作到最后都是4K的设备,这一天最终会到来的。前天,我从哈尔滨回来,哈尔滨今年的机械放映减少了60%,我估计明年就要完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在力推数字影院的建设,国家又出台鼓励政策,所以必然会激励电影投资人投资数字电影院,这又必然会加快数字电影的发展速度。
总之,我的意思想跟大家说一下,我们为什么先后组织这么多的学习班,有技术的,有管理的,有研讨会性质的。下一步要和外经贸大学办一个EMBA班,专门为影视行业培养高级管理人士班,除了讲通用管理理论外,还要请行业的专家讲课,为什么这么做?我觉得提高人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素质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另外,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培训班、研讨会来研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政府做决策,帮助专家研究我们给他们提供素材,这样以保证我们中国电影健康、快速的发展。
第二,电影市场的发育。刚才周处长在讲话中已经提到我们的市场发育得很快,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也说明了我们电影产业的发展基础很低。我们前不久跟房地产业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电影业和房地产业跨界高峰论坛》,按说,从经济的盘子上这两个行业不能坐在一起,房地产特别是商业地产他们每年给国家交的税都是数以千亿计的,我们电影业的产值才60亿人民币。但是我们这两个行业都是民生关注的,一个是物质关注,一个是精神关注。大家都关注房地产是房子是普通百姓必须的,必然关心房价、租价涨不涨之类的问题。大家也关注电影,包括农民,休闲之余需要放松,必然会关心近期有没有新电影上映,好看不好看,哪个导演导的,哪个明星演的等等之类的问题。所以,从经济盘子来说两行业虽不匹配,但从社会文明、社会影响来看,两行业当属门当户对。现在,电影院的租金越来越高,归结为房地产行业的原因的话,那就是说房地产的价格升高提升了电影院的租金价格,归结为电影行业的原因的话,那就是是电影投资人、影院的经营者相互竞争出现的一个局面。为了维护市场健康发展,适时地就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这个班为什么叫“研讨班”呢?除了老师讲以外,我们也安排了互动,明年我们也有计划,召集有关专家就市场出现的问题举办各类研讨会,力争提出解决市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前瞻性的建议。这是从市场的发育看。
第三,电影市场的投资热情。中国电影迅猛发展,使得业内外资金的投资热情高涨,过去国有投资数额是非常小的,所以电影业发展了50年也没有太大的发展。如今,电影业已走向市场经济,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但电影的改革实际上是从93年开始的,比如说实行院线制,比如说允许民营投资、允许外商投资、放开出品人等等,这些大的变动是原来所没有的。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没有把它作为商品来经营,一直把它作为宣传工具来使用的。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机构的改革,我们人的意识、观念也要革新,我们要让电影为国家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们的电影能不能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这都是摆在我们电影人面前的大事,所以我们要研讨。这是从市场的投资看。
第四,产业新技术发展。以前的电影采用的是模拟技术,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胶片技术、胶片电影已经开始制约中国电影的发展了。电影是一个喜新厌旧的领域,得先睹为快,一般说来,一部新影片上映一个月后基本就下线了。所以,经常有专家建议搞一个艺术院线,把那些有价值影片的在艺术院线里的影院持续放映,理论上是对的,但是要作为商业运行效率是极低的,这在国外也少有成功的案例。据我了解,目前最成功的有两部电影,一个是中国影片《庐山恋》,它的场次已经进入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另外一部是英国电影《飘》,已连着放了好几年了。这种作为艺术片能不能拿出来做,可行不可行,这些都是我们不断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儿童电影院,我们提了50年了,到现在我们也没有研究出儿童电影院到底怎么样解决。还有大学生院线,大学都有电影厅,包括北大那样的名牌大学,谁去给它装修,谁去给它管理,北京是全国大学最多的城市,这些年一直在做,如何利用好大学电影厅这些阵地,这都是我们要关注、要研究的问题。
