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解析辛弃疾《天问》赋

[大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木兰花漫]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 [大常引]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木兰花漫]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展开
 我来答
111287
推荐于2016-07-22 · TA获得超过700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0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太常引:
  【赏析】

  咏月抒怀,早已成为古今中外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词中篇什,缠绵悱恻,伤怀念远,幽情寂寂者多;思与境谐,景与情会,“飘飘有凌云之气”(王闿运《湘绮楼词选》评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语)者少。而像辛弃疾这样情思浩荡,神驰天外,异彩纷呈,爱国壮志隐含其中者,尤不多见,宜乎陈廷焯称其为“词中之龙也”(《白雨斋词话》卷一)。

  据词题知作于淳熙元年(1174)中秋夜,时稼轩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吕叔潜字虬,余无可考,似为作者声气相应的朋友。破题写中秋的圆月皎洁,似金波,似飞镜。“转”而“磨”,既见其升起之动势,复见其明光耀眼,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颜师古注:“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苏轼《洞仙歌》词:“金波淡,玉绳低转”。“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甘子布《光赋》:“银河波曀,金颸送清,孤圆上魄,飞镜流明”。李白《把酒问月》诗:“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因明月而思及姮娥,遂有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高诱注说,她后来“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白发欺人,壮志难酬,正是稼轩此时心情的写照。他南来至今已十二年。初,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侄赵眘(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但经“符离之败”,“隆兴和议”,事实证明赵眘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乾道元年(1165),稼轩上赵眘《美芹十论》;乾道六年(1170),上宰相虞允文《九议》,七年之内,连同另两篇,四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写于同年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云:“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所以这“问姮娥”是含有无限凄凉意的。虽用薛化能《春日使府寓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却决不是一己之哀愁。

  下片陡转,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突变为奋发激扬之音:“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豪情胜概,壮志凌云,大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其三)之势。此是勉友,亦是自勉。一结更发奇思异想,把这股“英雄语”(周济语)、“英雄之气”(陈廷焯语)推向高峰:“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杜甫对明月怀念家人云:“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十日夜对月》)。如此“可照见家中人也”。后来他漂泊夔府孤城,离家千里,此时对月,想像又不同:“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月》)。由于自己的孤寂,想象姮娥也会孤寂。稼轩襟怀高阔,他斫却婆娑摇曳的桂枝,是为了使洁白、清纯的月光,更多地洒向大地、人间!《酉阳杂俎》称: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遂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词源自传说故事,前人诗句,但内蕴丰厚多了。周济《宋四家词选》眉批谓此词“所指甚多,不止秦桧一人而已。”夜宴中秋,对客把酒,词人抒发他的“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只是点到而已。他准确地把握了“诗亦相题而作”(瞿佑《归田诗话》)的道理,由首至尾未离中秋咏月,只是意在月外,出之于飞腾的想象,使“节序”之作更上一层楼。
  辛弃疾《木兰花慢两首》赏析

  木兰花慢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赏析一】

  题前小序说,前人诗词有赋月者而无送月者,本词别开生面,从“送月”这一新的角度,探讨了词人朦胧猜想到的,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宇宙观,是一首想象奇、构思新颖的送月词。

  送月,怎么送法呢?本词与一般写悲欢离合的词不同,既不思乡吊人,也不怀古伤今,而是把握黎明前刹那间的月景,仿照屈原《天问》的写法,把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和比喻交织在一起,对月亮提出一系列的疑问。“可怜今夕月”,首句先对月亮赞美,“可怜”,可爱。以下便接连提出疑问,“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他先问,可爱的月亮降落到什么遥远的地方去了?继而问,是不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们刚刚看到月亮从东方升起?词人的大胆想象,与今天月亮绕地球转的道理相近,表现了他的聪颖灵悟,也说明由于他对客观自然观察细致,因此才具有这种可贵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天外”古人以目力所及的天体之外为“天外”;“汗漫”,空阔无边;“浩浩”,广大的样子;“姮娥”,嫦娥。在对月亮的出没作了猜想之后,词人又针对有关月亮的自然现象和神话传说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是不是天外空空荡荡无涯无际,只是一股大风把明月送走了?月亮无根悬在空中,是谁把它系住了?月宫的嫦娥不出嫁是谁把她留住了?这些问题对今天的人来说虽然不算问题,但就辛弃疾生活的时代来说,也只有象他这样想象丰富的人,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前两问,问的是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后一问,说明词人对有关月中嫦娥的神话故事发生了怀疑,这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的“嫦娥孤寂与谁邻”意境相近,两位巨匠的想法可谓不谋而合。

