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能否实战?一位传统太极拳家的现代搏击之路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是1966年生人,1989年开始跟从乐陶先生练太极拳的。乐陶先生是著名太极拳家乐幻智之子。乐传太极拳内容丰富,横跨武、儒、道、密、禅,将太极拳作为文化载体与修炼手段。
乐传太极拳从董英杰先生那里继承了武功部分,其中有重拳发力法,不讲松软,只讲松而有力,不是练松然后有力,而是用“松”产生大力量,所谓“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董先生曾说:“我们这个拳,力量最大,速度最快。”
在此基础上,我们用二十四时桩法立鼎生火(炼精化气),用杨式太极拳修炼奇经八脉(练气化神),用李传(武式)太极拳修炼念气入中脉(炼神还虚)。其中奇经八脉修炼可以用作武功的内功。
大约是练太极的第三年,乐陶先生就对我说:不能打架去了,人都不结实,一打就会死。于是我知道我的重拳已经练出点眉目了。虽然有武功内容,但练乐传太极的人应该都不认为自己是练武术的。因为我们是由文化入手,目标也是文化,只有中间一个过程是武功内容,而且还不是必须走武功的路,修炼身体是修心的辅助。
到2003年,我觉得对禅宗的“保任”之“任”有了足够的认识,为了检验,我找机会去和体制内刚退役的运动员比赛了两局,感触颇深。第一,保任真的可以用于格斗;第二,我自己定不住,只能在那种状态一刹那,马上就会因为喜怒等出定;第三体能和格斗技术非常重要。我认为,定不住是最大的问题。在这次比赛中,我因为“保任”有明确作用而高兴,因为高兴而出定,从而失去了“任”,而只能和对方对拼。此后我用了15年,基本达到了“无胜负心,无希望心”(《金刚经口诀》)的状态。
到2017年,我重拾武功修炼,主练奇经八脉;到2018年年中,我体会到只要“气贴背”,就能有超乎寻常的力量和反应速度,但运用5分钟需要休息3天;到2019年,我思想和身体中的“开关”均修炼成功,于当年7月开始筑基,历时450余天。2020年9月,在一次拳友聚会中,我保持“气贴背”20分钟仍觉得很舒适,只是后来很能吃肉而已。至此,我的内功修炼算是初步有成。
2020年11月,我见到老友于鸿坤,和老于谈起内功的事情,老于建议我去格斗界看看。于是从12月起,我找了个健身馆开始了拳击体能训练,到2021年3月,大致有三局的体能。4月,我去格斗馆参加正规的拳击训练,开始跟教练学习格斗技术。
我在体能训练中发现一个现象,要是进行诸如折返跑、翻轮胎、抖大绳等项目时,我的表现都比一般差一些,但是只要动拳打手靶、打沙袋或进退移动,我马上就不累了,而且体能表现极好。我认为这应该是奇经八脉通畅之后的表现,类似于专项体能。
我现在的体能状态是:2小时的实战课,与队友们轻实战打8局后很兴奋,感觉再打2-3局才会累;与教练打重拳教学实战,3分钟体能不衰竭;重拳全力打沙袋,30秒体能不衰竭。我1966年生人,今年3月份就要56岁了。
经过这一年的拳击训练,我感触颇深,也理解了很多东西。
重拳发力我们有一半,基础发力法我们有,但没和教练学习拳击之前,是打不到人的。教练按实用发力给我改了几轮,现在可以用了。在格斗馆的业余爱好者甚至算上职业队的人中,我的拳是最重的。当然我体重也大,有95公斤。
据我的体会,拳击中并没有特别高效率的重拳训练技术。现代格斗大多是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加拳重的,我的绝对力量没有优势,但拳很重,所以我现在认为乐传太极的重拳发力法还是有相当优势的。
格斗技术,包括出拳时机、步法、距离感、格挡法、躲闪法训练等等很多内容,这些都是教练用一整套训练直接“刻”入学员的潜意识之中的,很难行诸文字。这些乐传太极中都没有了,现在我找回来一些。
出拳时机、防守意识,这些都是要在格斗技术到一定水准之后,在实战中才能逐渐掌握的。不练打,只练肢体动作,是永远不会打的。
对于太极拳,在这里多说几句。
我个人认为,从杨露禅祖师起,太极拳从来就是很能打的人用于提高自己的。内功成就之后,体能、拳重、抗击打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这才是内家拳的优势所在。相传健侯先生练拳累得要跳井,这才是太极拳的原始训练状态,并不是澄甫公当年普及的完全柔软的练法。柔软拳架对健身很有作用,但没有武功内容,更失去了道家修炼法。只有发力法完整的、运行奇经八脉的拳架才是完整拳架,才可以练出内功。太极拳不开荒!
