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普通人眼中是怎样的群体?
大学生在普通人眼中好像是一个高大上的群体,一个有文化的群体。
反正我大学每次回去之后看到那些叔叔阿姨,他们都会跟我妈说,你家孩子有出息了,考上了大学,而我们家的小孩子现在还在上高中,都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学。这是他们的真心话,因为当时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妈也是很佩服那些大学生的,在普通人眼中,大学就是一个很高的学历了,是他们培养孩子或者是他们自己的目标。
而且在普通人眼中,大学生也是一个比较轻松比较自由的群体。
他们觉得大学生并不需要怎么学习,考试也考的很简单。比如我妈和我爸,他们总觉得我在大学的时候应该多考一些别的证书,因为他们感觉我一直在玩,而且他们还觉得我考别的证书也很容易。但其实还是有点出入的,大学要学的好的话也并不是很轻松。
这一点相信上过大学的人肯定都特别有体会,现在的人们对大学生的认识有两种极端,第一种观点认为,当今大学生是祖国的新一代面貌,但是他们却不爱学习,追求时尚,年轻人上了大学就是去享福,就是去宿舍里打游戏,出去喝酒抽烟烫头。
大学生活的四年,毫无疑问就是这些大学生最糜烂的四年,在他们的观念里,大学生上大学就是为了玩这四年的,总之来说,这个人群的对大学生的观点就是素质低下,不堪入目。
社会上流行的另一种观点相对来说就比较温和一点,大学生是非常有活力的一群年轻人,他们在社会上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整天都可以从报纸上见到一些大学生下乡做调研或者是一些公益活动,或者是去福利院进行一些公益爱心行动。
对这两种抱有折中看法的人也不少,这点在我看来还是比较中肯的,大学生中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堕落的,人们不能光凭自己眼前所见,就去盲目的否定,或者是去肯定一个人。
直到上个月,我才渐渐认识到大学生在普通人眼里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踏入高中校园的那一刻,大学就给我一种崇高感。它让我一度很压抑,想要冲破牢笼,最后却还是无可奈何地把它当作一个目标。
那时能够得到的概念,就是考上大学就能得到同学之间那种互相心照不宣的优越,就能进入老师说的美好生活,迈上提升自己的台阶,加一枚人生履历的砝码云云。甚至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也感觉自己某个阶段的目标终于实现了,从家人眼里看到的也是一个期盼和心愿达成的喜悦。
南京国际马拉松志愿者的车上,我们在等其他志愿者的时候听到前排同学和司机聊天时的一段对话。
知道大家是怎么形容大学生的吗?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
大巴司机如是说。
练车的时候也遇到了类似的尴尬。跑去驾校的时候还没轮到我,教练让坐在后排好好看着学一下。前一天熬了夜,现在午后的太阳照的暖洋洋的,对照进车窗里的暖暖的阳光完全没有抵抗力,一直在打瞌睡。等坐上驾驶员座位上,教练问,学会了吗?我尴尬的摇了摇头。教练哼了一声:
大学生啊。
听到这句话,刚刚组织好的解释也咽了回去,突然感觉自己丢了大学生的脸。
这样的年龄层、知识水平和正在完善当中的世界观,给了这个群体一种特殊的内涵——
在大众眼里是一群恃才傲物的年轻人;企业领导眼里是一群难以管理喜欢搞事的愤青;政府的眼里是国家的未来,虽然毕业之后常常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家人眼里是希望,但也是随时可能忘恩负义的会冲动的小孩子;在商人眼里是钱最好赚的那群人;在别有用心的人眼里是可以拿来当枪使的群体。
我曾经把我们给其他群体留下负面印象的原因归结为我们不擅长自省,喜欢意气用事,一意孤行。可是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和外界隔绝开,那也就意味着我们完全可以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期望,来实现“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只不过这种内省常常由曾子“三省吾身”里的内容变成了孔子“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的内涵。
曾子的三省规定了内容,而我们的内省常常是在为自己找开脱,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件事,像朋友吵架。在纠结好久之后,反省出的常常是“考虑了很多之后,我发现我所做的并没有什么失当,这件事不是我的错。”这时候即使抱着“旁观者清”的明白去问别人,别人或许也有“观棋不语真君子”的觉悟。
结果到最后,还是没有得到自我与社会互动的最佳效果。别人的评价应该说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吧,不过得到这面镜子并不容易。自用的时候一般顾不到别人的感受。就算成心去观察,没准也因为大家的客气找不到真实的反馈。
另一个方式就应该是《大禹谟》所说:“满招损,谦受益”了。谦虚一般都能得到别人的批评,虽然常常要谦虚到牺牲一些自己的表达权。不过设若《谦》所言“亨,君子有终”的卦辞不虚,牺牲一点也没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