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中学生语文学习动机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已经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其中动机更有其特殊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如:有些同学在学习中为避免过多的失败,不愿去主动尝试;有些同学虽然智商不低,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另外一些同学由于焦虑过度,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对学习动机的方方面面都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是难于有效地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学习动机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动机对个体行为的作用,犹如发动机、油门和方向盘所组成的动力操作系统对车辆的运行,其意义重大不言而喻。主要表现在: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动,称为个体行为的潜在可能性;能使个体的行为趋向一定的目标,使行为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能调节个体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等等。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推动作用同样会有上述的几种表现,但正如奥苏贝尔所说:“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决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这就是说,动机可以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
一般说,动机的产生和发生作用是内驱力和外在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内在推动力,需要往往以人内部的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出其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当个体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动机,并且促使他去从事满足需要的行为活动。但内驱力并不能直接推动个体的动机行为,只是使个体的机体处于更易反应、准备反应的状态,诱因才能使个体真正产生动机,导致行为。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当一个已经饱食的人看到异常精美的点心,仍会忍不住再品尝一下,这就是由于诱因的刺激。
我们可以看出,动机并不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动力因素,起重要推动作用,因而,在对中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对良好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也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学生个人的成长等等方面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而语文,是我们祖国的通用语言、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学生学习的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而事实上,我国现阶段的语文学习动机教育却陷入了较为严重的误区:相当多的学生并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动机,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语文,或者说为了考试时不拖总分的后腿,在学习时,目标也并不是指向语文本身,而是指向与语文距离较远的分数、大学之门。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可能努力一段时间却不能取得明显的进步,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就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而未必会采取其他措施已达到有效地学习语文的目的,甚至有人认为这从小到大都在运用的语言,再在课堂上花那么多的时间来学习是一种浪费。这就使中学语文学科落入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成为“主科中的副科,副科中的主科”,成为学生眼中拿分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甘。而与之关系密切的课堂效率低下、少慢差费的现象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人人都可以对语文教学批判一番。
如今,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风如潮涌时,要想语文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就要从学生的主体即学生的自身出发,也就是研究一下中学语文学习动机这一课题,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动机,使语文学习走上高效之路,也是语文真正成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动机,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从必要性方面看:首先,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动机教育,它的基础性、思想性、综合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它在中学学习阶段的重要地位,中学生也必须要重视这一门学科的学习,而作为教师理所当然要进行动机教育;其次,从学生的综合成长来看,语文学习动机并不单一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作用,它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具有积极影响,甚至对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也有好处;再次,从语文与心理学的关系说,语文学科的内容是最接近人的心灵的事物,它对心灵的塑造、抚慰和感动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媲美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语文的学习可以满足学生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最后,中国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需要我们培养激发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动机,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振兴母语教学。
从可能性方面看,首先,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很容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动机。其次,语文是祖国的文化载体,学生可以由对祖国、对文化的热爱转化为学习语文的动机,而学习语文又可以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再次,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习语文有充分的、有利的社会学习环境,有利于我们进行良好的学习动机教育。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两个不同的定义。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把社会和教育本身向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习者内在的学习需要,使他们从没有学习学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即由潜在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使这种需要成为推动学习活动的积极因素。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又是密不可分的,培养是激发的前提,学习动机激发的结果又加强了原有的学习需要,往往一个措施既是激发学习动机,又是培养学习动机,因此可以综合起来进行考虑。根据上述动机心理机制的理论和语文学科的有关特性,笔者提出以下培养和激发的措施:
一、经常的学习目的性教育。这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动机的基础。学习目的包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确立明确而具体的近期学习目标。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但很容易脱离实际。而且遇到挫折就容易放弃。因此,既要帮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又要确立具体的目标。教师可结合语文课本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树立远大的理想。语文是祖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学语文也是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对汉字、对汉语的浓厚兴趣,“为祖国而学习”、“通晓民族文化”,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明确而具体的近期学习目标,则是指“每星期一篇周记”、“每两天阅读一篇佳作”等等具体而明确的学习要求。有研究指出,确立了具体目标的学生与那些只有抽象目标的学生相比,往往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因为只有抽象目标而没有具体目标,就等于只有空想而没有行动,学生处于一种很空洞的境地,动机也就失去了它的推动作用,远大理想和近期学习目标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具有远大的目光,又能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时,要尽量避免空洞说教,可以要从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的特性出发,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教师可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汉字中所包含的文化质素,了解汉语词汇的无限丰富、汉语语法的意合特性,理解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产生学习、掌握这门语言的强烈动机。同时,利用语文课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受到思想的熏陶,情感的共鸣,也就能自觉地产生要学习语文的观念。
(二)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有明显的工具性,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学好语文,对我们平常的生活、交际大有用处,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掌握这一工具。而要学好语文,需要相当多的实践活动使一些抽象的知识、规律变为实际运用的熟练准确,因此我们需要确立一些具体的目标如“每星期写一篇周记”、“每两天阅读一篇佳作”等等,这是由语文的工具性决定的。
二、良好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动机与兴趣是有区别的,有一个好的动机去学习某一门功课,并不一定对这门功课有兴趣。但如果对某一门功课很感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的可能性会更大,兴趣能产生专注的、比较稳定的注意力,出现积极的振奋的精神状态,对学习孜孜以求。有了兴趣,就很容易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因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培养激发良好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语文学科中,很多课文生动形象,语言优美,风格多样,情感真挚感人,与生活的联系紧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优势。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而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师可抓住这些情感因素,以声情并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讲解,叩击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引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应该让语文学习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时间,经常举行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能力和特长,要注意给每个学生同样的机会,鼓励大家一起参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帮助他们建立并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加强直观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
三、科学的学习反馈的进行。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长久发生作用,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结果,加强其进一步的学习的需要。因为学生知道结果,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的热情,增强努力程度;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争取好的成绩。由于语文学科的模糊性,学生并不容易清楚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有时即使学习状况有了一定的波动,在短时间也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师反馈时,要恰当地使用表扬、批评的反馈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过多的表扬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骄傲的情绪,增长惰性,动机反而会下降;过多的批评又会让学生觉得气馁,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从巩固与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出发,在合适的时候、适度地进行表扬或批评。,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这两种反馈形式。在作文反馈评语中,要实事求是地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语要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利于学生进行修改完善,而不是空洞地以等级来评定。
四、科学的结果归因的指导。要保证动机的正确性,使学生的学习需要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有时不仅要科学地进行学习反馈,让学生知道结果,还应适时地帮助学生进行结果归因。成败归因理论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是解释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对成功的正确归因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能力感,增强自信心,对失败的正确归因可以使学生改变以往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奋起学习,取得较好的成绩。通过科学的归因指导,帮学生增强持之以恒的学习语文的意志,不因一时的效果不明显而半途而废。
五、适当的竞赛活动的开展。上述措施主要是帮助学生产生学习需要,进而转化为内驱力。我们已经知道,外在诱因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诱因使动机向行动转化。一般在竞赛活动中,学生的好胜动机和成就动机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多数人在竞赛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提高,但过多的竞赛或过于激烈的竞争环境又会导致人的焦虑感,产生心理压力。为了保证竞赛对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产生积极作用,避免不良后果,学校、教师应组织适量的、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作文、阅读、朗诵、基础知识等多种形式,使每个人都能发挥特长,展现才能,还要按能力分组,使学生有同等获胜的机会。在竞赛中培养合作的精神,降低心理压力。
六、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这同样是重要的诱因。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对某教师有好感,往往会由此而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该门课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学科的教学,潜移默化的作用比较重要。为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点,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以求达到情感的共鸣。其次,要尊重学生,不损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他们,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与其共同研究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的问题。再次,要启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知之者”逐渐成为“乐之者”与“好之者”。