乐传太极拳从董英杰先生那里继承了武功部分,其中有重拳发力法,不讲松软,只讲松而有力,不是练松然后有力,而是用“松”产生大力量,所谓“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董先生曾说:“我们这个拳,力量最大,速度最快。”
在此基础上,我们用二十四时桩法立鼎生火(炼精化气),用杨式太极拳修炼奇经八脉(练气化神),用李传(武式)太极拳修炼念气入中脉(炼神还虚)。其中奇经八脉修炼可以用作武功的内功。
大约是练太极的第三年,乐陶先生就对我说:不能打架去了,人都不结实,一打就会死。于是我知道我的重拳已经练出点眉目了。虽然有武功内容,但练乐传太极的人应该都不认为自己是练武术的。因为我们是由文化入手,目标也是文化,只有中间一个过程是武功内容,而且还不是必须走武功的路,修炼身体是修心的辅助。
到2003年,我觉得对禅宗的“保任”之“任”有了足够的认识,为了检验,我找机会去和体制内刚退役的运动员比赛了两局,感触颇深。第一,保任真的可以用于格斗;第二,我自己定不住,只能在那种状态一刹那,马上就会因为喜怒等出定;第三体能和格斗技术非常重要。我认为,定不住是最大的问题。在这次比赛中,我因为“保任”有明确作用而高兴,因为高兴而出定,从而失去了“任”,而只能和对方对拼。此后我用了15年,基本达到了“无胜负心,无希望心”(《金刚经口诀》)的状态。
到2017年,我重拾武功修炼,主练奇经八脉;到2018年年中,我体会到只要“气贴背”,就能有超乎寻常的力量和反应速度,但运用5分钟需要休息3天;到2019年,我思想和身体中的“开关”均修炼成功,于当年7月开始筑基,历时450余天。2020年9月,在一次拳友聚会中,我保持“气贴背”20分钟仍觉得很舒适,只是后来很能吃肉而已。至此,我的内功修炼算是初步有成。
2020年11月,我见到老友于鸿坤,和老于谈起内功的事情,老于建议我去格斗界看看。于是从12月起,我找了个健身馆开始了拳击体能训练,到2021年3月,大致有三局的体能。4月,我去格斗馆参加正规的拳击训练,开始跟教练学习格斗技术。
我在体能训练中发现一个现象,要是进行诸如折返跑、翻轮胎、抖大绳等项目时,我的表现都比一般差一些,但是只要动拳打手靶、打沙袋或进退移动,我马上就不累了,而且体能表现极好。我认为这应该是奇经八脉通畅之后的表现,类似于专项体能。
我现在的体能状态是:2小时的实战课,与队友们轻实战打8局后很兴奋,感觉再打2-3局才会累;与教练打重拳教学实战,3分钟体能不衰竭;重拳全力打沙袋,30秒体能不衰竭。我1966年生人,今年3月份就要56岁了。
经过这一年的拳击训练,我感触颇深,也理解了很多东西。
重拳发力我们有一半,基础发力法我们有,但没和教练学习拳击之前,是打不到人的。教练按实用发力给我改了几轮,现在可以用了。在格斗馆的业余爱好者甚至算上职业队的人中,我的拳是最重的。当然我体重也大,有95公斤。
据我的体会,拳击中并没有特别高效率的重拳训练技术。现代格斗大多是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加拳重的,我的绝对力量没有优势,但拳很重,所以我现在认为乐传太极的重拳发力法还是有相当优势的。
格斗技术,包括出拳时机、步法、距离感、格挡法、躲闪法训练等等很多内容,这些都是教练用一整套训练直接“刻”入学员的潜意识之中的,很难行诸文字。这些乐传太极中都没有了,现在我找回来一些。
出拳时机、防守意识,这些都是要在格斗技术到一定水准之后,在实战中才能逐渐掌握的。不练打,只练肢体动作,是永远不会打的。
对于太极拳,在这里多说几句。
我个人认为,从杨露禅祖师起,太极拳从来就是很能打的人用于提高自己的。内功成就之后,体能、拳重、抗击打能力等都有很大的提高,这才是内家拳的优势所在。相传健侯先生练拳累得要跳井,这才是太极拳的原始训练状态,并不是澄甫公当年普及的完全柔软的练法。柔软拳架对健身很有作用,但没有武功内容,更失去了道家修炼法。只有发力法完整的、运行奇经八脉的拳架才是完整拳架,才可以练出内功。太极拳不开荒!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