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各方面优势
2013-11-16
展开全部
发展战略比较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中国移动市场的两家主要运营商,由于二者进入市场的时间不同,在业务经营
、网络规模、经营特点等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的总体比较如表1: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总体比较
由于二者上述各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发展战略也不同。2005年两家企业的发展战略比较如表2: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2005年发展战略
业务发展比较
☆主营业务比较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主营业务都是移动话音业务,主要分为预付费和后付费业务两类。业务比较如表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主要业务比较
中国移动的“全球通”业务是经营多年、全力打造的品牌,不仅网络覆盖好,计费准确完善,服务质量较好,而且还实现了全球多地区的漫游。“神州行”业务用户占到了中国移动用户的60%,由于其拥有网络覆盖优势,用户人缘很好。“动感地带”将用户定位于独立、自主、时尚、新潮的青少年群体,目前已形成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但其内涵不足,资费单一,内容也不多。
中国联通“130”(GSM网130、131)品牌微弱,从未有明确的定位、策划和宣传。“联通新时空”的品牌有一定影响力,但CDMA与“全球通”相比,用户规模很小,发展并不理想。“UP新势力”只在部分省(市)试点,品牌建设处于劣势,存在网络覆盖不足和计费分区等问题(出了校园无提示等),用户转网时有发生。对于“如意通”(GSM130、131和CDMA133),中国联通采取低调发展的原则,在推出初期确定了4个套餐,满足部分低端客户的需求,通过市场自行传播和宣传,加上其10%的资费优惠,吸引了不少用户;但CDMA133“如意通”因手机价高和款式落后等问题,其发展并不如人意,未来不容乐观。
总体看,在业务发展上,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相比处于劣势。因此,中国联通未来在业务发展上应着力解决如下问题:重新定位,“130”业务的用户群应侧重于中低端,“联通新时空”则应面向中高端。对于“UP新势力”,2005年的重点应是大规模推进建设和市场开发,包括制定各种资费套餐和推广措施。“如意通”GSM需定位于低端,而CDMA133“如意通”应设法转化为一个较高端的预付费品牌。
☆移动增值业务
话音业务市场逐渐出现了饱和现象,新用户中低端用户(预付费)增多,话音业务出现增量不增收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移动运营商将移动增值业务作为其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创收点。
近几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推出了不少移动增值业务(比较见表4),这些业务对他们整体收入的贡献不断增加,同时也使用户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服务。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移动增值业务比较
2005年,移动增值业务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比如:短信、彩信和WAP业务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407亿元、18亿元、14.38亿元,成为移动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
未来2-3年内,短信业务增长会逐步下降。如果3G市场开启,短信将进入调整期。目前,短信业务渗透率已很高,需要挖掘新增用户和应用。
彩信市场将开始向行业应用延伸。随着用户认知度的提升,彩信注册用户仍将高速增长。
随着WAP潜在市场增大、消费环境日益成熟、计费标准明晰和消费门槛大众化,WAP用户和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2005年,彩铃用户数将继续高速增长,向形成规模方面发展;调整资费已成为彩铃业务继续发展的必然;由于彩铃用户选择广泛,倾向分散,内容创新成为关键。
竞争实力比较
中国联通进入市场较中国移动晚,为了扶持中国联通,政府给予其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唯一的全业务运营商;业务资费可在国家规定标准范围内上下浮动10%-20%;同时经营GSM和CDMA业务。
但从各方面的市场占有率比较可知,中国联通的综合竞争实力明显不如中国移动(如表5),在短期内也无法与中国移动形成抗衡。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市场占有率比较
从用户构成分析,中国联通低端用户较多。以预付费用户为例,2004年,中国联通市场份额占60.67%,中国移动仅占39.33%,而后付费用户,中国联通占24.78%,中国移动却占到了75.22%。由于高端用户大多控制在中国移动手中,高端用户缺乏使中国联通的盈利能力逊色于中国移动。
从其它业务收入和短信业务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可知,中国联通不仅在移动话音市场,而且在移动增值业务市场也还未形成与中国移动对峙的能力,而且这种差距更大。
固定运营商的小灵通进入市场后,特别是实现了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短信互通和机卡分离后,将挤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市场空间并削弱他们的竞争力。此外,如果3G进入市场,也将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竞争力带来更大挑战。
用户发展比较
1999-2004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呈上升趋势(如图1),但增长率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如图2)。据visiongain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2005年,中国移动的用户数将增长到3.86亿,2010年达到5.8亿。
