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全部图书分为哪几种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1-29
展开全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目录制作的国家。《七略》创立的六分法分类体系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魏晋时期,一种新的分类法——四分法应运而生。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目录事业长足发展的时期,南宋目录学家郑樵的《通志.校雠略》着重探讨了图书分类理论,成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理论研究专著。清代乾嘉年间,章学诚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提出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编纂思想,对目录的分类方法、著录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第一个图书分类目录,是两千年前汉代刘歆以他父亲刘向的《别录》为基础,按书的内容性质和先后次序,编成的一个综合性的分类目录,叫《七略》。他把当时的古书分为六略,即: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七略》中的首略辑略,是六的总序及总目。每大类之下又分小类,即各“略”之下所分的“种”,如六艺略分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种。六略共分三十五种。公元一世纪,东汉班固著《汉书�6�1艺文志》,就沿袭了这一分类方法。《七略》早已失传,《汉书�6�1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专著。公元三世纪,西晋荀勖因三国时魏郑默的《中经》。而编成《中经簿》,把各种书籍总括为甲、乙、丙、丁四部。甲为五经,乙为诸子,丙为史记,丁为诗赋。东晋时,李充沿用荀勖四部之法,而换其乙、丙之书,将乙改为史记,丙改为诸子。后来唐代编修《隋书�6�1经籍志》时,又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方法,正式确定了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唐朝初年设立的集贤书院,就是按经、史、子、集分四库贮藏图书的,名为“四库书”。这便是“四库”名称的由来。后来历代的公私藏书目录均采用这种四部分类法。到清代修《四库全书》,仍沿用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只是对子目进行一些调整。由于纂修《四库全书》出自“钦定”,《四库总目》成书后,四部分类法便占据了分类界的统治地位。此后,一般称四部分类法为四库分类法。四库分类法的体系排比是:
  经部:收录的书为五经、四书、春秋、小学等十四类。
  史部:收录的书为各种体裁的史书、地理及典章制度、书目等十五类。
  子部:收录的书为先秦以来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历代编辑的类书、丛书等十四类。
  集部:收录的书为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著作的诗文集、楚辞、词曲文学评论等五类。
  清代的《四库全书》,便是按四部分类法编纂的,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清高宗弘历即位之后,为效法汉唐各代帝王,以“稽古右文”的名义,在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及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两次下诏征集图书。乾隆三十八年,成立了纂修《四库全书》的机构,名“四库馆”。当时征集图书规模之大和任用人员之多,都是空前的。据有关资料记载,共征集了三万三千多种书,遍及当时全国十八个省中的十五个省份。在这三万多种书中,收入《四库全书》的有3470余种;另有6790多种被认为不合要求的,仅保留书名,列入《四库存目》;尚有650余种被认为是违反清王朝政治利益的,被禁毁。参加纂修工作的官员,前后共达三百六十人。编纂工作名义上是由永容等三位皇子领衔,实际上则是由纪昀、陆锡熊等人总其事的。而参加缮写工作的人员,更多达三千八百余人。 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第一部《四库全书》缮写告成,历时十年。总计收书三千五百余种,七万九千三百余卷,三万六千三百余册。为了收藏这部书,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的建筑式样,在北京皇宫内修建了文渊阁;同年十一月第二部完成,藏之于奉天(今辽宁沈阳市)故宫的文溯阁;次年冬天完成第三部,藏之于北京圆明园的文源阁;乾隆五十年(1785年)第四部竣工,藏之于热河(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的文津阁。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北四阁,也叫内廷四阁。其后,因“念江、浙人文渊薮,其间好古力学之士,愿读中秘书者必众”,随又诏命四库馆续缮全书三份,分贮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西湖圣因寺行宫的文澜阁(今浙江博物馆内)。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南三阁,也叫江浙三阁。北四阁用的是上等开花榜纸;南三阁用的是白太史连纸,而书品也比北四阁略小些。书页都是直行红格,名为“朱丝栏”,每半页八行,行二十一字。字体为清初流行的馆阁体,清秀悦目。书的装帧是绢面包背装。绢面的颜色,标志着书的类别。经部为黄绿色,史部红色,子部蓝色,集部棕色。北四阁每册的首页均盖阁印,如文渊阁书盖的玺印为“文渊阁宝”,文津阁书盖的为“文津阁宝”。南三阁每册的首页均盖“古稀天子之宝”,因为续缮南三阁书时,乾隆帝弘历已年近七十,俗称为“古稀”之年。;南北七阁的每册末页,均盖“乾隆御览之宝”玺印。 四库全书不仅缮写、装帧十分考究,就是保管方面也设置得甚为周全。每若干册贮存在一个楸木制的匣内,名为一函,函面上刻书名,函内用香楠木作书夹板,用绸带束住。函面字、绸带和书的绢面、颜色都是相同的。为了取书的方便,每种书籍的在架上的陈列,都有一定的位置,并对每架陈列书籍的位置画出了图样,名为《四库全书排架图》。 这七阁藏书存毁情况如何呢?北四阁藏本中的文源阁本在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侵略军焚掠圆明园时与阁俱毁。文渊阁本现存台湾省。文溯阁本现存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存北京图书馆。南三阁藏本中文宗阁和文汇阁本均在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与清军作战时毁于战火。文澜阁本曾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太平军攻克杭州时阁毁书散,后由杭州藏书家丁丙、丁申兄弟自力收集购回八千余册,并将部分缺书重加补抄。光绪六年(1880年),文澜阁重建,丁氏兄弟将书交回文澜阁。此书后经两次补抄,已全部补齐,现藏浙江图书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