  下片紧承上片,继续对有关月亮的所有传说,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提出了疑问。“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这两句是针对月亮的运行路线说的。他说,有人认为月亮运行经过海底,却又无从查问,这种说法让人迷茫困惑忧虑不解,以下便针对这种说法谈了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三句由“怕”字领起,是写词人的担忧,如果月亮真的经过海底,他真担心海中往来奔突的鲸鱼,撞坏了月宫中的华美宫殿、亭台楼阁。“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故”,本来;堪,能够;“云何”,为什么?传说中月亮上面还有蟾蜍和玉兔,他禁不住问,在月亮通过海底的时候,本来就会游水的蛤蟆固然无妨,那玉兔不通水性,又怎么办呢?“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结尾二句,更进一层,对月亮运行经过海底的说法提出问题。“无恙”是对上边疑问的总结,是说如果月宫中的房子不被撞坏,玉兔也和蛤蟆一样,顺利渡过大海,没有发生任何问题,那么圆圆的月亮又为什么渐渐地会变成“钩”样的月牙呢?这与“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骆宾王:《玩初月》)的发问相比,更为具体深刻。

  全词一气呵成,紧凑连贯,读来势同破竹。词的视野广阔,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包含生活逻辑,且有难能可贵的科学断想,彻底打破前人咏月的陈规,道前人所未道,发前人所未发,其意义较那些对月伤怀的作品寄托深远,其境界较那些单纯描写自然景物的咏物词更高一筹。 (王方俊)

  【赏析二】

  辛弃疾的这首《木兰花慢》,通篇设问,不主故常,特立于两宋词中。对于这首词的别成一格、驰骋的想像,可谓“前人之述备矣”。但对于这首词主旨的探微,历代评家却鲜有涉及。谨此,笔者意结合自己的理解,解读一下这首词的主旨,待教于方家。案:笔者以为,欲解这首《木兰花慢》,必须先从把握其主旨入手,否则,极易使人误解这首词只是一时遣兴之作,从而曲解了词人的一派苦心。不揣简陋,试述如下。

  关于这首词创作的缘起,词前有小序:“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据此,我们不难得出:一、词人是因前人只赋“待月”而别以“送月”为题;二、词人乃特意选用“《天问》体赋”。那么,词人何以另取“送月”为题,并特意选用“《天问》体赋”呢?笔者以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当是把握这首《木兰花慢》主旨的关节所在。

  对月而发问,古已有之,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月下独酌》、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等,无不是咏月的佳作。但是,诚如词人所言,前人的这些诗词皆偏重于“待月”。因此,这首《木兰花慢》之问月,别取“送月”为题,当旨在使自己有别于前人;换言之,即求以补前人之“缺”而显现自己的特立、高卓。而特意选用“《天问》体赋”,则是为了进一步凸现这种特立和高卓。——我们都知道,《天问》是屈赋中的名篇,全文对天发问,连用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巧制成篇,表现了屈子的坚贞、深挚和悲悯,缘是古来共推的一篇不二的“奇文”。能以“《天问》体赋”词者,其人必具不世之才;而念及屈子,并能追其情、合其文者,其人必为忠贞、诚挚之士。由此,我们便可推知:辛弃疾之所以另取“送月”为题、以“《天问》体赋”词,缘是为了表现其高卓和才志。换言之,辛弃疾借助如此奇崛的体式和内容填制这首《木兰花慢》,当是为了有别于前贤和今人,从而让人领略其不世的才情和风骨,并在巧借“《天问》体赋”的过程中,使己心暗合于屈子,隐喻自己“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情势和自己虽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而仍不失“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和心志。——“词贵意藏于内,而迷离其言以出之。”(清·沈祥龙《论词随笔》)辛弃疾的这首《木兰花慢》,巧得其致。

