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分级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地下水系统分级
华北平原属于黄淮海平原一级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包含了黄淮海平原一级地下水系统中滦河、海河和黄河下游二级地下水系统,从严格意义上说,华北平原并非真正的一级系统,它仅为包含黄淮海平原一级地下水系统中三个二级系统的集合体。本节 为从整体上研究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的层次性,称其为“华北平原一级地下水系统”,这仅为集合体的代称。
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分级主要按照地下水流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划分,同时分级时也充分参照地下水含水层系统,尤其是四级地下水系统分级时,充分考虑含水层结构和岩性的差异(图3-7-1)。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在含水介质条件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控制下,水流特征在纵向上表现出深循环、中循环和浅循环地下水系统的垂直层次性,在横向上出现区域性、亚区域性和局部性地下水系统。纵横交错又构成了各种交叉层次,十分复杂。华北地下水系统划分要充分考虑地下水垂向运动的因素,深浅层地下水的势能场形成统一的地下水渗流时空有序结构。开采条件下,华北平原第四系地下水自上而下水头逐渐降低,并有资料说明深层地下水接受上覆含水层的越流补给。在目前还未查明整个第四系势能场空间分布情况下,以地下水开发利用为目的的地下水系统划分,主要以浅部地下水流场特征为依据。本次按区域水流系统、亚区域水流系统和局部水流系统进行分级。
“华北平原一级地下水系统”主要是按照地下水从周边山前向滨海平原径流汇于渤海湾排泄的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进行划分,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边界由太行山、燕山地表分水岭和黄河侧向流入边界和渤海侧向流出边界组成。二级地下水系统主要按照区域水流系统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参照一级地表水流域和地貌进行划分,华北平原地下水在西部太行山山前、北部燕山山前和南部黄河分别接受补给后向滨海平原径流排泄,受海河、滦河和黄河三大一级水系和地貌控制,分别形成西部到滨海、北部到滨海以及西南到滨海三大独立区域水流系统。按区域水流系统,参照三大一级流域的范围,分为海河二级地下水系统、滦河二级地下水系统和古黄河二级地下水系统。三级地下水系统是主要对二级地下水系统的区域水流系统在平面上进一步细分,区分为滦河、潮白-蓟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古黄河等二级地表水流域(每一个流域基本都涵盖了从山前—滨海的区域水流系统,具有相对独立性)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进行划分,分析水化学同位素场、水动力场横向(近平行区域地下水流线方向)特征在平面上的分布差异,参考二级地表水流域的范围和次级地貌进行划分,在山前平原多使用地表分水岭、在中部平原滨海平原主要以冲洪积扇(扇群)间洼地及古河道间带黏性土弱透水带作为地下水系统边界,以区域二级地表水系统名称命名三级地下水系统。四级地下水系统是在三级地下水系统内部,进一步圈定地下水中间流动系统,同时充分考虑三级地下水系统内含水岩组结构和沉积粒径的差异,以河流上游(山区)、山前冲洪积扇、古河道、冲海积平原等明显的水平分带特征作为地下水子系统的划分依据,在河流上游主要以不同河流的地表分水岭、在山前平原以冲洪积扇前缘洼地、在冲积平原以河间洼地集中分布区与第四系海侵主要影响区之间的黏性土弱透水带作为地下水子系统边界,并以含水介质沉积环境命名地下水四级系统。五级地下水系统是在四级地下水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圈定地下水局部流动系统,在四级地下水系统存在含水介质结构场、地下水水动力场和补径排条件差异的子系统,进一步划分为次级地下水系统,一般是四级系统内次级地表水系形成的冲洪积扇和古河道带。如子牙河冲洪积扇四级地下水系统按其两大支流进一步分为滹沱河冲洪积扇五级地下水系统和滏阳河冲洪积扇五级地下水系统;子牙河古河道带四级地下水系统进一步分为滹沱河古河道带五级地下水系统和滏阳河古河道带五级地下水系统。
图3-7-1 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分级图
二、地下水系统分级典型特征
1)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分级主要按照区域、中间和局部地下水流动系统的不同层次进行划分,同时分级时也充分参照地下水含水层系统,尤其是到四级地下水系统分级时,充分考虑含水层结构和岩性的差异。
2)不同级别的地表水流域是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划分的重要参考因素。
3)一级地下水系统划分主要是依据从山区到滨海的区域水流系统;二级地下水系统划分主要按照区域水流系统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区分一级地表流域范围;三级地下水系统是主要对二级地下水系统的区域水流系统在平面上进一步细分,区分为二级地表水流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进行划分;四级主要是依据中间水流系统,充分考虑河流上游(山区)、山前冲洪积扇、古河道、冲海积平原等地貌单元水流系统和含水层结构和岩性的差异划分;五级地下水系统在四级地下水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圈定地下水局部流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