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阅读答案

1.说说作者的行文思路2.文章最后写了哈密的“左公柳”,请概括“左公柳”的特点3.第四段说“它心里面比谁都清楚”,大树心里清楚的是什么4.文中写梧桐树王、无花果王的目的是... 1.说说作者的行文思路
2.文章最后写了哈密的“左公柳”,请概括“左公柳”的特点
3.第四段说“它心里面比谁都清楚”,大树心里清楚的是什么
4.文中写梧桐树王、无花果王的目的是什么
5.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1)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颗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其实和教益更多(甚至加点)
(2)它达到了它这种植物的极致,造就成、百年支撑一座自己的宫殿。(极致加点)
6.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1)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扎根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也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样也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2)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展开
 我来答
阁戈少卿
推荐于2017-09-08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03
采纳率:76%
帮助的人:490万
展开全部
《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周涛》

①如果你的生活中周围没有伟大、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怎么办?请不要变得麻木,不要随波逐流,不要放弃向生活学习的机会。因为至少在你生活的周围还有树——特别是大树,他会教会你许多东西。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
②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从“阅世”的意义上看,人是比不过树的。所以,你若是到十三陵,看到周围静立在那里的松柏,尤其是看到那种虎卧龙盘的老柏,会不由得生出某种敬畏和感激——有什么办法,帝王们全都死了,它们却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它们就是帝王。
③我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一棵不朽的千年老树给人的启示和教益更多。同样是生命,树以静以不言而寿,它让自己根扎大地并伸出枝叶去拥抱天空,尽得天地风云之气。树的存在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从枝叶到花果根干,却从未向人们索取过什么。许多家畜供人驱使食用,但同时也靠人喂养照料。树本来是用不着人养的,它在大自然中间活得好好的,姿态优美,出神入化。
④等到大树被伐倒了,人们看到了它的心——年轮,一圈一圈,岁月的波纹荡漾,生命的记忆永存。这时候,略有悟性和良知的人就全明白了:树决不是麻木的,而恰恰是有灵有智的。它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它与山河大地、飞禽走兽、风云雨雪雷电雾的关系,比人更深入、更和谐。它是处理这些复杂关系的大师。
⑤它不靠捕杀谁、猎获谁而生存,但它活得最长久,这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它连草也不吃,连一只小虫子的肉也不吃,但它却能长得最高大、最粗壮、最漂亮。这才是奇迹呢,树不用吃饭。真正有生命活力的大树全都已经与天地风云融为一体了,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同时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若是说什么气功,树才是真懂气功的大师。
⑥我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墨玉县见到过一棵八百年的梧桐树王,在那样干旱的沙漠边缘,它得有多么深的修行才能活过来呀!何况它不仅活着,而且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它像一个巨人一样健康地屹立着,襟怀博大,人和梯子在它脚下显得极其可笑。
⑦它的王者风范不是靠什么前呼后拥的虚势造成的,它靠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使人望之而生敬仰之心、爱慕之情,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这些词语从人类头脑中产生时的本意。
⑧我还见到过五百年高龄的无花果王,它占地数亩,落地的无花果使它周围散发着甜腻的腐败和幽深的清香,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它达到了这一物种的极致,造就、编织了一座自己的宫殿。
⑨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就会成为一棵大树。这样的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比如在哈密,就有一些幸存下来的百年老柳树。它们的形态确实不同凡响,一看就知道,是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的树。它们身上都有编号挂牌,就像勋章一样,代表着特殊的荣誉。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已经只有这些了。
⑩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雄姿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风范。我当时就颇觉疑惑,心想,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吗?若果然如此,那树就是通神通灵的生物了。
  (摘自《中华读书网》) 
1、第一段说:“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而且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伟大、高贵和智慧。”结合原文,树的“伟大”“高贵”“智慧”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2、文章以梧桐树旺、无花果王为例,意在赞美它们怎样的品德?

