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更高层次的人才。
由此观之,人才的妥善任用应该可说是“一计敌万人”。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和,投奔曹操。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不战自败。
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而荀彧却提醒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出现。”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介绍
1,曹操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时期魏国奠基人,太尉曹嵩之子。
举孝廉出身,选为郎官,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拜骑都尉,镇压黄巾起义,迁济南相,政教大行,一郡清平,迁典军校尉。组织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迁东郡太守,拜为兖州牧。迎接汉献帝,拜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司空,迁丞相,挟天子以令不臣。
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推行有效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促使中原地区政局稳定。
汉献帝念及功劳,封为魏公,加九锡。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为魏王,位在诸侯王上,如同萧何故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3月15日),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号为武。
2,袁绍
袁绍(?-202年6月28日 ),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之子。
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病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渡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绍
虽然说当时袁绍的兵马数量确实是比较的多,但不得不说的是袁绍的兵马军纪涣散,就像一盘散沙一样,甚至在他的辖区之内还出现过人吃人的现象,所以这种部队即使数量比较的庞大,但是真实的战斗力肯定也不会特别的强悍。但是我们反观一下曹操的部队,曹操虽然只有数10万兵马,但是军纪严明,在曹操的治理之下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是相当强悍的。
02、战术的运用当时的袁绍数认为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比较的大,所以对于当时的袁绍来说,根本就不需要使用任何的计谋来攻打曹操,因为袁绍认为他可以直接碾压曹操。所以正当袁绍幻想着自己的美梦之时,曹操却直接打了他一巴掌。当时的曹操直接是带人干掉了他的粮仓,这下可把袁绍给整慌了,因为几十万的兵马出门在外没有饭吃,那肯定是不行的,严重的情况下,这些兵士们甚至会造反的。你想想看,曹操的部队都吃的特别好,特别有精神,那么自然是能打得过这些吃不饱饭的兵了。
03、双方的心态不一样其实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双方在开始战争之前,袁绍的实力从纸面上来看确实是相当的强悍。所以此时的袁绍根本就没有把曹操放在眼里,而且袁绍自己也认为这场战争他是必胜无疑。而曹操就不一样了,曹操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比较弱小的那一方,所以曹操一直都是特别的谨慎,正所谓骄兵必败,正是因为袁绍特别的骄傲,所以才会败在曹操的手中。
其实袁绍也是三国历史当中有名的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当时在北方袁绍不论是从地盘还是将领,又或者是兵马上都是要绝对领先的,但即便是这样,还是输给了曹孟德。
原因:
曹操精于谋略
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
曹操善于用人
具体表现
a.袁绍与曹操在白马相持时,袁绍下令筑起箭塔,连日向曹操营寨射箭,使曹操军心动摇。其后,刘晔献上霹雳车之计,大破袁绍弓弩兵,使曹操在官渡得到据守之地。
b.曹操于黎阳与袁绍相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杀颜良。
c.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和,投奔曹操。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不战自败。
d.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而荀彧却提醒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出现。”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