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了自卑的孩子?

 我来答
赢个佳L
2023-03-13 · 超过16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35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1.6万
展开全部
第一,不懂孩子哭声的父母。

有的家长就像对孩子的哭声过敏,孩子只要一哭就忍不住发火,"哭哭哭天天就知道哭"。这些家长不理解哭只是孩子的一种语言一种表达方式,成熟的父母呢,能从孩子的哭声中,听懂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孩子是因为害怕、伤心、失望还是想获得关注。都可以搞清楚,如果一哭就劈头盖脸的骂,会让孩子误以为,这些情绪都是错的。都是不对的,我就不该有情绪,等以后再碰到这些情绪,他就会自责,自我否定。

第二,很强势的父母。

尤其是很强势的妈妈,经常管得非常宽,给孩子各种各样安排。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去哪里玩、报什么兴趣班,都是大人说了算。这看似是对孩子的全方位照顾啊,其实呢,你是在一次又一次剥夺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你不让他做决定,就等于在告诉他你不行,你没有能力,你没资格做决定。长此以往,孩子干脆就停止反抗,压抑自己,顺从等安排就行了。长大后,父母还会怪自己的孩子没主见没能力,咋啥都依赖别人。这就是典型的折断了孩子的翅膀,还怪孩子不会飞。

第三,情绪不稳定的父母。

当你心情好的时候啊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孩子想看动画片或想玩手机,那就让他看一会玩一会。但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同样一件事孩子却会招来一顿臭骂。“天天就知道玩手机看动画片,不知道伤眼睛呀”。这样孩子就很错乱,他不知道规则是什么,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唯一的判断呢就是看大人的脸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第四,总提别人家孩子的父母。

很多家长的口头禅啊,你看看别人家孩子谁谁谁自己吃饭,你看看别人家孩子谁谁谁,打针都不哭。我明确说一下,6岁以下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拿他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因为小孩大脑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比较简单,你这样比较他只会记住,别人很好,我不行。就会给他带来一种挫败感,而不是目标感,如果要对比啊,也是建议纵向对比,自己跟自己比。“宝宝,你比昨天更优秀了”,聪明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样能激励孩子的自信心,但也不要盲目地夸哦,该夸的时候,不要吝啬就行了。

第五,经常议论别人的父母。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很小,什么都不懂。就在家里肆无忌惮地议论别人,好多都是比较负能量的。比如谁谁谁家老公失业了,家里没了经济支柱。谁谁家孩子没考上大学,真不争气,没出息等等。这种行为如果不避讳,孩子耳濡目染,就会被灌输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人生必须成功,混得不好背后就有人指指点点,孩子潜意识就有一种压力,不能失败、不能别别人瞧不起。但以后的人生谁不会遇到挫折呢?小小年龄就应该天真快乐,而不是负重前行。其实啊,父母就是一面镜子养育方式好与坏,都会折射到孩子的性格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陈家港小吴
2023-03-13 · TA获得超过35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4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3万
展开全部

这个世界对待孩子并不友好,因为孩子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现在的教育也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小孩子就要有好好学习,就要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在学校里也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虽然孩子受的教育大多都在学校里面,然而给孩子更多压力的往往是父母,孩子的自卑心理也大多来源于父母。

所以父母有的时候也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也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否定。
因为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虽然我们是需要一些压力,因为少量的压力是一种动力。但有时候压力太大了,否定太多了,也会让人变得很自卑。

孩子的心灵往往都是比较脆弱的,当你对孩子有否定的时候,当你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拉在一起比较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有时候你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放在一起比较,不仅不会让你的孩子进步,反而会让你的孩子焦虑和退步。
聪明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的你不会轻易的去给孩子否定。有一个成年人由于受到了父母的否定,于是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试想一下,这还是一个成年人,一个孩子的心灵往往比成年人脆弱。
现在一些人却把成年人应该受到的压力放到了孩子的身上。

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
我的权利,一个孩子也是如此,有的父母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这些父母希望让孩子通过补习提高成绩。
可是有的时候,有的孩子上了补习班之后,成绩还是没有提高,于是有的父母就会给孩子说这个补习班白上了。
当父母这样否定孩子,孩子就会觉得没有上补习班的人都比自己强,自己是不是真的很笨?
虽然有的时候父母给孩子压力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有些不正当的压力会让孩子适得其反。
所以聪明的父母都会让孩子选择自己想走的路,前提是父母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爱的时候,父母也不是急着去否定孩子,而是想办法去引导孩子找到关键问题,学会解决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2023-03-13 · 超过1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万
展开全部
第一,不懂孩子哭声的父母。
有的家长就像对孩子的哭声过敏,孩子只要一哭就忍不住发火,"哭哭哭天天就知道哭"。这些家长不理解哭只是孩子的一种语言一种表达方式,成熟的父母呢,能从孩子的哭声中,听懂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孩子是因为害怕、伤心、失望还是想获得关注。都可以搞清楚,如果一哭就劈头盖脸的骂,会让孩子误以为,这些情绪都是错的。都是不对的,我就不该有情绪,等以后再碰到这些情绪,他就会自责,自我否定。

