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家庭背景
文化大师胡适的父亲,大号胡铁花。
这当然不是古龙笔下的武侠名人、楚留香的好友胡铁花,而是中过秀才、当过知州的胡铁花。
胡适的父亲本名胡传,铁花是他的字。
他最后的官职是台东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
在清朝的台湾,这个官职不算小,但他更闻名于世的是诗才。
胡适曾谦逊自己不会写诗,《尝试集》那类白话诗也确不以文采见长。
但胡适的父亲胡铁花,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诗人。
我读过他的一些诗,奔驰、狂放而富有生气——“仰视飞云天外起,酒酣愁听大风歌”,在万马齐喑的晚清,应该是踔厉飞扬的。
然而,在胡适绚烂的文学冠冕上,我们找不到他父亲的名字。
胡传不甘心做个文人,他前往京师寻找报国机会,又怀揣一封介绍书,走了四十二天,到达冰天雪地的吉林,面见钦差大臣吴大徵,要求随大清使节去解决中俄边界纠纷。
吴大徵好奇地接纳了这个少年。
据说,吴大徵曾称赞胡传有治省之才,这也许是胡适的一家之言,但胡传却的确是个称职的地方官。
当时台湾刚刚建省,在朝廷大臣心目中是个瘴疠蛮荒的苦地方。
胡铁花却主动请缨,离开怀孕待产的妻子,来不及看一眼新生爱子,就踏上了茫茫海路。
胡传到达台湾的时候,首任巡抚刘铭传的改革,已经人去政亡。
东海危机乌云般翻卷在上空,到处是不安谧的波涛。
胡传穷尽心血写下了第一部《全台兵备志》。
他一定又像勘察中俄边境那样,走进了台湾岛的森林、山峡、海口,踏遍了郑成功时代的城垛和荷兰人留下的赤莰城。
“华严世界,任凭我,踏遍云山千叠……”然而在王朝末日,这只是一个文人的梦想。
三年后,中日甲午战争打响,胡传征募兵勇、守卫台东,但他的剑还未出鞘,就被光绪皇帝割让台湾的诏书冻住了。
皇帝下旨:所有在台官员一律内渡,将台湾交接日本。
胡传拒绝奉旨,做了封建文人最大的反抗。
他四处奔走,募兵保台,又徒步行走到台南,衣衫蓝缕,面见黑旗军老将刘永福,以书生之身要求参战。
我想,胡适身上那打破千年文字八股的躁动血液,就流动在他父亲喷薄的脉管中。
胡传病倒了,被刘永福护送回到厦门,几天后死于时疫。
那是日军攻占八卦山的第二天。
作为《全台兵备志》的作者,他应该是最知道八卦山对台南战略意义的人。
与其说他死于时疫,不如说他死于台湾陷落的可怕命运。
据说,胡传的家乡流传着他战死沙场的传奇,也许战死是胡传最美丽的神话。
他壮硕的身躯,停歇在南国的红色土地上,仿佛关于历史和未来的无字之书。
我注意到,胡适出生在1891年12月,他的父亲忧愤死于厦门时,应该只有三岁零几个月。
而他的母亲,则是二十三岁的妙龄 *** 。
遥想娇妻幼子倚门而望,胡传眼中一定涌满坚硬如冰的泪水。
那是失意诗人的泪水,是丧失国土的官员的泪水,更是一个丈夫和父亲的泪水。
胡传内渡的船只,是台湾海峡封锁前的最后船队。
海面上惊慌的海鸥,哀鸣的白鹭,还有哭泣流离的人群,曾带给诗人怎样的哀愁?暴风雨的四周是万籁俱静的深夜,黑黢黢的潮湿的夜空中,传来海浪亘古不屈的呼啸。
然而,诗人胡传已经不能动笔了,黑暗的午夜里,他躺倒在厦门的风浪声中。
胡适动笔写下《文学改良刍议》的时候,一定想起了他的父亲。
当书生报国成为南柯一梦,文学就不得不站起来,拯救一个民族的生命力。
这是一种倔强的坚韧,坚韧中也有淡淡的悲哀。
胡传去世六十多年,他的儿子胡适终于第一次踏上了台湾。
父亲的精魂守护在这里,激动的胡适无法克制血脉贲张,几年后骤然辞世。
父子两人的生命,都在台湾画上了奇特的圆。
这也许只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