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巡洋舰的著名战舰
主炮为16门5英寸Mk 12型,口径与驱逐舰的相同,但是炮塔超多,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舰桥前方和舰尾各有三座双联装炮塔,在舰体后部指挥塔两侧还有两座。防空设置包括三座四联装高炮,两座并列于舰桥左右,第三座在后部指挥塔上方。为了更符合驱逐舰编队旗舰的作战身份,还安装了两座从早期重巡洋舰上拆除的三联装鱼雷发射管, 后来又换装了从西姆斯级驱逐舰上拆下来的四联装发射管。其他武器包括声纳和深水炸弹,无舰载机。
亚特兰大级共建成四艘,两艘战沉,堪称美国海军战功卓著的一级战舰。因其在战争初期就已建成并加入太平洋舰队,几乎参与了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每一次军事行动,为太平洋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美国海军在本级舰的基础上变动了防空武器,又建造了七艘奥克兰级轻巡洋舰。 完工后编入大西洋舰队第10巡洋舰舰队,后转入第8巡洋舰舰队。在1942年8月22日转入太平洋舰队前,参与了对维希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和瓜达鲁佩岛(Guadaloupe)的封锁。在太平洋舰队中,它首先服役于第11巡洋舰舰队。9月上旬,编入第18特混舰队,该舰队的主力是“黄蜂”号航母,但不幸的是该舰于9月15日被日潜艇击沉,“朱诺”号救起了部分幸存者。后又加入TF17(主力为“大黄蜂”号航母),参加了对肖特兰岛的空袭和圣塔克鲁斯海战。11月上旬,作为TG62.4的成员也参与了12号晚上的战斗。在“亚特兰大”号被重创的同时,“朱诺”号的左舷挨了一枚鱼雷,丧失了一半动力。第二天中午返航途中,这艘不幸的战舰又中了日本潜艇伊-26号的鱼雷,在20秒钟内即沉入大海,其余美舰因为害怕被攻击而未施救援,“朱诺”号上仅10人幸存。阵亡者中包括著名的沙利文五兄弟,从此美军不再把一家人分配在同一艘战舰上。
1945年日本投降后,停泊在横须贺军港的“圣地亚哥”号,总算是为沉没的姐妹舰报了仇。 完工后即在珍珠港加入了TF17特混编队,参加了瓜岛战役,负责护送运输船队。当时参加了对肖特兰岛的空袭,几周后又参加了圣塔克鲁斯海战。后来的数月中,它一直在南太平洋海域奋战,参加了对蒙达和布干维尔的登陆。1943年夏天编入美英联合舰队TF36.3(包括美国航母“萨拉托加”号和英国航母“胜利”号),支援对新乔治亚岛的登陆。11月,编入TF38参加对拉包尔基地和塔拉瓦岛的空袭。12月,支援对吉尔伯特群岛的登陆后,又支援了对夸贾林岛日本基地的袭击,击伤了日巡洋舰“五十铃”号和“长良”号,后返回旧金山整修。1944年1月回到珍珠港,加入TF58,参与了对马绍尔群岛日本基地的袭击、对恩尼威托克岛的登陆、和对特鲁克岛的袭击。此后再次返回旧金山整修。1944年5月参加了对马儿库斯岛和威克岛的空袭,6月支援在关岛和提尼安岛的登陆,并攻击了帛硫群岛。年底,又参加了对冲绳岛和台湾的袭击。10月,加入TG38参加了莱特湾海战,后加入快速航母编队进攻台湾、菲律宾、印度支那、冲绳岛和日本本土,直到战争结束。日本投降后,本舰是第一艘进入东京湾的美国战舰。战后被用来运送回国的军队,1946年11月4日除役封存,1960年在西雅图解体。
圣胡安号:1942年6月在圣地亚哥海军基地加入TF18,随即护送部队前往所罗门群岛并在图拉吉岛登陆。8月,参加瓜岛战役。8月4日的萨沃岛夜战中,因隶属东巡逻队而未受损伤。圣塔克鲁斯海战中,隶属TF61,在空袭受伤。在努美阿基地修复后回到南太平洋,继续同航母编队一起活动在珊瑚海。12月它返回Mare岛进行整修。1943年2月返回太平洋后参加了对恩尼威托克岛的登陆。整个1943年间,它参与了对帛硫、雅普、乌立提群岛的攻击和在荷兰迪亚的登陆。1944年夏,参与了马里亚纳海战,后随航母编队袭击了硫黄岛。8月至11月在旧金山整修。后加入TF38,袭击了拉包尔地区的日本空军基地。12月,在南中国海,参与了对台湾和菲律宾的攻击。1945年3月,前往攻击硫黄岛和冲绳岛。1945年6月5日,遭到台风袭击而受损伤,但7月已再次修复,且编入TG38.4参加了对日本本土基地的袭击。战后用于运送南太平洋地区的美军返回祖国,1946年11月9日除役封存,1962年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