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理解《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中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一观点

你怎样理解《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中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一观点... 你怎样理解《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中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一观点 展开
 我来答
阿肆说教育
2020-06-06 · 我是阿肆,专注于分享教育知识。
阿肆说教育
采纳数:1988 获赞数:28966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召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说明厉王弭谤的危害性,江河堵塞不通,就会引起决堤泛滥,受到伤害的人一定很多。

而堵塞人民的嘴,不让人民讲话,也必然会引起类似江河决堤泛滥那样的严重后果。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结论,也是召公的政治主张:“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就是要让老百姓把话说出来,才是为政者的正确途径。

扩展资料

文分三段

1、第一段,写厉王弭谤的方法,寥寥几笔,便写出王虐民怨的状况。

2、第二段,写召公谏弭谤,从正反两面反复阐明不可“防民之口”,恳切有力。

3、第三段,写弭谤的结果,“流王于彘”,完全应验了召公的谏言。

全文重点是记述召公劝谏之词。这段文字的中心思想是劝谏厉王不能压制人民言论,应像治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现人民的意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