3、怎样理解大树的形象,大树的成长过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大树和我们的生活》
1.(1)伟大: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就是历史,就是帝王。(2)高贵:贡献全部,不求索取;姿态优美,出神入化。(3)智慧:有灵有智,虽不语不行,心里面却比谁都清楚;是处理复杂关系的大师。
2.(1)生存环境恶劣(生长条件艰苦),梧桐树王以顽强的生命力尽显王者风范。
(2)无花果王挺过漫长的岁月,尽其所能,做出最大贡献。
3. 长寿而忠诚(守望者),无私奉献,美丽而神圣,生命力顽强,历尽磨难依旧坚韧 大树的生存状态就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的生存状态,作者表面说树,实质上时时刻刻在说人。大树给人很多启示和教益,是人类的亲人和老师。
启示:人要站稳脚跟,拥抱世界;要多做奉献,少索取;要善于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要能经受住各种困难和灾难的考验;要活得伟大高贵有智慧。

1. 文中第3段中说:“在人的心目中,树是傻瓜”,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请分条回答。(5分)

2. 文中第5段中说“要说什么‘天人合一’,人类不过从树儿学到了一点皮毛”,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天人合一”,并说明上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3. 作者在文中以具体地方的树为例。(6分)

(1)请说出哪些具体地方的何种树。

(2)作者用这些树说明了哪些观点或见解呢?请分条回答。

4. 这篇散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哪些好处?请分条回答。(5分)

附参考答案及简析
一、1. C(A,B,D三项均非对其实质的解释)
2. A (B项“是因为找到了能直接把糖转化为3G的微生物”误。C项“就会制造出3GT”误。D项“它能还原为糖”误,应为“创造了可以直接把糖转化为3G的微生物”)

二、1. ①树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却从未向人们索取什么。
②树本来用不着人养,在大自然中活得好好的。
③树连恳求人们不要砍伐它的意思都不曾流露。
2. “天人合一”指人是自然万物之一,人当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这句话的含意是:人要学习树,做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但人做得很不够,没有实质性的行动。(意思对即可)
3. (1)①十三陵的松柏②墨玉县的梧桐树王③和田的天花果王④南疆冻裂的白杨⑤北疆被雪压劈折的树⑥哈密的“左公柳”
(2)①用松柏、梧桐树王,无花果王说明它们使人认识到伟大、高贵、智慧。
②南疆、北疆的树说明树也有各种艰难
③“左公柳”说明树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

4. 主要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好处:①这样写使树有了人格和品质,引发人们联想,想象,文字新颖,生动,感人。
②突出了树的品质,精神,使主旨更深刻。
③更能抒发作者的赞美之情。
匿名用户
2010-05-10
展开全部
没有找到文章
但所提问题应该可以在文中找到原文语句作为答案

1,在作者看来,树与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是有相似点,他们都阅历丰富。但树甚至更胜一筹,因为它们有悠久的历史“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通过正面对比衬托出大树的风范与顽强生命力。写出来作者对大树的喜爱有敬仰。开篇直接入题,拉近大树与我们生活的距离。
2,不只是时间上的比较,大树就像是历史一样,见证人类史上的兴衰与繁华,还有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才会成为一棵大树。
3,伟大、高贵和智慧。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尽得天地风云之气,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有顽强生命力和大人物风范。
4,大树的处事态度,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
5,结尾初说‘能从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大树与人仿佛有想通之处。开头也说人可以向周围的大树学习,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
大树就像是我们的亲人,在我们身边守护着我们,即使只是无言的守候,却依旧能给我们带来温暖与信仰。