数字技术为这些领域带来了发展机遇,可以说,中国电影产业新的动力就是数字技术。为什么采用数字技术?我个人认为胶片比数字好看,层次丰富,色彩比较适中,看起来比较舒服,那么为什么还要采用数字技术呢?首先,数字技术是趋势,其次是数字电影给电影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太多的方便,比如从制作上看,过去做一个特技是很难的,一旦做不好就出现穿帮、不真实,但数字技术可以做得天衣无缝。
此外,数字技术具有四大功能,一个是特技与合成,把小场面做成大场面。过去像千军万马这种场面必须有千军万马的实物在,现在用不着了,几百人甚至几十个人中景、远景拍完合成,就能产生千军万马的效果。还有一个就是切换的功能,不同的场景给它换了,不同的服装给它换了,或者人头什么的都可以调换,清晰度不够可以修正,这样就可以节省许多制作和拍摄成本;而胶片很难做到这些,拍完了马上就得看,不行就得重拍,胶片是很昂贵的,用数字技术拍的话,如果这一条不过就再来一条,其成本是比较低的。最后一个就是它的修复功能,就是我们中国电影资料馆现在进行的国家级工程,所有过去的胶片电影通过数字技术修复,数字技术可以把新片做旧,旧片做新。除了资料片以外,另外在电影拍摄当中,如果你要拍一个很古老的场景,如果是胶片技术,那得需要很好的场面调度,包括灯光、道具等等,现在不用了,数字技术提供了很多的制作上的便利。简单地说,艺术家想到的场面,数字技术都能够帮他实现。再有一个功能就是体现在放映上,原来都是跑片放电影,而数字拷贝,如果不考虑时差的话,全世界的观众可以同时观看同一部电影。现在有一种新的说法,就是“影视的河流在技术上,电影越来越像电视了”。我们通过卫星传输接收影片,直接储存到服务器里面进行播放。特别在农村,现在农村建了近百个节目接收站,农村电影院线公司通过卫星接收影片。
因此,之所以说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从国产影片的数量、质量;二是市场的发育;第三个是新技术的采用。如果没有数字技术做支撑,影片的质量再提高、数量再增加、投资热情再高,我们的发展也不会有后劲。因为50年的发展经验证明了,中国电影没有获得快速的发展,除了社会等因素外,技术落后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据《人民日报》说法,中国电影进入了“黄金发展机遇期”,我们说是“快速发展机遇期”,我也同意周处长讲的,中国电影的社会舆论很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说电影院发展速度很快,这种速度能保持多久?像北京、上海、深圳等这些大城市新建的大电影院硬件环境设施跟世界相比已没有什么距离,但如何提高影院的服务水平和放映质量,如何能够让消费者感觉到这里的视听感觉是别的地方所享受不到的,与此同时,中小城市影院投资建设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研究和探讨。
前不久,赵部长召集了一个研讨会,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评估并发展我们的市场?会上我们提出,建设电影院必须有政府支持,有政策导向,不能单纯的只靠市场竞争来建电影院,因为它跟其他的商品比,跟超市比,电影院是不合算的。之所以一些商业房地产商在购物中心建设电影院,是看到了电影院所带来的附加效益,它能够带来人气,增加人流量,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所以,我们在看到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组织各种各样培训班、研讨班的主要原因。我们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还不是太成熟,电影制、发、放的方式怎么样,利益分配结构合理不合理,过去5%是用在制片,因为没有人想拍电影,我们就拿这个鼓励、支持他。后来改革开放制片放开了,宽松了,影片数量也随之就多起来了。今年预计会超450部,再加上电视电影500多部,再加短片影片产量在700部左右。我们的影片产量仅次于印度、美国。但是,每年进影院的也就在百部左右,就目前银幕规模来说,也只能容纳120部—150部之间,所以,我们下一步调整追求的不是影片的数量,而是影片的质量。
为什么要建立市场?显而易见,没有市场再多的片子都没有用。我记得几年前的一个研讨会上,一位美国专家和我讲过这样的话:严格的说中国没有电影市场。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你们农村不收钱,就几个大城市收钱。我们今年票房有望超过60亿,几千块银幕的放映规模,这告诉我们中国市场潜力很大,但逆向思维又让我们扪心自问,为什么中国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出来?现在我们规定了制片方分配不能少于43%,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参考值,实际上还得以发行和院线影院方协商结果为准。为什么要制定利润分配比例?就是要保证国产片制片方再生产的资金,否则的话国产影片没人拍了。不论是从国产电影工业的发展还是社会进步来说,绝不能这样!我们要做大电影产业,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必须要面对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数字电影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发行模式跟过去胶片影片发行是不一样的。胶片时代,我们需要很多的人发片子、监片子,现在不用了,我们网上都可以监控,那么这些人何去何从,这都需要研究。
