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嘉定三屠的嘉定,就是现在上海的嘉定区吗
清朝嘉定今属上海市嘉定区。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军再下剃发令,命令十天之内,全国百姓一律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严重伤害汉族百姓的民族感情,于是纷纷起而抗清。
其中嘉定人民的抗清反剃发斗争尤为顽强激烈。闰六月十三日,剃发令下,群众开始酝酿反抗。清嘉定知县强制剃发,起义顿时爆发。
城郊居民一呼而起,打败来剿清军。人民公推黄淳耀、侯峒曾出面领导抗清。降将李成栋率清兵猛攻,城中居民冒雨奋战,坚守不屈。
清军用大炮轰城,始得攻入。侯峒曾投河死,黄淳耀自缢,城中无一人投降。清军忿而屠城,杀两三万余人后弃城而去。此为一屠。
次日朱瑛又率众入城,组织抗清,旋败,再遭清兵屠杀。此为二屠。八月十六日明将吴之藩起兵,反攻嘉定,亦败,城内城外又有两万余人被杀,是为三屠。
扩展资料:
这场大屠杀留给后人的记忆,有清军的惨无人道、嘉定被屠城的惨绝人寰,有侯峒曾、黄淳耀以及众多嘉定义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勇赴死的壮举。
除此之外,它还是嘉定八百年历史文化中的一个转折点,可以说,这个事件或多或少、有意无意间,都在嘉定这篇文化沃土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伤痕”。
“嘉定三屠”前的文化面貌如何,此后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只要细心发现、认真研究,或许总能从流传下来的典籍、文物中找到些蛛丝马迹,从中窥见嘉定的文化脉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嘉定三屠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军再下剃发令,命令十天之内,江南人民一律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严重伤害江南百姓的民族感情,于是纷纷起而抗清。其中嘉定人民的抗清尤为顽强激烈。闰六月十三日,剃发令下,群众开始酝酿反抗。清嘉定知县强制剃发,起义顿时爆发。城郊居民一呼而起,打败来剿清军。人民公推黄淳耀、侯峒曾出面领导抗清。降将李成栋率清兵猛攻,城中居民冒雨奋战,坚守不屈。清军用大炮轰城,始得攻入。侯峒曾投河死,黄淳耀自缢,城中无一人投降。清军忿而屠城,杀两万余人后弃城而去。次日朱瑛又率众入城,组织抗清,旋败,再遭清兵屠杀。八月十六日明将吴之藩起兵,反攻嘉定,亦败,嘉定第三次遭屠城。史称清朝“嘉定三屠”。
公元1645年(乙酉年五月),清豫亲王,定国大将军多铎统领大军,
一举占领南京,南明弘光小朝廷一朝覆亡。
同年六月,南明降臣钱谦益,赵之龙等向多铎献策曰:“吴下民风柔
弱,飞檄可定,无须用兵。”清廷乃于六月十五日颁诏书往江南曰:
“……削发一事,本朝已相沿成俗,尔等毋得不遵法度。……凡不随
本朝制度者,杀无赦。”
然而“削发令”一下,所谓“民风柔弱”的江南民众的反抗怒火,却
在松山,昆山,苏州,嘉兴,绍兴,江阴等地熊熊燃烧。
反抗满清暴行最为惨烈的嘉定,史称“嘉定三屠”。
嘉定,秦代属会稽郡娄县,隋唐时属苏州昆山县。至宋朝嘉定十年,
遂以年号为地名,今属上海市嘉定区。
为在嘉定强行推行“削发令”,满清政权决定实施武力征服之。