用户总体增长主要来源于中西部地区,总体增长放缓主要是因为发达地区市场已出现饱和。两家运营商相比,中国联通的增长率高于中国移动,主要是CDMA用户增长的拉动。
从用户结构分析,无论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后付费用户仍占主导地位,但预付费用户比例有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新增用户中,预付费用户更多。中低端用户已成为移动市场主要的用户增长源。中国移动高端用户相对稳定,中国联通新增用户增速下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CDMA用户增长呈不断减缓趋势,增长远低于市场预期。
中国联通GSM与CDMA用户相比,GSM用户仍占主导地位,2004年超过了73%,而CDMA用户仅占26%左右。2005年,CDMA用户将继续增加,但GSM的主导地位不会动摇,仍是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CDMA用户中,由于中国联通最初将用户定位于高端,到2004年,用户中后付费用户比例超过了92.84%。随着中国联通CDMA发展政策的调整,未来预付费用户的比例将增加。
业务资费比较
目前,手机付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预付费,二是后付费。资费方面,预付费用户又分未漫游(市内使用)和漫游(在国内其他地区使用)两类,两家运营商各种业务资费比较如表6。
中各种业务资费比较显示,中国移动业务平均资费要高于中国联通,这使得中国联通在价格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竞争的加剧(比如小灵通),在许多地区,移动业务已呈现变向的单向收费趋势,运营商间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由于中国联通经营业务的种类要多于中国移动,相对而言,它的价格调整和变化空间要大于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移动业务资费比较
资本运营比较
随着两家移动运营商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资本运作方式被用于筹集发展所需资金,表7和表8给出了中国移动自1994年,中国联通自2000年进行的各种资本运作。
未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有意将资本运作扩展到海外,通过收购等方式逐步进军国际市场,在更大的空间谋求发展。
中国移动历年资本运作情况
中国联通历年资本运作情况
资本支出比较
随着电信行业从外延向内涵发展的转变,移动运营商的资本支出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例如:中国移动2003-2007年的资本支出将不断减少(如图3);其中用于扩展规模的投入将减少,用于业务发展、研究开发、市场开拓及提升网络效率的费用将增加。表9给出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2005年的资本支出方向及数额。
2005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投资情况
收入情况比较
2004年中国移动收入结构中,话音业务收入仍占主导,新业务收入增长远高于话音业务收入增长,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15.72%,接近一些发达国家移动运营商的水平。其中,以短信、WAP、彩铃为代表的数据业务发展更为迅猛,占总收入比例从 2003年的7.7%上升到2004年的11.3%(详见图4)。
2005年,话音业务将仍在收入中占大头,但增长继续趋缓。移动增值业务,尤以彩铃、彩信、WAP等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短信由于政策调整等因素,增长将有所下降。
2004年中国联通的业务收入继续增长,其中CDMA收入增长高于GSM,移动增值业务的收入占移动业务总收入的比重由2003年的5.0%上升为10.2%,长途、数据和互联网业务收入下降(详见图5)。
2005年,CDMA收入比重和移动增值业务收入比重还会进一步扩大,GSM和长途、数据、互联网业务收入比重将有所下降。彩信、彩铃、WAP、移动数据、定位、流媒体等业务对收入的贡献将继续扩大。
ARPU比较
受新增用户低端化、资费价格战加剧、新业务比重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从2000-2004年,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用户的ARPU不断下降(如图6)。无论是后付费还是预付费用户,都表现出这种态势。
由于信息产业部对电信资费的监管趋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用户ARPU的下降速度趋缓,预计2005年ARPU可能将逐步稳定。但另一方面,小灵通竞争力的提升,可能会进一步弱化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用户的ARPU。
2000-2004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ARPU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相比,前者的ARPU比后者高,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联通的盈利能力相对中国移动正在变弱。如何提升盈利能力,是中国联通在2005年应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就运营商内部业务间的ARPU比较,以中国联通为例,CDMA用户的ARPU比GSM用户要高,这主要是CDMA用户基数较小造成的。随着CDMA用户(尤其是CDMA中一般用户)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差距将逐步缩小。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中国移动市场的两家主要运营商,由于二者进入市场的时间不同,在业务经营
、网络规模、经营特点等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的总体比较如表1: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总体比较
由于二者上述各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发展战略也不同。2005年两家企业的发展战略比较如表2: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2005年发展战略