二、电影后产品的营销是电影产业的重要的一部分。同美国大电影产业相比,我们电影后产品的营销是很差的,美国的后产品营销占了很大的比例,电影产业总值中的70%是开发影片后产品所得,票房只占到30%左右,而我们的票房占到一半以上,电影后产品市场拓展是急需研究的。
三、电影版权保护。影片盗版现象非常普遍,网上侵权现象尤为严重。12月11日上映的《三枪拍案惊奇》,网上已经有了,据说第一天上映,第二天就已经在网上有了,这就直接侵犯了我们电影的制作权,直接影响了我们票房的总效益。
四、电影市场监督。前一段时间因影片《阿童木》媒体爆出票房“注水”现象,这说明电影市场管理还不够严格,我们怎么样监管?目前我们采用的是聘用一大批市场监票人员,这其实是最原始的做法,不能老让人下去盯着,盯也盯不住。近期,协会将出台《电影发行放映行业规范准则和自律公约》,协会要大力倡导诚信经营、科学管理,倡导电影企业经营者顾全大局,要有责任意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共同维护我们来之不易的电影的繁荣发展的态势。
五、行业自律管理体系。发达国家是靠行业管理的,不是靠政府,政府是出规则、出规矩;管理靠行业,那么行业管什么?跟政府怎么样衔接?政府管哪些?行业管哪些?当然我们中国电影还不可能一下子过渡到行业管理,这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六、影院放映质量的监督。就此问题我利用各种场合强调放映质量,一部影片经过编剧、导演、摄影、演员、技术及制片等人员的辛勤劳动制作出来的,如果影院放映质量不好,座位不舒服、音响不好,这就相当于向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我们通常会认为,五星级影院代表五星级的服务,放映质量一流,但是我在这儿讲一下,现在有些五星级电影院也靠不住,为什么呢?像换灯泡这样最简单的问题,我们规定灯泡一个月换一次,但有的影院半年都不换,你以为是家里的灯泡吗?暗了细节就看不见了。这样的问题谁管?我们协会现在也没有这样的人力、财力去查、去监督。但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呼吁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要对消费者负责,保证影片的放映质量。
最后,我想和大家在这里再探讨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电影发展的科学研究。我们希望大学、研究机构、社会团体,也包括我们的发行放映部门要关注电影行业发展趋势和动向,加强并提高科学研究能力。近期,电影局要出台一个关于电影院方面的国家指导办法,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就是怎么样能够保证大城市的社区百姓看电影更方便,此外,还有中小城市怎么办?校园影院怎么办?农村怎么办?总不能老让农民观众看0.8K的,它还能不能进步,还能不能到1.3 K,到2K,甚至 4K。按照国际标准2K,就是你能看出2千条线,你要分不出线那是一片了,就是清晰度太差了。现在中国大城市用这个标准,在社区和中小城市是1.3 K,但我个人认为,1.3 K是过渡产品,因为美国不供1.3 K的节目,仅靠供国产片可能回收资金会有困难,就逼着你做2 K的,这是中国特殊的情况,美国都是2K。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数字电影放映格局是很科学的,条件好的就看2K的,条件稍差一点的就看1.3K的。现在又推出了4K, “我是4K的啦”,这是商业炒作,本质上不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拍摄上是用2K的。如果是4K的,必须从开始拍摄就用4K的摄影机,中间制作到最后都是4K的设备,这一天最终会到来的。前天,我从哈尔滨回来,哈尔滨今年的机械放映减少了60%,我估计明年就要完了,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在力推数字影院的建设,国家又出台鼓励政策,所以必然会激励电影投资人投资数字电影院,这又必然会加快数字电影的发展速度。
总之,我的意思想跟大家说一下,我们为什么先后组织这么多的学习班,有技术的,有管理的,有研讨会性质的。下一步要和外经贸大学办一个EMBA班,专门为影视行业培养高级管理人士班,除了讲通用管理理论外,还要请行业的专家讲课,为什么这么做?我觉得提高人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素质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另外,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也很多,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培训班、研讨会来研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政府做决策,帮助专家研究我们给他们提供素材,这样以保证我们中国电影健康、快速的发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