七月初三日黎明,清兵的铁骑踏破了昔日嘉定古城的宁静。据史载:
清军进攻嘉定城的先锋李成栋,曾是已故南明弘光朝廷兵部尚书史可
发的部下。早在去年(公元1644年)的四月,当清军固山额真准塔统
兵南下,逼近徐州城之时,时任守城总兵官的李成栋竟望风而逃,不
久遂降于清。
此时,为反抗满清的入侵,嘉定城内的市民一致推举侯峒曾,黄淳耀
黄渊耀兄弟主持城防。侯峒曾,字豫瞻。原任南明弘光朝通政司左通
政,南京沦陷后,避难于老家嘉定。黄淳耀,字蕴生。乃崇祯年间进
士,与其弟黄渊耀均世居于嘉定城。
在侯峒曾和黄氏兄弟的指挥下,城中民众不分男女老幼,纷纷投入了
抗清行列。为鼓舞士气,侯峒曾下令在嘉定城楼上悬挂一面“嘉定恢
剿义师”的大旗。同时在城楼上“集众公议”,决定“划地分守”嘉
定城:由南明诸生张锡眉率众守南门,秀水县教师龚用圆佐之;南明
国子监太学生朱长祚守北门,乡绅唐咨佐之;黄淳耀兄弟守西门;侯
峒曾亲自守东门,诸生龚孙炫佐之。此外,由诸生马元调(时年七十
岁)与唐昌全,夏云蛟等负责后勤供给。
集议已定,各头领率众在城上日夜巡逻。“嘉人士争相执刃以从,人
情颇觉鼓舞。”
为阻止清军进犯,侯峒曾又下令将城外各桥毁坏,“东,北二门俱用
大石垒断街路,西,南二门用圆木乱石横塞道途。”
天亮时分,清军击溃了城外各村镇的乡兵后,便将嘉定城四面包围。
随即李成栋下令,集中火炮齐轰东,西二门。“清兵攻城甚急,多缚
软梯至城下,城上砖石如雨。”守城民众虽“亡失甚众”,但仍顽强
不屈。若有某断城墙被炮火轰塌,城内民众便及时用木料和充土布袋
堵塞之。“守城者若有伤亡,乃立即补充。”或曰:中国有两个社会
,上浮夸而下粗扑;上游戏而下献身。诚信斯言哉!
黄昏时分,突然暴雨如注,狂风骤起。守城民众仍毫不畏惧,冒雨抵
抗。是时,因“城中遂不能张灯,(李)成栋令兵丁潜伏城下之穴城
,而守者弗觉也。”(文秉《甲乙事案》)
翌日破晓时分,暴风骤雨仍然不止。时城上民众已连续守城三昼夜,
遍体淋湿,加之饮食已绝,故人人身疲力竭。李成栋遂令士兵“置灯
于地穴中,炮发震城。”火炮声“终日震撼,地裂天崩,炮硝铅屑落
城中屋上,簌簌如雨,婴儿妇女,狼奔鼠窜。”(朱子素《嘉定屠城
略》)
在这腥风血雨之中,灾难终于降临。
随着城墙一隅在炮声中轰然倒塌,清军乘机登城,蜂拥而入。清兵“
悉从屋上奔驰,通行无阻。城内难民因街上砖石阻塞,不得逃生,皆
纷纷投河死,水为之不流。”
此刻,侯峒曾正在东门城楼上。城陷,“士卒皆曰:‘吾曾受公厚恩
,尚可卫公出走。’峒曾曰:‘与城存亡,义也。’及下城拜家庙,
赴水死之。其长子玄演,次子玄洁身处数十刀,亦死之。”
城陷之时,黄淳耀黄渊耀兄弟急趋城内一僧舍。“淳耀问其从者曰:
‘侯公若何?’曰:‘死矣!’曰:‘吾与侯公同事,义不独生。’
乃书壁云:‘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进不得宜力王朝,退不得洁身远
引,耿耿不没,此心而已。大明遗臣黄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其弟
渊耀曰:‘兄为王臣宜死,然弟亦不愿为北虏之民也。’淳耀缢于东
,渊耀缢于西。”(黄宗曦《弘光实录钞》)又据史载;诸生张锡眉
解带缢于南门城楼上,死前作绝命词,大书裤上云:“我生不辰,与
城存亡,死亦为义!”教师龚用圆赴水死,二子从之。诸生马元调,
唐昌全,夏云蛟,娄复闻,城破亦死之。又有黄某,与清军巷战中“
手挥铁简,前后杀数百人,后中失而死。”这些“志士仁人”之死,
从历史上看,固然是其儒家“仁义”观念的根本追求所致。但从民族
兴亡的高度看,这为民族生存而死之大丈夫精神,不也成为汉民族精
神的组成部分吗?
