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拼音是什么
商量
注音:shāng liang
释义:1.交换意见。2.商讨。
商决;计议;讨论。
①《易·兑》“商兑未宁” 三国·魏·王弼 注:“商,商量裁制之谓也。”
②《魏书·食货志》:“臣等商量,请依先朝之诏,禁之为便。”
③唐·韩愈《顺宗实录三》:“ 叔文日时至此商量公事,若不得此院职事,即无因而至矣!”
④宋·苏辙 《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臣详定之日,与众官商量。”
⑤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一回:“吾有一语,与汝等商量,不知可否?”
⑥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旋与各部统领,商量和战事宜,大众怵于前创,都是赞成和议。”
⑦巴金《秋》一:“他们有很多事情要跟你商量。”
⑧明 施耐庵《水浒》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众人道:“老爷,今日事已做出来了,且通个商量。”
交换意见、办法。
①《北史·隋房陵王勇传》:“太子毓德东宫,左右何须强武?如我商量,恒於交番之日,分向东宫上下,团伍不别,岂非好事邪?”
②《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如今有个商量…… 程师老爷 替想想行得行不得?”
估计,估量。
宋·赵长卿 《蓦山溪·忆古人诗云“满城风雨近重阳”因成此词》:“满城风雨,又是重阳近,黄菊媚清秋,倚东篱商量开尽。”
准备。
①宋·舒亶《菩萨蛮·次韵张秉道》词:“密叶似商量,向人春意长。”
②元·张可久 《秦楼月》曲:“催归去,吴山云暗,又商量雨。”[1]
买卖时还价。
《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家里贫穷无钱物,所买(卖)当身殡耶娘。便有牙人来勾引,所发善愿便商量。长者还钱八十贯,董永只要百千强。” 蒋礼鸿通释:“商量就是还价。”
量liang第二声
商量
读音:
shāng liàng
是什么声调呢?
商量:shāng liáng
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通常叫四声,即阴平(第一声),用“ˉ”表示,如ā;阳平第二声,用“ˊ”表示,如á;上声(第三声),用“ˇ”表示,如ǎ;去声(第四声),用“ˋ”表示,如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