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新构造运动(neotectonic movement & neotectonics)”一词,在1948 年苏联 B. A. 奥布鲁切夫提出之前,早已被 M. 理查德于 1932 年在阿尔卑斯山工作时提了出来。事隔一年,E. 克劳斯 1933 年在波罗的海东部工作时,提出了 “新构造运动”的术语。我国的新构造运动研究始于 20 世纪50 年代初期,1956 年1 月中国科学院组织召开了中国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成为了中国新构造研究的开端。
“新构造运动”这一地质术语虽早已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接受,但对其含义,不同学者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关键在于对新构造运动起始时间的认识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不同的意见: ①发生于新近纪至第四纪初的构造运动; ②发生于第四纪的构造运动; ③发生于新近纪—现代的构造运动; ④始于上新世,甚至界定具体下界为 340 万年以来的构造运动; ⑤认为新构造运动不应给予时间限制,凡是造成地表现代地形基本起伏的构造运动都称为新构造运动;⑥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但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新构造运动是新近纪以来所发生的构造运动; 其中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上述有关新构造运动时限如此众说纷纭,造成了阐述新构造运动的概念差异、基础资料繁简程度的差异、地史演化规律的时间段差异等,使讨论议题分散,这可能与学者研究的地区不同有关。研究表明,不同区域新构造运动起始时间确实有别。以我国为例,西部诸山如青藏高原、天山等新构造运动起始时间主要出现于上新世晚期; 而东南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准平原解体、南海扩张、海底拉斑玄武岩岩浆活动,主要出现于渐新世末—中新世初。因此,从全球性的地球动力状态发生急剧变化观点出发,把新构造运动的时限大致界定在新近纪—第四纪,看来是恰当的。
新构造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 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地壳的垂直运动在第四纪时期的表现非常明显和直观,在野外易于观察和研究,常常造成地貌的垂直变位,如河谷中的多级阶地、岩溶地区的多层溶洞、山地的多级夷平面等,这些地貌不仅指示了地壳的垂直运动,而且显示了垂直运动的阶段性和间歇性,时而稳定,时而快速抬升。垂直运动不仅具有阶段性特征,而且在大面积范围内运动的速率也不同,通常情况下,中间的抬升幅度大,而边缘相对较小,称为拱形抬升运动,中间抬升形成高地,如鄂尔多斯高原; 有时一侧的抬升幅度大于另一侧,称为掀斜或翘起运动,如云南高原。在一些断裂活动区,沿断裂带发生差异性垂直运动,一侧下降,而另一侧上升,造成断裂带两侧的地形出现明显差异,形成山地、盆地、平原等地貌。
地壳的水平运动,常被称为走滑运动,是断裂两侧的块体沿断裂带发生水平方向的运动。虽然水平运动在地形地貌上的表现不如垂直运动那样明显,有时易被人们忽略,但同样也可造成地貌的变形和变位,如水系的弯曲、山脊的错位、洪积扇的水平迁移等。尽管在地貌上的显示不是很明显,但其水平的位移量有时还是很大的,有些断裂的水平位移量可达几十千米,甚至几百千米,在我国有几条水平位移量比较大的断裂,如红河断裂、阿尔金断裂、郯庐断裂等,在美国有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断层。
新构造运动与老构造运动一样,既可以产生褶皱和断层,还可以引起火山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因此研究新构造运动及其动力机制与研究老构造的思路和方法是相似的。但新构造运动也有别于老构造运动的方面,首先是它在地质历史时间上的极为短暂性,它是塑造现今地形地貌的最新的内动力因素; 其次,新构造运动除同老构造运动一样具有相同的研究方法之外,更具有十分独特的,与老构造运动研究方法完全不同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即可以依据新近纪和第四纪沉积物特征、地貌特征、地震活动、火山活动以及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和直接用精密仪器包括 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等来研究新构造运动。
由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质)构造变形或变位现象称为新(地质)构造(neotectonic structure),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第四纪及古近纪和新近纪沉积物变形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