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文翻译

这段翻译魏志乐进传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也。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皆先登... 这段翻译

魏志 乐进传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也。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皆先登有功,封广昌亭侯。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破别将,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沛,皆破之,拜讨寇校尉。渡河攻获嘉,还,从击袁绍于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从击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行游击将军。别击黄巾,破之,定乐安郡。从围邺,邺定,从击袁谭于南皮,先登,入谭东门。谭败,别攻雍奴,破之。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桴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于是禁为虎威;进,折冲;辽,汤寇将军。

进别征高干,从北道入上党,回出其后。干等还守壶关,连战斩首。干坚守未下,会太祖自征之,乃拔。太祖征管承,军淳于,遣进与李典击之。承破走,逃入海岛,海滨平。荆州未服,遣屯阳翟。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诸县山谷蛮夷诣进降。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施阳长梁大,皆大破之。后从征孙权,假进节。太祖还,留进与张辽、李典屯合肥,增邑五百,并前凡千二百户。以进数有功,分五百户,封一子列侯;进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薨,谥曰威侯。
展开
无不知无知
推荐于2017-11-23 · TA获得超过4.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01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781万
展开全部
帮你翻译一下: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南滑县)人。身材矮小,因为胆识过人跟随太祖,做营里的小官。被派回本郡(阳平郡)招募兵马,得到一千多人,回来后提拔为军假司马、陷陈(通阵)都尉。跟随曹操在濮阳攻打吕布,在雍丘攻打张超,在苦县攻打桥蕤,都因为率先登上城池立功,封为广昌亭侯。跟随太祖在安众征讨张绣,在下邳围击吕布,大败他们的副将,在射犬攻打眭固,在沛县攻打刘备,都取得胜利,封为讨寇校尉。渡过黄河攻打获嘉,回来后跟随曹操在官渡攻打袁绍,奋力战斗,斩杀袁绍的大将淳于琼。跟随曹操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都是袁绍之子),斩杀他们的大将严敬,加封为游击将军。作为主将攻打黄巾军,大胜,平定了乐安郡。跟随曹操围击并平定邺县,在南皮攻打袁谭,率先从袁谭的东门登上城池。打败了袁谭,又去攻打雍奴,取得胜利。建安十一年,太祖上表汉献帝,称赞乐进、于禁和张辽说:"既有过人的武力,又有周备的谋略,忠君不二,守气节,讲义气,每次打仗,常常率先作战,奋勇突围,没有不打下来的城池,亲自擂战鼓,手都不知道疲倦。又被作为主帅派遣出征,统率军队,安抚民众能够使他们安定,奉行法令从不违犯,面对敌军采取策略,没有过过失。评论他们的功绩,应该得到很高的奖励。”于是封于禁为虎威将军,乐进为折冲将军,张辽为汤寇将军。

乐进作为主将征讨高干,从北边的道路进入上党(今山西长治),迂回的出现在高干军队的后面。高干等人撤回壶关坚守,多次交战乐进斩获多人。高干坚守壶关还没有打下来的时候,恰好太祖亲自出征,于是打胜(高干)。太祖征讨管承,驻扎在淳于,派乐进和李典出击。管承大败,逃往海岛,海边地区都得到平定。荆州还没有征服,曹操派乐进驻扎在阳翟。后跟随曹操平定荆州,留在襄阳驻扎,攻打关羽、苏非等,关羽、苏非都被打败逃走,南郡的各县和生活在山谷的少数民族都面见乐进投降。又征讨刘备的临沮长(临沮的最高行政长官)杜普、施阳长(施阳的最高行政长官)梁大,都获得重大胜利。后跟随曹操征讨孙权,也增加了封赏。太祖回师许都,留下乐进和张辽、李典在合肥驻守,增加封赏五百户,加上以前德封赏总共一千二百户。因为乐进多次立功,分出五百户给他的一个儿子,封这个儿子为列侯;加封乐进为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乐进去世,朝廷封他一个谥号,叫做威侯。
养糖丶出2n
2006-11-11 · TA获得超过292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0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66万
展开全部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绍子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乐进与张辽、于禁、张合、徐晃号为名将。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屯襄阳,进击关羽、苏非等人,击退其众,南郡诸郡的山谷蛮夷都前往乐进处投降。后来从曹操征孙权,假进节。曹操回师后,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又以乐进数有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逝世,谥曰威侯。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8691.htm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tpbJYwHjht
2020-04-16 · TA获得超过374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78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182万
展开全部
1.钩党之捕: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钩党,相互牵引钩连为同党。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之”是提宾标志,按“捕钩党于天下遍”顺序译
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
2.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省略句
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3.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
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4.之
宾语前置的标识,不译,实际是:有何厌
厌,通“餍yàn”,满足
有什么满足
的呢
5.是判断句。同时也是宾语前置句。
听过很多的道理,以为没有人能比的上自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