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表达了什么?

 我来答
小乐学姐
2020-06-02 · 世界很大,我带你去看看
小乐学姐
采纳数:360 获赞数:19113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九来交响曲是贝多芬一生当中创作的最后一首交响曲,同时也是贝多芬晚期的一部代表作,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是贝多芬对自己一生的一个总结。

全曲分为四个乐章,最著名的当属第四乐章《欢乐颂》,前三个乐章都可以看作是对第四乐章的铺垫。这四个乐章分别代表了他人生当源中的四个过程,是他生命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贝多芬中期的作品是对“人定胜天”的最好诠释的话,晚期的贝多芬已经逐渐走向“天人合一”的境界,但这并不代表他已经屈服于命运,他是想通过对美好的赞扬来深刻地表达他内心的诉求。

扩展资料:

贝多芬之后的许多浪漫乐派作曲家都受该作品影响。

1831年复活节,瓦格纳将该作品改编为钢琴独奏。由于钢琴无法演奏所有的声部,所以瓦格纳的取舍也有其自己的特色。

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末乐章主题与“欢乐颂”主题很相似。据说勃拉姆斯对此的回应是“笨蛋都看得出来”,因而可能是有意为之。又,勃拉姆斯的这部作品被誉为“贝多芬第十”。

布鲁克纳的《第三交响曲》中,也运用了半音构成的四度,与该作品首乐章尾声基本相同。

马勒的《第一交响曲》首乐章的开头处,可能是在模仿该作品开头的织体和氛围。

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三乐章对该作品谐谑曲致敬,尤其是下降的四度和鲜明的定音鼓音响。

fay851226
2020-08-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26
展开全部
你弟哦去我睡醒分为四个乐章,最著名的当属第四乐章《欢乐颂》,前三个乐章都可以看作是对第四乐章的铺垫。这四个乐章分别代表了他人生当源中的四个过程,是他生命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贝多芬中期的作品是对“人定胜天”的最好诠释的话,晚期的贝多芬已经逐渐走向“天人合一”的境界,但这并不代表他已经屈服于命运,他是想通过对美好的赞扬来深刻地表达他内心的诉求。
扩展资料:贝多芬之后的许多浪漫乐派作曲家都受该作品影响。
1831年复活节,瓦格纳将该作品改编为钢琴独奏。由于钢琴无法演奏所有的声部,所以瓦格纳的取舍也有其自己的特色。
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末乐章主题与“欢乐颂”主题很相似。据说勃拉姆斯对此的回应是“笨蛋都看得出来”,因而可能是有意为之。又,勃拉姆斯的这部作品被誉为“贝多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