一直都是手写这回答问题的,现在这样打字着回答,在答案逻辑上就不大顺了,所以就别太介意啊 !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虐”的书写,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虐待、警醒”的意思。
2、能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板书的提示,简要复述事件内容。
3、重点研读课文第4节,能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特别方案的“特别”之处,懂得“树木是我们的朋友,每一个人都应该爱护他。”,并能用几句话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一、初步理解“拥抱”所表达的特殊情感
1、借助图片,说说平时人们用“拥抱”这个动作表达怎样的情感?
拥抱是肌肤间的亲密接触,是人们情感的释放,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幅照片,看一看在什么时候人们会拥抱?
过渡:是啊!拥抱可以传达爱意,表示祝贺,表达高兴的心情,也可以给人以安慰。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第十课就与拥抱有关,齐读课题。
3、反馈预习,了解拥抱所表达的特殊情感。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文中的丹尼尔通过拥抱大树来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板书) 道歉
丹尼尔——————拥抱大树
二、继续反馈预习,整体了解故事内容
过渡:丹尼尔用拥抱对一颗大树表达愧疚之情,看到这奇怪的一幕,大家一定都非常想了解这是怎么回事?
1、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师: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都知道,这一幕的发生,除了丹尼尔以外,还牵涉到绿化管理局,爱护树木的绅士,请你们再读读课文,借助这几个人物的提示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2、交流板书:
绿化管理局
处罚道歉
爱护树木的绅士——丹尼尔———拥抱大树
虐待违法
3.借助板书,你们能不能抓住这些关键词语,连贯地说说这件事情。
4.引读节1、2,感受“奇怪”(出示图片)
引读:于是就有人们看到文章开头这(板书)奇怪的一幕―――
三、围绕“虐待”一词,研读第3节
过渡:整件事源于丹尼尔被人投诉虐待大树。
1、查字典,理解“虐待”的含义(出示)
“待”的意思是——生:对待。虐待在字典上是怎样解释的呢?
(出示:残暴地对待)
2、引读第3、4节
引读:有人投诉丹尼尔残暴地虐待大树,其实——,这样一个随意的举动却被一位爱护树木的绅士看见了——而当地政府对这样的行为也不姑息,不久——上面写着——丹尼尔大吃一惊,这才醒悟——他向绿化管理局——。为了——也给——绿化管理局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方案。(板书)
四、深入研读第4节,联系上下文体会特别方案的特别之处。
1、借助词语提示复述方案
(1)这个方案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内容呢?老师请一位同学读,其余边读边思考(出示)
(2)试着用上老师提供的词语来说说这个特别的方案。
(出示)免去——拥抱——浇水——
引读这个特别的方案。
2、小组讨论: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方案特别在哪儿?
(1)处罚形式特别,与众不同。
(2)能教育丹尼尔,给众人以警醒。
师:是呀,正如丹尼尔所说,这件事给了他深刻的教训。
A、那么,这个处罚究竟给了丹尼尔怎样的教训呢?请你读读第5节,划出相关的内容。(交流后引读相关句子)
B、为什么会给丹尼尔更为深刻的教训呢?请你结合课文1、2节的内容来说一说。
C、小结,引读:是呀,一个堂堂男子汉,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大树,向大树表示歉意,这需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呀!这样的处罚给了丹尼尔更为深刻的教训,使他深深地懂得了——“大自然给人们……快乐、美好。”于是,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确,丹尼尔是真心诚意地拥抱大树的,你瞧他双手——嘴里——他紧紧地拥抱着大树——直到有人喊停他才——。
所以这个处罚对丹尼尔而言在经济上没有受到损失,但却使他在思想上深受教育(板书)。
3、想象说话,深入理解“警醒”
(1)、(出示)这个方案看上去处罚的是丹尼尔,实际上提醒了更多的人。对围观的人来说,他们又受到了怎样的提醒和警戒呢?请同学们借助画面,展开想象(小组讨论)
谁能把前面交流的内容联系起来,用“不仅——而且”的句式说说这奇特方案的奇特之处。是啊,当第二天报纸上登出了这则新闻时,有更多的人将会从中受到教育和警醒。(板书)警醒
(2)、引读:正是这特别的方案产生了奇特的效果,不仅——生:教育了丹尼尔,而且这种拥抱大树的奇特道歉方式,也使更多的人——生:得到了深刻的警醒同样使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懂得――。(出示)
4、通过这件事,你对纽约市有什么印象呢?
小结:其实环保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还要靠全社会去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每个人的公民意识,那么环境保护就不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了。
5、课外作业:写一份倡议书
总结: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情还屡有发生。同学们也用相机捕捉到了不少这样的镜头。2010年我们将迎来世博会,届时会有许多的世界友人来到上海。作为上海小公民,我们来写倡议,共同努力,将世博的蓝图化为现实。