第二,很强势的父母。
尤其是很强势的妈妈,经常管得非常宽,给孩子各种各样安排。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去哪里玩、报什么兴趣班,都是大人说了算。这看似是对孩子的全方位照顾啊,其实呢,你是在一次又一次剥夺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权利。你不让他做决定,就等于在告诉他你不行,你没有能力,你没资格做决定。长此以往,孩子干脆就停止反抗,压抑自己,顺从等安排就行了。长大后,父母还会怪自己的孩子没主见没能力,咋啥都依赖别人。这就是典型的折断了孩子的翅膀,还怪孩子不会飞。

第三,情绪不稳定的父母。
当你心情好的时候啊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孩子想看动画片或想玩手机,那就让他看一会玩一会。但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同样一件事孩子却会招来一顿臭骂。“天天就知道玩手机看动画片,不知道伤眼睛呀”。这样孩子就很错乱,他不知道规则是什么,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唯一的判断呢就是看大人的脸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第四,总提别人家孩子的父母。
很多家长的口头禅啊,你看看别人家孩子谁谁谁自己吃饭,你看看别人家孩子谁谁谁,打针都不哭。我明确说一下,6岁以下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拿他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因为小孩大脑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比较简单,你这样比较他只会记住,别人很好,我不行。就会给他带来一种挫败感,而不是目标感,如果要对比啊,也是建议纵向对比,自己跟自己比。“宝宝,你比昨天更优秀了”,聪明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样能激励孩子的自信心,但也不要盲目地夸哦,该夸的时候,不要吝啬就行了。

第五,经常议论别人的父母。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很小,什么都不懂。就在家里肆无忌惮地议论别人,好多都是比较负能量的。比如谁谁谁家老公失业了,家里没了经济支柱。谁谁家孩子没考上大学,真不争气,没出息等等。这种行为如果不避讳,孩子耳濡目染,就会被灌输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人生必须成功,混得不好背后就有人指指点点,孩子潜意识就有一种压力,不能失败、不能别别人瞧不起。但以后的人生谁不会遇到挫折呢?小小年龄就应该天真快乐,而不是负重前行。其实啊,父母就是一面镜子养育方式好与坏,都会折射到孩子的性格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社我长心户度1k
2023-03-13 · 超过1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6万
展开全部
  1. 只能慢慢接受。看似是一种”作“其实就是对子女的一种”爱“,父母永远都是以不同形式关心着孩子。俗话说得好:可怜天下父母心。

    老人的作一方面体现在老人对子女的控制欲太强,老想着对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的婚姻生活指手画脚,想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而这也会造成儿媳或者女婿的反感,然后就会产生矛盾,矛盾产生后,老人不但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反而拿着孝道的大棒去胁迫子女服从自己,甚至有的老人会让自己的子女和配偶离婚。

    另一方面老人的观念和年轻人的观念和生活习惯不同,一般来说一个很作的老人必然是和子女夫妻生活在一起的,整天生活在一起,因为差异的存在,难免会产生各种矛盾,而矛盾产生后,老人会哭天抢地的抱怨子女老向着自己的配偶说话,说自己养了一个白其实在外人看来这就有点无理取闹了。

    对于这样作的老人来说,孩子已经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和选择,他们有能力也有权利去处理自己的一切,自己就不应该去干涉他们的生活,要尊重他们的选择,虽然这很难,毕竟已经管了子女几十年,自己已经习惯了父母的身份,觉得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话,但这是不对的,要从观念上调整过来,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把眼睛老盯着子女的身上。



在传统文化氛围下年轻群体更应该主动去理解尊长,虽然无需像以前社会时期那样近乎绝对的唯上是从、唯尊唯长是从,但理解和尊重以及适当的顺从是有其存在价值和基础的,而且“孝顺”作为传统美德之首,其中也就内蕴着既孝且顺的价值取向。所以说年轻一辈更应该主动理解老一辈便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叶子说
情感倾听者

2023-03-13 · 健康领域创作者
叶子说
采纳数:10 获赞数:8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了自卑情绪,而这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一些父母为了达到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过分强调孩子的表现、成绩,或者经常用惩罚、负面评价来激励孩子,这种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情绪。

首先是父母缺乏关注和支持,过分强调孩子的表现而忽视孩子的感受。这容易让孩子认为自己的价值只在于成绩、评价和别人的认可,而忽视了自己内在的强大。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对自我价值的质疑和不信任感,造成自卑情绪的产生。

另一方面,一些父母经常批评孩子,贬低孩子的能力和表现,甚至使用暴力惩罚,这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情绪和对自己的憎恨感。这种方式不但无法激励孩子,还会让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受到损害。

因此,父母在养育孩子时,应多关注孩子内在的需求和感受,强调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不仅仅是结果和表现。

同时应尝试鼓励和支持孩子,赞扬孩子的努力和成就,避免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和暴力惩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积极、开放、自信的个性,从而避免自卑情绪的产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