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仿文言文作文
1. 八年级下册的28课古文仿写作文700字
公元2003年夏,吾随亲旧好友前往云南,途经石林,遂到此一游。
予观夫石林盛状,在奇山异石之间,攀银云,入碧水,神神秘秘,气势险峻,玄奥怪异,姿态万千。此则石林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无名湖,南极芳草园,墨客文人,多游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细雨菲菲,时落时停,天空阴暗,青云密布,日则遥望不清,山则若隐若现,游人无几,土膏湿润,暮色将近,残阳挂际。去石林也,则有愁绪满心,郁气回肠,一望萧然,伤感而悲者矣。
至若春风和煦,鸟语花香,湖光天色,一碧万顷,苍松滋长,锦鳞呷浪,翠草玉石,郁郁青青。而或烟云一空,婵娟千里,金光映水,影如其物,游客呼应,此乐何极!去石林也,则有喜笑颜开,心旷神怡,极目远望,其乐无穷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因外物而悲喜,不以得失而忧乐,居官场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也。然则乐在何时?古人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四年七月一日。
2. 仿写文言文幼时记趣600字
我的童年有很多趣事,最有趣的是玩螃蟹。
我五岁时的一天,爸爸买回了许多螃蟹。第二天,爸爸把螃蟹一切两半,然后做了一盘“螃蟹炒青椒”给我们吃。我吃了一半,妈妈去拿塑料袋,准备把吃剩的一半装起来明天吃,突然,妈妈大叫了一声,我和爸爸急忙去看。原来,妈妈看见塑料袋里还有一只螃蟹,爸爸说:“明天把它吃了。”我用哀求的眼光看着爸爸说:“我要玩玩它,不要把它杀了。”爸爸答应了。就这样我帮螃蟹躲过了杀身之祸。
我把它放进水池里,放了一点点水,它用那八条又细又长的腿向后退,我怕夹着自己的手,便用一根吸管挑衅它,它迅速地伸出大螯,夹住吸管,我害怕极了,急忙丢下吸管,只见它把吸管向前一丢。我想先让它玩玩,于是我去写作业了。过了一会儿,只听扑通“一声,我急忙去看,只见它在水池下面挥舞着大螯,横行霸道,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把它放回去,为防被它伤害,便叫来了爸爸,只见爸爸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螃蟹壳子大右两侧,把它放回了水池,我拿了只筷子把它翻了个身,它虎视眈眈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为什么把我身子翻过来?”我对它说:“怎么样,我看你怎么跑。”它瞪着我一会便开始用大螯向前推,八条腿尽量向下推。“扑通”一声,又翻了过来,然后又瞪着我,自豪地对我说:“怎么样,拿我没办法吧”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我像爸爸一样夹起螃蟹的壳子,当我举起它时,它就会张开大螯,向我的手伸来,我害怕地又把它丢进水池,后来又想它的手没那么长,于是又举起了它,没想到它真地夹住了我的手指,我痛得龇牙咧嘴,用力地向水池一扔,“扑通”一声螃蟹掉了一只爪子,它也痛得龇牙咧嘴,正如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螃蟹欢很了会掉爪子。”我看看我的手,发现只是破了点皮,再看螃蟹已奄奄一息了,我一边哭,一边说:“可怜的螃蟹呀!我对不起你!”
从这什趣事中,我知道了,做事要动脑子。
3. 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的文言文仿写700字
1、环区皆楼也。其西南诸房,建设尤古,望之雄然而壮观者,横河也。路行二三里,渐闻鸟鸣嘤嘤而立于树梢者,麻雀也。径直前行,有屋方然临于树旁者,稚童屋也。作屋者谁?不知何许人也。名之者谁?屋主自谓也。屋主与亲友生活于此。早出晚归,而年又最小,故自号曰稚童也。稚童之意不在房,在乎亲人之间也。亲人之情,得之心而寓之事也。
2、环校皆楼也。其西南诸楼,新颖别致,望之崭新而整洁者,新教学楼也。拾级几十步,渐闻读书声朗朗而传出于几间教室之间者,初三段也。四层左拐,有班自然处于其间者,初三(4)班也。创班者谁?班中三十多位师生也。管之者谁?十多数班干部也。师生之间互帮互助,交流甚多,而相处时日又久,故班名曰飞扬也。飞扬之意不在闹,在乎积极学习也。读书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书也。
扩展资料:
醉翁亭记赏析
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全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
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闷,这对宋仁宗时代的昏暗政治,无疑在客观上是一种揭露,这些自然都闪烁着思想光芒。尤其是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优美,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全文重复运用“……者……也”的判断句句式,并且连用二十一个“也”字,增强文章特有的韵律。
4. 仿写一篇文言文跟伤仲永一样
金溪县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从没见到过读书写字的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就从邻居那里借来给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给全乡的读书人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仲永感到奇怪,渐渐以宾客的礼节来款待他的父亲,有人用钱财和礼物讨取仲永的诗。他的父亲贪图这样,每天强要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十二三岁了。让作诗,不能与从前的传闻相称了。又过了七年,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仲永的特殊之处已经消失净尽了,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词解
1.隶:属于
2.世隶耕: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3.未尝:不曾;
4.求:要求
5.异:对……感到奇怪
6.借旁近:从邻居那里借来;
7.与:给;
8.书:写;
9.为:题写;
10.以……为意:把……作为诗的内容;
11.观:欣赏;
12.自是:从此;
13.是:这、此;
14.就:完成;
15.者:。。的地方;
16.稍稍:渐渐;
17.或:有人;
18.宾客:用宾客之礼相待;
19.邑人:同县的人;
20.乞:求取,这里指花钱求仲永提诗;
21.利其然:贪图这样(以此有利可图);
22.扳:强拉
23.环谒:到处拜访;
24.使:让;
25.从:跟从;
26.称:相比;
27闻:名声
28.泯然:消失的样子。指方仲永的特异之处完全消失了。
29.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30.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31.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32.固:本来。
33.文理:文采和道理。
34.利:以……为利。
35.可:值得。
36.秀才:这里指一般学识优秀的士人。
37.谒:拜访
38.书具:写字的工具,指笔、墨、纸、砚
39.异焉:对此(感到)奇怪
40.扳:通“攀”,牵,引
41.彼其:他
42.贤:胜过
43.材人:有才能的人
二、句解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译:父亲感到十分奇怪,从邻居那里借来给仲永。
2.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并且自己在诗上题写上了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与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为主题。
3.自是指物为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只要别人指定东西就能写诗,马上完成,它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观赏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乡人感到奇怪,渐渐用宾客之礼款待他父亲;有人还用钱来求取仲永的诗。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父亲认为这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6.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以前所听说的相符合。
7.泯然众人矣!
译:完全成为平常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