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手工课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美术课要想上好,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手工课,手工制作是低年级美术课的常见课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手脑协作能力,使用工具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创造求新的意识。那如何上好了一节手工课呢?激情引趣,呈现主题——赏析感悟、交流探索——总结技法,创作实践——展示评价,促进提升——拓展延伸,发散思维一、激情引趣,呈现主题——导 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绪将影响其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欣赏、猜谜、故事、设疑、比赛、谈话、游戏等有趣的手段导引教学,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主题学习中,明确教学任务。1.直观欣赏,创设情境。直观、唯美的画面配上悠扬的乐曲总能给人心灵的震撼,引人入境,因此通过欣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如《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伴着优美的乐曲,一架架飞机翱翔于天际,学生内心充满对蓝天、飞机的向往,激发了学习动力。2.设疑激趣学生有了疑惑才会产生好奇,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因此教师可以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如《个性数字》一课,教师上课伊始向学生出示了带来的神秘礼物——T恤,报纸和毛笔,给学生设了悬念“老师为什么要送这些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教师用这些材料分别作成了数字3、1、5,巧妙揭示主题。3.范例呈现 手工课最能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莫过于教师制作的精致巧妙的手工作品直观呈现给学生,教师的范样做得好,孩子的作品也会相应水涨船高。 如《漂亮的小钟表》一课,学生猜完谜语后,教师出示神秘的礼物——用方便面筒和彩纸、木筷等制作的小花钟,学生的情绪一下被激起,教师顺势揭示教学内容——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钟表。二、赏析感悟,交流探索——析 美术是直观的艺术,高品质内容的欣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激发想象创造,丰富学生的感知能力。并通过赏析,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中,相互交流,探索总结制作方法,或提出质疑,达到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的目的。1. 创意欣赏,分析方法新颖的、有创意的作品,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其一探究竟。可以是教师范作、生活中的创意,也可以是富有个性的学生作品。 如《漂亮的小钟表》一课,在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后,我组织学生欣赏利用生活中废旧材料制作的小钟表作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是如何利用加工来进行设计制作的,拓展了学生对媒材的认识,也激发了学生对设计制作的新思路。 而欣赏的学生作品是身边的同学或是同龄孩子做的手工作品,不是高不可攀的艺术家的作品。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鼓舞孩子们:“他能完成这样的作品,我为什么不能?我肯定能做得比他好!”这样孩子的创作欲望被激发,就更有信心完成有自己个性的作品。2.拆中求学,自主探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按照常规的模式一步一步的教往往教师很累,而且效率低,作品如出一辙。相反孩子之间的交流模仿效果更好。因此把一步一步地教,改为将作品发给小组,让学生在拆——装的反复过程中,自主探究制作技巧更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 如《多彩的拉花》一课,我将事先做好的几种拉花下发给各组,引导学生将拉花拆开看一看用了什么形状的纸,怎样做的,然后再重新装好,也可以自己试着做一做,一堂课下来,学生学会了四、五种拉花的做法。 三、总结技法,创作实践——做 手工课上,学生的制作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制作技巧方面不是光靠探究就能够掌握的,因此教师的总结、示范是极为重要的(尤其低年级)。针对学生的质疑和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提示和总结、演示。当摆在眼前的难题迎刃而解的时候,学生就会大胆、充满自信的进行创作了。而且还要不断提醒孩子做事要全神贯注、保持安静,制作要有条理,求质量同时还要求讲速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动手能力。1. 边探究边总结技法 可以在学生探究做法的同时,及时将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提要。如《花点心》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范例的做法,并及时将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提要为揉、搓、捏、压、剪、卷、印、叠加等方法,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保障。2. 巧妙演示总结技法巧妙的演示既能解决突破教学重难点,还能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 如《会变的盒子》一课,我将几个废旧纸盒剪、折、拼成各种形象引导学生联想,然后加上毛线、彩纸粘贴,最后画上图案,一个有趣的纸盒玩具就做好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纷纷拿出盒子进行创意,一个个富有创意的纸盒作品就诞生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手工虽然有趣好玩,但要想做的完美、逼真还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教师的辅导是必须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辅导中掌握一些窍门和必要的方法。 如有些学生的学前教育不到位,导致入学时不会使用剪刀、胶棒等美术工具材料的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因此低年级的手工课教学教师不但要演示讲解一些基本的技法,还要针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具体指导。3. 欣赏比较总结技法也可以将成功作品与失败作品对比,总结出失败的原因,避免学生再次出现失误。4. 分工合作有些制作过程繁琐复杂,一个人兼顾制作有困难,这时可采用分工合作。 例如《动物乐园》的制作,必须多人合作,有的制作背景图,有的捏制小动物,有的制作植物等。这样一来,作业的时间相对缩短,作业的质量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也增长了。通过合作,还能促进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一起完成任务,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四、展示评价,促进提升——促 作品展示评价是美术教学中尤为重要的环节,通过作品展评,可以给予学生极大的满足感、成功感,同时在与其他作品的比较、评价中,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借鉴他人的长处,激发求进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美术技能和素养。1、给出评价量规,自行评价 教师可以依据手工制作的几个要素(如色彩的搭配、制作的精细程度、创意程度、媒材的使用等)给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和分值,便于学生自行评价,促进自我调整。2、展示作品,自我推介 可以采用师生推荐和自荐的方式,培养学生要敢于展示、推荐自己的作品,还要能够简述自己的制作方法和意图,针对低年级教师可以给出一些词语或句子让学生模仿,(如:我运用了……等媒材,采用了剪贴/组合/……的方法制作,表现的是……)促进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表达的提高。3、举办展览,相互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办作品展览,发表对别人作品的看法也是审美能力的体现,学生在展览中发现别人作品中闪光点时,同时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学习到别人的制作过程和制作技巧,利于学生即时地对自己实践进行调整,取百家之长,酿自家之酿,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五、拓展延伸,发散思维——延 手工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完成一件作品,而是教会学生一种技能,让学生逐渐树立和形成动手美化生活的良好意识和能力,因此,手工课的结尾应让学生走出课堂创作,见识更多生活中的实例,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1、欣赏拓思结尾的欣赏一定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技法更丰富、形式更新颖、更具趣味性的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去尝试,开启创造的智慧之门。 例如《装扮蛋壳》一课,以用彩纸剪贴、彩笔描绘的方法,将蛋壳制作成各种形象,结尾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形式的蛋壳艺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其中一些可操作的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尝试探索的欲望。2、留疑拓思保留一些疑问留给学生,教师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索,拓展思维空间,保持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如《台历、挂历的设计》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日历,结尾设置疑问:“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还可以用来设计制作什么?”激发学生对运用废旧材料的思考。必须注意的是教师设置的疑问一定要在下节课给予学生交流的时间和解答,否则就失去了结尾留疑的价值。 手工教学的教学资源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驰骋天地,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使我们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巧手艺术家。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