培养和激发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动机,还有许多措施,如合理满足学生的各种心理和学习需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概念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动机的有关理论,采取适当的措施,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动机对个体行为的作用,犹如发动机、油门和方向盘所组成的动力操作系统对车辆的运行,其意义重大不言而喻。主要表现在: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动,称为个体行为的潜在可能性;能使个体的行为趋向一定的目标,使行为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能调节个体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等等。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推动作用同样会有上述的几种表现,但正如奥苏贝尔所说:“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决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这就是说,动机可以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
一般说,动机的产生和发生作用是内驱力和外在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内在推动力,需要往往以人内部的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表现出其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当个体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动机,并且促使他去从事满足需要的行为活动。但内驱力并不能直接推动个体的动机行为,只是使个体的机体处于更易反应、准备反应的状态,诱因才能使个体真正产生动机,导致行为。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当一个已经饱食的人看到异常精美的点心,仍会忍不住再品尝一下,这就是由于诱因的刺激。
我们可以看出,动机并不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动力因素,起重要推动作用,因而,在对中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对良好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也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学生个人的成长等等方面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而语文,是我们祖国的通用语言、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学生学习的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而事实上,我国现阶段的语文学习动机教育却陷入了较为严重的误区:相当多的学生并没有良好的语文学习动机,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语文,或者说为了考试时不拖总分的后腿,在学习时,目标也并不是指向语文本身,而是指向与语文距离较远的分数、大学之门。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可能努力一段时间却不能取得明显的进步,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就很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而未必会采取其他措施已达到有效地学习语文的目的,甚至有人认为这从小到大都在运用的语言,再在课堂上花那么多的时间来学习是一种浪费。这就使中学语文学科落入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成为“主科中的副科,副科中的主科”,成为学生眼中拿分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甘。而与之关系密切的课堂效率低下、少慢差费的现象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人人都可以对语文教学批判一番。
如今,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风如潮涌时,要想语文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就要从学生的主体即学生的自身出发,也就是研究一下中学语文学习动机这一课题,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动机,使语文学习走上高效之路,也是语文真正成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动机,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从必要性方面看:首先,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动机教育,它的基础性、思想性、综合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它在中学学习阶段的重要地位,中学生也必须要重视这一门学科的学习,而作为教师理所当然要进行动机教育;其次,从学生的综合成长来看,语文学习动机并不单一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作用,它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具有积极影响,甚至对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想也有好处;再次,从语文与心理学的关系说,语文学科的内容是最接近人的心灵的事物,它对心灵的塑造、抚慰和感动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法媲美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语文的学习可以满足学生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最后,中国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需要我们培养激发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动机,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振兴母语教学。
从可能性方面看,首先,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很容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学习动机。其次,语文是祖国的文化载体,学生可以由对祖国、对文化的热爱转化为学习语文的动机,而学习语文又可以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再次,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学习语文有充分的、有利的社会学习环境,有利于我们进行良好的学习动机教育。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是两个不同的定义。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把社会和教育本身向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习者内在的学习需要,使他们从没有学习学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即由潜在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使这种需要成为推动学习活动的积极因素。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又是密不可分的,培养是激发的前提,学习动机激发的结果又加强了原有的学习需要,往往一个措施既是激发学习动机,又是培养学习动机,因此可以综合起来进行考虑。根据上述动机心理机制的理论和语文学科的有关特性,笔者提出以下培养和激发的措施:
一、经常的学习目的性教育。这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动机的基础。学习目的包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确立明确而具体的近期学习目标。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但很容易脱离实际。而且遇到挫折就容易放弃。因此,既要帮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又要确立具体的目标。教师可结合语文课本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树立远大的理想。语文是祖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学语文也是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对汉字、对汉语的浓厚兴趣,“为祖国而学习”、“通晓民族文化”,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明确而具体的近期学习目标,则是指“每星期一篇周记”、“每两天阅读一篇佳作”等等具体而明确的学习要求。有研究指出,确立了具体目标的学生与那些只有抽象目标的学生相比,往往更容易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因为只有抽象目标而没有具体目标,就等于只有空想而没有行动,学生处于一种很空洞的境地,动机也就失去了它的推动作用,远大理想和近期学习目标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具有远大的目光,又能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时,要尽量避免空洞说教,可以要从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的特性出发,在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教师可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知道汉字中所包含的文化质素,了解汉语词汇的无限丰富、汉语语法的意合特性,理解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产生学习、掌握这门语言的强烈动机。同时,利用语文课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受到思想的熏陶,情感的共鸣,也就能自觉地产生要学习语文的观念。
(二)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有明显的工具性,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学好语文,对我们平常的生活、交际大有用处,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掌握这一工具。而要学好语文,需要相当多的实践活动使一些抽象的知识、规律变为实际运用的熟练准确,因此我们需要确立一些具体的目标如“每星期写一篇周记”、“每两天阅读一篇佳作”等等,这是由语文的工具性决定的。
二、良好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动机与兴趣是有区别的,有一个好的动机去学习某一门功课,并不一定对这门功课有兴趣。但如果对某一门功课很感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的可能性会更大,兴趣能产生专注的、比较稳定的注意力,出现积极的振奋的精神状态,对学习孜孜以求。有了兴趣,就很容易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因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培养激发良好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语文学科中,很多课文生动形象,语言优美,风格多样,情感真挚感人,与生活的联系紧密……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优势。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而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师可抓住这些情感因素,以声情并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讲解,叩击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引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应该让语文学习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时间,经常举行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能力和特长,要注意给每个学生同样的机会,鼓励大家一起参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帮助他们建立并增强自信心,使他们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加强直观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
三、科学的学习反馈的进行。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长久发生作用,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结果,加强其进一步的学习的需要。因为学生知道结果,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的热情,增强努力程度;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争取好的成绩。由于语文学科的模糊性,学生并不容易清楚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有时即使学习状况有了一定的波动,在短时间也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师反馈时,要恰当地使用表扬、批评的反馈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过多的表扬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骄傲的情绪,增长惰性,动机反而会下降;过多的批评又会让学生觉得气馁,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从巩固与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出发,在合适的时候、适度地进行表扬或批评。,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这两种反馈形式。在作文反馈评语中,要实事求是地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语要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利于学生进行修改完善,而不是空洞地以等级来评定。
四、科学的结果归因的指导。要保证动机的正确性,使学生的学习需要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有时不仅要科学地进行学习反馈,让学生知道结果,还应适时地帮助学生进行结果归因。成败归因理论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是解释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对成功的正确归因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和能力感,增强自信心,对失败的正确归因可以使学生改变以往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奋起学习,取得较好的成绩。通过科学的归因指导,帮学生增强持之以恒的学习语文的意志,不因一时的效果不明显而半途而废。
五、适当的竞赛活动的开展。上述措施主要是帮助学生产生学习需要,进而转化为内驱力。我们已经知道,外在诱因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诱因使动机向行动转化。一般在竞赛活动中,学生的好胜动机和成就动机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多数人在竞赛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提高,但过多的竞赛或过于激烈的竞争环境又会导致人的焦虑感,产生心理压力。为了保证竞赛对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产生积极作用,避免不良后果,学校、教师应组织适量的、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如作文、阅读、朗诵、基础知识等多种形式,使每个人都能发挥特长,展现才能,还要按能力分组,使学生有同等获胜的机会。在竞赛中培养合作的精神,降低心理压力。
六、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这同样是重要的诱因。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对某教师有好感,往往会由此而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该门课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学科的教学,潜移默化的作用比较重要。为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点,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以求达到情感的共鸣。其次,要尊重学生,不损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他们,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与其共同研究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的问题。再次,要启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知之者”逐渐成为“乐之者”与“好之者”。
培养和激发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动机,还有许多措施,如合理满足学生的各种心理和学习需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概念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动机的有关理论,采取适当的措施,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