当屠城令下达之时,清兵“家至户到,小街僻巷,无不穷搜,乱草丛
棘,必用长枪乱搅。”“市民之中,悬梁者,投井者,投河者,血面
者,断肢者,被砍未死手足犹动者,骨肉狼籍。”若见年轻美色女子
,遂“日昼街坊当众奸淫。”有不从者,“用长钉钉其两手于板,仍
逼淫之。”(朱子素《嘉定屠城略》)
血腥屠杀之后,清兵便四出掠夺财物。史载:如遇市民,遂大呼献财
宝,“恶取腰缠奉之,意满方释。”所献不多者,则砍三刀而去。是
时,“刀声割然,遍于远近。乞命之声,嘈杂如市。”更有甚者,屠
城罪魁李成栋,竟用三百只大船运走了他掠夺的金帛女子。
在此劫难中,不乏为虎作伥者。又史载:清兵如北门,“乃奸民导敌
入。”至于趁火打劫者,亦不在少数。有汉奸徐元吉者,“以削发为
名,日出行动,割人腹,啖人心肝,动以百计。”
然而,满清的暴行并未扑灭民众的反抗怒火。
七月二十四日,有江东人朱瑛者,自封游击将军,率兵五十余人回到
嘉定城。是时,朱率部会同城内市民,将清军驱赶城外。
第二天,逃至城外的李成栋,急令万国昌率兵增援。李本人则坐镇城
外之织女庙,指挥各路兵马企图第二次攻城。
七月二十六日清晨,清军乘城内民众武装力量尚未集结完毕,再次攻
进城内。
有汉奸浦嶂者,向李成栋献计曰:“若不剿绝,后必有变。”
于是,清军第二次屠城。此时,城内许多居民尚未起,,“遂于屋中
被猝然杀之。”顿时,“城内积尸成丘,惟三,四僧人撤取屋木,聚
尸焚之。”
在此次屠城中,浦嶂一马当先,“大显身手”。他甚至将好友娄某的
全家斩尽杀绝。为此,嘉定城内民众“是日逢嶂,龆龀不留。”有一
郭姓市民者,曾不胜愤慨地痛斥他:“人面兽心,狗鼠不食。”人神
共怒,浦嶂惟掩面鼠窜耳!
从李成栋,徐元吉,浦嶂之所为我们看到,每当社会大变动之时,必
然会有一部分人因社会的变动而得益。此除时势之必然外,各阶层之
个体的品行德性与其地位之升降,亦有不可忽视之关系。而品行德性
之沦丧,必然导致个人占有欲的极度扩张。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信夫!
满清的第二次屠城,也未能削弱民众的反抗意志。
八月二十六日,原南明总兵吴之番率余部,反攻嘉定城。城内清兵猝
不及防,乃溃。城内民众纷纷奔至吴军前,“踊跃听命”。然而,吴
军乃乌合之众。清兵反扑之时,“一时溃散。”史载:吴之番“连杀
数人,不能定。呼天曰:‘吾死,分也。未战而溃,我目弗瞑矣!’
挺枪欲赴东门死。”
清兵拥入城内,第三次血洗嘉定城。
如果说前两次屠城,对满清而言,多少留下一些“隐患”的话,那么
这第三次屠城,他们可谓“如愿以尝”。因为在这满城的累累白骨之
上,总算插上了“削发令已行”的旗幡!
史载:在满清的三次屠城中,嘉定城内民众无一投降者,死亡者达二
万余人
嘉定,秦代属会稽郡娄县,隋唐时属苏州昆山县。至宋朝嘉定十年,遂以年号为地名,今属上海市嘉定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201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