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时,曹爽为什么会相信司马懿的“不杀

 我来答
嘿指糖4
2018-10-18 · TA获得超过7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03
采纳率:78%
帮助的人:69.5万
展开全部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联合曹魏元老大臣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一举消灭了专权的曹爽集团。司马氏也从此控制了曹魏大权,为后来的西晋代魏与三分归晋奠定了基础。而曹爽在高平陵之变后被满门抄斩,沦为可笑又可悲的失败者。

但实际上“高平陵之变”对司马懿来说是一场险胜,当时司马懿只是控制了都城洛阳,而皇帝曹芳与曹魏全国的兵权和物资调动权依然掌握在曹爽的手中。如果曹爽以皇帝曹芳的名义调动各地军队进攻,孤守都城洛阳的司马懿是很难抵挡的。

在控制洛阳后,司马懿连续派人向曹爽表示自己只想要夺权,还对洛水起誓绝不要曹爽的性命。不过司马懿后来还是灭了曹爽三族。但奇怪的是,占据优势的曹爽却相信了司马懿这一看就不靠谱的许诺,放弃了抵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正像当时曹魏太尉蒋济评价的那样,曹爽是一个“驽马恋栈豆”的庸人,心中最惦记的是自己庞大的家产和家属。在得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和控制洛阳之后,曹爽便因为顾虑家产和家属而犹豫不决,没有立刻集结军队众多洛阳。

其次,曹爽之前数次征伐蜀汉失败,极大地损耗了曹魏的国力,这也是曹爽会遭到曹魏朝廷很多元老忠臣反对的原因之一,也导致曹爽在军事方面一直很不自信。而司马懿则是功勋赫赫的军事家,伐蜀伐出心理阴影的曹爽不敢与其开战。

第三,在魏明帝曹睿刚去世时,曹爽与司马懿的关系还算不错。当时曹爽常常是以父事司马懿,而司马懿也帮助曹爽治理国家。虽然两人后来因为权力分配而分道扬镳,但曹爽在面子上对司马懿还不错,尊司马懿为太傅,位在群臣之上。

在曹爽控制曹魏朝廷大权时,司马懿只是没有实权,但依然还在家里享受朝廷一等重臣待遇。曹爽觉得自己和司马懿的矛盾主要是为了朝廷大权,没什么私人恩怨。只要自己交出了大权,司马懿也会放自己一条生路,做个普通的“富家翁”。

最后,当时为了能让曹爽相信自己不会杀了他,从而迫使曹爽主动投降,司马懿除了自己指着洛水发誓之外,还请了一批曹魏重臣做担保,包括三公之一的太尉蒋济、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曹爽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

曹爽觉得就算司马懿想杀自己,但有这么多曹魏的元老重臣作保,应该也会有所顾忌吧!但没想到司马懿竟然真的背信弃义,灭了曹爽三族。曹爽死后,太尉蒋济觉得自己失信于人,拒绝了司马懿的封赏,最后郁郁而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