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虽然是功臣,但也是外戚,为保护他心爱的戚夫人和幼小的儿子,樊哙非杀不可。刘邦杀死了同他一起并肩作战打天下的人就可以推测出樊哙也是他要除掉的对象。其实我认为刘邦之所以临死之前要下旨杀樊哙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刘邦是一个不知道感恩的人,自从刘邦坐上皇位就开始表现出了对身边人的不信任,韩信、英布等这些外戚诸侯,他惧怕他们会造反,所以只有先下手为强!对待樊哙,刘邦的疑心病又犯了,所以临死之前要这么做!
其次,先有卢绾手持重兵谋反,卢绾也是刘邦极其信任之人,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心中自然十分担心在和卢绾对峙同样手握重兵的樊哙,一旦刘邦离世,樊哙将成为外戚中的最强者,身为上位者的刘邦怎会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下令除之而后快。
最后,樊哙与吕后有着莫大的关系,樊哙的妻子是吕后的妹妹,将来樊哙会成为吕后的一股重要势力,这时候除掉樊哙就相当于断了吕后的臂膀!这样也算是为他心爱的戚夫人和年幼的儿子扫清了障碍。最终,人算不如天算。刘邦的部下陈平和周勃两个人并没有立刻在军营执行杀死樊哙但任务,而是将他押往长安。就在押往长安的途中刘邦病逝,命令自然就不作数了。就这样樊哙看着天意方才逃过一劫,从长远看樊哙并不是只会行兵打仗,他还很有远见!
樊哙,一个在汉朝历史上不能忽略的人物,他是西汉开国元勋,后封舞阳侯,后来位居大将军,左丞相,更难得的是他的妻子是吕雉的妹妹,跟刘邦是连襟,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他曾在鸿门宴时出面营救汉高祖刘邦,可谓是刘邦的救命恩人,可就是这么一个功勋老臣,汉高祖刘邦竟想杀了樊哙,杀了这个老兄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说到底还是刘邦做了皇帝后,疑心作怪。众所周知,刘邦是个善于纳谏、善于用人、功于心计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在长达四年的楚汉争霸中战胜强大的对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但是,建立汉朝后,刘邦卑鄙的本性开始展露出来,他因为出生微寒,自卑心里驱使下,多疑而多虑,为了确保自己打下的江山能让子孙万代传承下去,他不惜开始大肆屠杀功臣。于是韩信、英布、彭越等一个个功臣良将都成了他的刀下鬼。到了刘邦晚年时,随着朝中原封大王的一个个被诛杀,这个时候非刘氏宗族的异姓王已经只剩下燕王卢绾和长沙王吴臣。
而卢绾就是刘邦杀樊哙的导火索。卢绾和和刘邦是发小,可以说这两个人是死党啊,由于卢绾与刘邦的关系,卢绾可以直接出入刘邦的卧室。甚至刘邦当皇帝后,卢绾可以自由出入皇宫。
卢绾和樊哙可以说是刘邦关系最好的朋友。但是有一件事的发生,打破了这种关系。
刘邦登基为皇帝后,逐步剿灭异姓王,卢绾被封为燕王,镇守北疆。刘邦平定陈豨叛乱的时候,燕王卢绾和匈奴有过联系。在刘邦平定完陈豨叛乱后,卢绾的偏将说卢绾和陈豨有关系。
刘邦怀疑,就想把卢绾找来问下,卢绾称病不敢去,连续派了两拨人去传旨,卢绾都没去。刘邦就派人问了卢绾的的亲近小官,卢绾害怕被杀,就躲起来了。但是因为刘邦和卢绾的关系很好,所以刘邦并没有再追究。
后来,刘邦重病,吕后管理国家,卢绾说了吕后的几句坏话,被审食其报告给了刘邦。刘邦听了后,大怒,来了个先斩后奏,立皇子刘建为燕王,然后再派出他的连襟樊哙带兵去平定卢绾。
这本来没什么,但樊哙带兵出发后,刘邦手下一个亲信侍卫,因为当年一点个人私怨而忌恨樊哙,又见病重期间的刘邦对戚姬很是怜爱,对吕后大为反感。于是这个侍卫就乘机进谗言,说吕后和樊哙因为“血缘”关系,他们“勾搭”在一起,并且说樊哙曾扬言要杀害戚夫人母子,准备等陛下您死了之后,谋权夺位,让刘氏天下变成吕氏天下。
刘邦此时已经是重病缠身,听了这举报后,又气又怒,之前关系很好卢绾反了,现在樊哙又反了,越想越气,刘邦当即叫来周勃和陈平,让他们兵分两路,周勃领兵代樊哙平叛,陈平则领兵斩杀樊哙。
而然刘邦没想到的是当陈平与周勃这俩老臣领命赶到燕国之后,并没有遵旨立即杀掉樊哙,他们担心这只是刘邦一时气极才下的决定,等气消了若是后悔肯定会怪罪到自己身上,所以选择了将樊哙带回长安交付给皇上发落。
而然刘邦没想到的是当陈平与周勃这俩老臣领命赶到燕国之后,并没有遵旨立即杀掉樊哙,他们担心这只是刘邦一时气极才下的决定,等气消了若是后悔肯定会怪罪到自己身上,所以选择了将樊哙带回长安交付给皇上发落。
足智多谋的陈平之所以敢于这么干,是因为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谁都知道樊哙是吕后的死党,是刘邦与吕后共同的妹夫;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刘邦已经并入膏盲,随时可以撒手人寰。
果然,当樊哙被押送至京城长安时,刘邦已经驾崩了,于是,吕后一声令下,押解在半路上的樊哙无罪释放,官复原职。就这样,樊哙死里逃生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