业务发展比较
☆主营业务比较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主营业务都是移动话音业务,主要分为预付费和后付费业务两类。业务比较如表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主要业务比较
中国移动的“全球通”业务是经营多年、全力打造的品牌,不仅网络覆盖好,计费准确完善,服务质量较好,而且还实现了全球多地区的漫游。“神州行”业务用户占到了中国移动用户的60%,由于其拥有网络覆盖优势,用户人缘很好。“动感地带”将用户定位于独立、自主、时尚、新潮的青少年群体,目前已形成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但其内涵不足,资费单一,内容也不多。
中国联通“130”(GSM网130、131)品牌微弱,从未有明确的定位、策划和宣传。“联通新时空”的品牌有一定影响力,但CDMA与“全球通”相比,用户规模很小,发展并不理想。“UP新势力”只在部分省(市)试点,品牌建设处于劣势,存在网络覆盖不足和计费分区等问题(出了校园无提示等),用户转网时有发生。对于“如意通”(GSM130、131和CDMA133),中国联通采取低调发展的原则,在推出初期确定了4个套餐,满足部分低端客户的需求,通过市场自行传播和宣传,加上其10%的资费优惠,吸引了不少用户;但CDMA133“如意通”因手机价高和款式落后等问题,其发展并不如人意,未来不容乐观。
总体看,在业务发展上,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相比处于劣势。因此,中国联通未来在业务发展上应着力解决如下问题:重新定位,“130”业务的用户群应侧重于中低端,“联通新时空”则应面向中高端。对于“UP新势力”,2005年的重点应是大规模推进建设和市场开发,包括制定各种资费套餐和推广措施。“如意通”GSM需定位于低端,而CDMA133“如意通”应设法转化为一个较高端的预付费品牌。
☆移动增值业务
话音业务市场逐渐出现了饱和现象,新用户中低端用户(预付费)增多,话音业务出现增量不增收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移动运营商将移动增值业务作为其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创收点。
近几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推出了不少移动增值业务(比较见表4),这些业务对他们整体收入的贡献不断增加,同时也使用户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服务。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移动增值业务比较
2005年,移动增值业务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比如:短信、彩信和WAP业务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407亿元、18亿元、14.38亿元,成为移动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
未来2-3年内,短信业务增长会逐步下降。如果3G市场开启,短信将进入调整期。目前,短信业务渗透率已很高,需要挖掘新增用户和应用。
彩信市场将开始向行业应用延伸。随着用户认知度的提升,彩信注册用户仍将高速增长。
随着WAP潜在市场增大、消费环境日益成熟、计费标准明晰和消费门槛大众化,WAP用户和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2005年,彩铃用户数将继续高速增长,向形成规模方面发展;调整资费已成为彩铃业务继续发展的必然;由于彩铃用户选择广泛,倾向分散,内容创新成为关键。
竞争实力比较
中国联通进入市场较中国移动晚,为了扶持中国联通,政府给予其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唯一的全业务运营商;业务资费可在国家规定标准范围内上下浮动10%-20%;同时经营GSM和CDMA业务。
但从各方面的市场占有率比较可知,中国联通的综合竞争实力明显不如中国移动(如表5),在短期内也无法与中国移动形成抗衡。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市场占有率比较
从用户构成分析,中国联通低端用户较多。以预付费用户为例,2004年,中国联通市场份额占60.67%,中国移动仅占39.33%,而后付费用户,中国联通占24.78%,中国移动却占到了75.22%。由于高端用户大多控制在中国移动手中,高端用户缺乏使中国联通的盈利能力逊色于中国移动。
从其它业务收入和短信业务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可知,中国联通不仅在移动话音市场,而且在移动增值业务市场也还未形成与中国移动对峙的能力,而且这种差距更大。
固定运营商的小灵通进入市场后,特别是实现了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短信互通和机卡分离后,将挤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市场空间并削弱他们的竞争力。此外,如果3G进入市场,也将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竞争力带来更大挑战。
用户发展比较
1999-2004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呈上升趋势(如图1),但增长率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如图2)。据visiongain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2005年,中国移动的用户数将增长到3.86亿,2010年达到5.8亿。
用户总体增长主要来源于中西部地区,总体增长放缓主要是因为发达地区市场已出现饱和。两家运营商相比,中国联通的增长率高于中国移动,主要是CDMA用户增长的拉动。
从用户结构分析,无论是中国移动还是中国联通,后付费用户仍占主导地位,但预付费用户比例有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新增用户中,预付费用户更多。中低端用户已成为移动市场主要的用户增长源。中国移动高端用户相对稳定,中国联通新增用户增速下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CDMA用户增长呈不断减缓趋势,增长远低于市场预期。
中国联通GSM与CDMA用户相比,GSM用户仍占主导地位,2004年超过了73%,而CDMA用户仅占26%左右。2005年,CDMA用户将继续增加,但GSM的主导地位不会动摇,仍是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CDMA用户中,由于中国联通最初将用户定位于高端,到2004年,用户中后付费用户比例超过了92.84%。随着中国联通CDMA发展政策的调整,未来预付费用户的比例将增加。