参考资料: 这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4a7bf076f
2010-05-06 · TA获得超过15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没有找到文章
但所提问题应该可以在文中找到原文语句作为答案

1,在作者看来,树与伟人,高贵的人和有智慧的人是有相似点,他们都阅历丰富。但树甚至更胜一筹,因为它们有悠久的历史“依然活着,默默地、居高临下地看着人间的兴衰更迭、生死荣辱”,通过正面对比衬托出大树的风范与顽强生命力。写出来作者对大树的喜爱有敬仰。开篇直接入题,拉近大树与我们生活的距离。
2,不只是时间上的比较,大树就像是历史一样,见证人类史上的兴衰与繁华,还有它的阅历、它的顽强生命力、它的光辉的生命形态。一棵树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灾难,但它要是都挺过去了,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它才会成为一棵大树。
3,伟大、高贵和智慧。树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长久,尽得天地风云之气,为人们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有顽强生命力和大人物风范。
4,大树的处事态度,它与山河共呼吸,取万物之精气,反过来又养育万物;得日月之灵华,结果又陪衬日月。
5,结尾初说‘能从树的神态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难道树也会遗传栽树人的风貌’,大树与人仿佛有想通之处。开头也说人可以向周围的大树学习,一棵大树,那就是人的亲人和老师。
大树就像是我们的亲人,在我们身边守护着我们,即使只是无言的守候,却依旧能给我们带来温暖与信仰。

