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苦胆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中医大辞典》·地苦胆
- 2.1 地苦胆的别名
- 2.2 来源及产地
- 2.3 性味
- 2.4 功能主治
- 2.5 化学成分
- 2.6 地苦胆的药理作用
- 3 菊科植物地胆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地苦胆
- 3.1 地苦胆的别名
- 3.2 来源及产地
- 3.3 性味归经
- 3.4 功能主治
- 3.5 使用注意
- 3.6 化学成分
- 3.7 地苦胆的药理作用
- 4 防己科植物金果榄或青牛胆的块根·《中医大辞典》·地苦胆
- 4.1 地苦胆的别名
- 4.2 来源及产地
- 4.3 性味归经
- 4.4 功能主治
- 4.5 化学成分
- 4.6 地苦胆的药理作用
- 5 参考资料
- 附:
- 1 用到中药地苦胆的方剂
- 2 用到中药地苦胆的中成药
- 3 古籍中的地苦胆
1 拼音
dì kǔ dǎn
2 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块茎·《中医大辞典》·地苦胆
地苦胆为中药名,出自《陜西中草药》,为《本草从新》记载的土贝母之别名[1]。
2.1 地苦胆的别名
土贝、草贝、地苦胆[2]。
2.2 来源及产地
葫芦科植物假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 Franquet的块茎[2]。主产河南、陜西、山西、河北等地[2]。
2.3 性味
苦,凉[2]。
2.4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解毒,散结消肿[2]。
1.治乳痈,乳癌,瘰疬痰核,疮疡肿毒,煎服:3~9g[2]。
2.捣敷蛇虫咬伤,外伤出血[2]。
2.5 化学成分
含土贝母糖苷(Tubeimoside)[2]。
2.6 药理作用
土贝母成分可抑制动物超敏反应,并有抗炎,抗肿瘤作用[2]。
3 菊科植物地胆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地苦胆
地苦胆为中药名,出自《广西本草选编》,即《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苦地胆的别名[1]。
3.1 地苦胆的别名
天芥菜、地胆头、土柴胡、草鞋底、毛刷子、地苦胆、铁烛台[3]。
3.2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地胆草Elephantopusscaber L.的全草[3]。分布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地[3]。
3.3 性味归经
苦、辛,寒[3]。入肺、肝、肾经[3]。
3.4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利湿[3]。
①治感冒,咽喉疼痛,扁桃体炎,咽喉炎,百日咳,眼结膜炎,黄疸,肾炎水肿,月经不调,白带[3]。煎服:6~15g(鲜品30~60g)[3]。
②鲜品捣敷治乳腺炎,疮疖,湿疹,蛇虫咬伤;取汁滴耳治中耳炎[3]。
3.5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3]。
3.6 化学成分
本品含表无羁萜醇、羽(+扇豆)醇及其乙酸酯、去氧地胆草素及异去氧地胆草素等[3]。
3.7 地苦胆的药理作用
注射液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绿脓、伤寒及痢疾等杆菌有一定抑菌作用[3]。去氧地胆草素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3]。
4 防己科植物金果榄或青牛胆的块根·《中医大辞典》·地苦胆
地苦胆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金果榄之别名[1]。
4.1 地苦胆的别名
金楛榄、地苦胆、金牛胆、金线吊葫芦、九牛子[4]。
4.2 来源及产地
防己科植物金果榄Tinospora capillipes Gagn或青牛胆T.sagittata (Oliv.) Gagn的块根[4]。主产广西、湖南[4]。
4.3 性味归经
苦,寒[4]。入肺、胃经[4]。
4.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4]。
1.治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白喉,痄腮,热咳失音[4]。
2.治急性胃肠炎,胃痛,细菌性痢疾,煎服:3~9g[4]。
3.治痈肿疗毒,瘰疬,蛇咬伤,捣敷或磨汁涂[4]。
4.5 化学成分
本品含掌叶防己堿、药根堿、非洲防己堿、木兰堿等。还含金果橄酮A~D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