业务资费比较
目前,手机付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预付费,二是后付费。资费方面,预付费用户又分未漫游(市内使用)和漫游(在国内其他地区使用)两类,两家运营商各种业务资费比较如表6。
中各种业务资费比较显示,中国移动业务平均资费要高于中国联通,这使得中国联通在价格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竞争的加剧(比如小灵通),在许多地区,移动业务已呈现变向的单向收费趋势,运营商间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由于中国联通经营业务的种类要多于中国移动,相对而言,它的价格调整和变化空间要大于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移动业务资费比较
资本运营比较
随着两家移动运营商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资本运作方式被用于筹集发展所需资金,表7和表8给出了中国移动自1994年,中国联通自2000年进行的各种资本运作。
未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有意将资本运作扩展到海外,通过收购等方式逐步进军国际市场,在更大的空间谋求发展。
中国移动历年资本运作情况
中国联通历年资本运作情况
资本支出比较
随着电信行业从外延向内涵发展的转变,移动运营商的资本支出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例如:中国移动2003-2007年的资本支出将不断减少(如图3);其中用于扩展规模的投入将减少,用于业务发展、研究开发、市场开拓及提升网络效率的费用将增加。表9给出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2005年的资本支出方向及数额。
2005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投资情况
收入情况比较
2004年中国移动收入结构中,话音业务收入仍占主导,新业务收入增长远高于话音业务收入增长,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15.72%,接近一些发达国家移动运营商的水平。其中,以短信、WAP、彩铃为代表的数据业务发展更为迅猛,占总收入比例从 2003年的7.7%上升到2004年的11.3%(详见图4)。
2005年,话音业务将仍在收入中占大头,但增长继续趋缓。移动增值业务,尤以彩铃、彩信、WAP等收入增长幅度最大。短信由于政策调整等因素,增长将有所下降。
2004年中国联通的业务收入继续增长,其中CDMA收入增长高于GSM,移动增值业务的收入占移动业务总收入的比重由2003年的5.0%上升为10.2%,长途、数据和互联网业务收入下降(详见图5)。
2005年,CDMA收入比重和移动增值业务收入比重还会进一步扩大,GSM和长途、数据、互联网业务收入比重将有所下降。彩信、彩铃、WAP、移动数据、定位、流媒体等业务对收入的贡献将继续扩大。
ARPU比较
受新增用户低端化、资费价格战加剧、新业务比重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从2000-2004年,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用户的ARPU不断下降(如图6)。无论是后付费还是预付费用户,都表现出这种态势。
由于信息产业部对电信资费的监管趋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用户ARPU的下降速度趋缓,预计2005年ARPU可能将逐步稳定。但另一方面,小灵通竞争力的提升,可能会进一步弱化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用户的ARPU。
2000-2004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ARPU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相比,前者的ARPU比后者高,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联通的盈利能力相对中国移动正在变弱。如何提升盈利能力,是中国联通在2005年应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就运营商内部业务间的ARPU比较,以中国联通为例,CDMA用户的ARPU比GSM用户要高,这主要是CDMA用户基数较小造成的。随着CDMA用户(尤其是CDMA中一般用户)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差距将逐步缩小。
展开全部
中国移动,优势信号好,网络覆盖广,用户多。
中国联通,优势资费便宜,信号以及网络正在完善中。
CMCC的全称为“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是一家基于GSM,TD-SCDMA和TD-LTE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正式挂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除原有“动感地带”、“神州行”、“全球通”、“动力100”、“G3”外,中国移动在2013年12月18日公布了与正邦合作设计的4G品牌“And!和”,标志着中国移动4G业务的正式启动,发展口号是:移动4G,国际主流,快人一步。
中国联通,优势资费便宜,信号以及网络正在完善中。
CMCC的全称为“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是一家基于GSM,TD-SCDMA和TD-LTE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正式挂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除原有“动感地带”、“神州行”、“全球通”、“动力100”、“G3”外,中国移动在2013年12月18日公布了与正邦合作设计的4G品牌“And!和”,标志着中国移动4G业务的正式启动,发展口号是:移动4G,国际主流,快人一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1-16
展开全部
如影随形你跑这里来念论文来了,替他们吹吧你就。真实的说你在中国你不用联通就的用移动基本等于垄断。想咋的话就是人家哥俩一研究的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