一直都是手写这回答问题的,现在这样打字着回答,在答案逻辑上就不大顺了,所以就别太介意啊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2327162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iuxuyun_1999
2010-05-08 · TA获得超过674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15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448万
展开全部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指导“虐”的书写,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虐待、警醒”的意思。
2、能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板书的提示,简要复述事件内容。
3、重点研读课文第4节,能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特别方案的“特别”之处,懂得“树木是我们的朋友,每一个人都应该爱护他。”,并能用几句话表达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一、初步理解“拥抱”所表达的特殊情感
1、借助图片,说说平时人们用“拥抱”这个动作表达怎样的情感?
拥抱是肌肤间的亲密接触,是人们情感的释放,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幅照片,看一看在什么时候人们会拥抱?
过渡:是啊!拥抱可以传达爱意,表示祝贺,表达高兴的心情,也可以给人以安慰。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所学的第十课就与拥抱有关,齐读课题。
3、反馈预习,了解拥抱所表达的特殊情感。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文中的丹尼尔通过拥抱大树来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板书) 道歉
丹尼尔——————拥抱大树
二、继续反馈预习,整体了解故事内容
过渡:丹尼尔用拥抱对一颗大树表达愧疚之情,看到这奇怪的一幕,大家一定都非常想了解这是怎么回事?
1、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师: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都知道,这一幕的发生,除了丹尼尔以外,还牵涉到绿化管理局,爱护树木的绅士,请你们再读读课文,借助这几个人物的提示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2、交流板书:
绿化管理局
处罚道歉
爱护树木的绅士——丹尼尔———拥抱大树
虐待违法
3.借助板书,你们能不能抓住这些关键词语,连贯地说说这件事情。
4.引读节1、2,感受“奇怪”(出示图片)
引读:于是就有人们看到文章开头这(板书)奇怪的一幕―――
三、围绕“虐待”一词,研读第3节
过渡:整件事源于丹尼尔被人投诉虐待大树。
1、查字典,理解“虐待”的含义(出示)
“待”的意思是——生:对待。虐待在字典上是怎样解释的呢?
(出示:残暴地对待)
2、引读第3、4节
引读:有人投诉丹尼尔残暴地虐待大树,其实——,这样一个随意的举动却被一位爱护树木的绅士看见了——而当地政府对这样的行为也不姑息,不久——上面写着——丹尼尔大吃一惊,这才醒悟——他向绿化管理局——。为了——也给——绿化管理局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方案。(板书)
四、深入研读第4节,联系上下文体会特别方案的特别之处。
1、借助词语提示复述方案
(1)这个方案包含着哪几方面的内容呢?老师请一位同学读,其余边读边思考(出示)
(2)试着用上老师提供的词语来说说这个特别的方案。
(出示)免去——拥抱——浇水——
引读这个特别的方案。
2、小组讨论: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方案特别在哪儿?
(1)处罚形式特别,与众不同。
(2)能教育丹尼尔,给众人以警醒。
师:是呀,正如丹尼尔所说,这件事给了他深刻的教训。
A、那么,这个处罚究竟给了丹尼尔怎样的教训呢?请你读读第5节,划出相关的内容。(交流后引读相关句子)
B、为什么会给丹尼尔更为深刻的教训呢?请你结合课文1、2节的内容来说一说。
C、小结,引读:是呀,一个堂堂男子汉,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大树,向大树表示歉意,这需要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呀!这样的处罚给了丹尼尔更为深刻的教训,使他深深地懂得了——“大自然给人们……快乐、美好。”于是,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确,丹尼尔是真心诚意地拥抱大树的,你瞧他双手——嘴里——他紧紧地拥抱着大树——直到有人喊停他才——。
所以这个处罚对丹尼尔而言在经济上没有受到损失,但却使他在思想上深受教育(板书)。
3、想象说话,深入理解“警醒”
(1)、(出示)这个方案看上去处罚的是丹尼尔,实际上提醒了更多的人。对围观的人来说,他们又受到了怎样的提醒和警戒呢?请同学们借助画面,展开想象(小组讨论)
谁能把前面交流的内容联系起来,用“不仅——而且”的句式说说这奇特方案的奇特之处。是啊,当第二天报纸上登出了这则新闻时,有更多的人将会从中受到教育和警醒。(板书)警醒
(2)、引读:正是这特别的方案产生了奇特的效果,不仅——生:教育了丹尼尔,而且这种拥抱大树的奇特道歉方式,也使更多的人——生:得到了深刻的警醒同样使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懂得――。(出示)
4、通过这件事,你对纽约市有什么印象呢?
小结:其实环保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还要靠全社会去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每个人的公民意识,那么环境保护就不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了。
5、课外作业:写一份倡议书
总结: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事情还屡有发生。同学们也用相机捕捉到了不少这样的镜头。2010年我们将迎来世博会,届时会有许多的世界友人来到上海。作为上海小公民,我们来写倡议,共同努力,将世博的蓝图化为现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妖我了收你
2012-04-08
知道答主
回答量: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3万
展开全部
1。不会
2。“它的枝干如同无数巨蟒纠缠盘绕、四处爬伸”一句运用了---修辞手法,请用同样的修辞手法,请用同样的修辞手法描写你看过的一种树的形态(枝、叶、干均可)
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胡杨那干枯的枝干像一条条手臂高高指向苍穹。
3。上文第4.5段主要讲述:树和人一样,同样有各式各样的苦难伴随,除了被砍伐之外,还有各种艰难。
第6段主要讲述:挺过各种灾难、经历了时间考验的树会成为一棵大树,会引起人们特殊的敬意。.
4。第7段划线句说“你细细端详这些巨大的柳树,会从它们每一棵树的神态雄姿上,找到左宗棠的神韵。一派大人物风范。”请从前文对树的颂扬中概括左宗棠的神韵.
(1)襟怀博大
(2)有特殊生命力和特殊经历:经历各种艰难。
(3)有特殊的荣誉,令人敬仰、爱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