  关于这首《木兰花慢》,其词作年已难确考,但以稼轩制词600多篇,多为别有所托、意有所遣,罕有随意、遣兴之作,笔者以为,这首《木兰花慢》,当一并为抒写其性情、心志之作。考辛弃疾一生之际遇,将这首词视为其肆才、明志的另篇,应该是于情理可通的。否则,若为消遣之作,词人焉能耗费如此才情和心力,其何所取而非如此不可呢?至于有人认为,这首词中词人是以“圆月”喻指大宋,寄寓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思。窃以为,这种理解看似可取,实则有失偏颇。即如屈子之赋《天问》,借问天而抒发一己之幽情、忧思,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只合其中之一种。若谓“天”指代楚国,即失偏斜。同理,辛弃疾之“送月”“问月”,缘本于对其自身际遇的沈思和慨叹,其中必有暗合于家国命运、时事浮沉者。但若只以“月”谓指赵宋、以圆月之渐缺喻指国势之式微,必致牵强、附会。由此,笔者以为,对于这首《木兰花慢》的主旨,还是应概而言之,称其为一肆才、明志之作,当更切合、更公允一些。

  另:关于这首词上阙中“姮娥不嫁谁留”句,诸本皆以词人在此乃与姮娥侃笑,笔者亦不能苟同。笔者以为,此句乃以“姮娥”指代明月,以“姮娥不嫁谁留”而追寻“明月何以长挂天上”。因为,只有这样理解,才能使本句与其上句“飞镜无根谁系”衔接更为贴切:问罢明月何时挂在天上,再问及明月何以长挂天上,缘属情理之必然。即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问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后,势必会念及“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要之,将“姮娥”释为指代明月,能使文脉更通、上下文衔接更切合。——不知所论妥否,一并待教于方家。

参考资料: http://www.mcscn.net/shicishangxi205.aspx

如时情1H
2006-11-12 · TA获得超过6.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30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444万
展开全部
《大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鉴赏】:这首词是辛弃疾的《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此词可能是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扶司参议官任上所作。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建议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词人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总之,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看,他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木兰花慢》
宋·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鉴赏】: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咏月诗不可胜计,咏月词也多得不可胜数。但是,真正能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却并不很多,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而辛弃疾的这首仿屈原《天问》体的《木兰花慢》词,由于它打破了历来咏月的成规,发前人之所未发,充分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而别具一格,成为千古绝唱。

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屈原曾写过一篇《天问》,全篇是对天质问,一连问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辛弃疾使用《天问》体,而创作的这首《木兰花慢》,构思新颖,想象奇瑰,与一般写悲欢离合的词人不同,他不思乡,不怀人,不吊古,而是紧紧抓住黎明前的刹那时间,象伟大诗人屈原那样,驰骋想象的翅膀,连珠炮似的对月发出一个个疑问,把有关月亮的一些优美神话传说和生动比喻交织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绚丽图画,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请看他那妙趣横生的发问是: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爱,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里去呢?接着又问: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边刚好看到你升起在东头呢?还是在那天外广阔的宇宙,空无所有,只有浩浩长风把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飞入天空的宝镜,却不会掉下来,难道是谁用一根无形的长绳把它系住了吗?这些问题,问得异想天开,而又饶有兴味。传说后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以奔月,离开人间而独居于广寒宫。于是,作者又发问:月宫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没有出嫁,不知又是谁把她留住了呢?听说月亮游过海底,可又无从查问根由,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发愁。我怕大海中万里长鲸横冲直撞,会触破月宫的玉殿琼楼。月从海底经过,会水的虾蟆不用担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学会游泳呢?如果这一切都安然无恙,那么,又为何逐渐变成弯钩模样?词人这一连串的发问,把我们带入了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话世界,想象新奇,幽默而又妩媚,问得奇,问得妙。

当然,稼轩写这首词不只是驰骋艺术才思而已,其中也有着作者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作出了大胆的猜测。在诗词中,向月亮发问,前已有之,不算什么发明创造。如李白的“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然而,这首词中所提出的一些疑问,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大胆猜测,却是前人所不及的。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个科学现象的发现,曾引起天文学界的革命。而在哥白尼前三、四百年,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观察月升月落的天象时,已经隐约猜测到这种自然现象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一向被推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所谓”豪“,就是豪纵跌宕,横绝古今;所谓”放“,就是雄放恣肆,别开天地。辛弃疾的词,的确达了这种境界。他这首用《天问》体写词,通篇设问,一问到底,这在宋词中是一创格,表现出作者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艺术气魄。它打破了词的上下片的界限,一口气对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词的用韵也完全适应豪纵激宕的感情,读起来一气贯注,势如破竹。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词,使词这种形式更能挥洒自如地表现思想感情,给作品带来不可羁勒的磅礴气势。并且,这首词还有其另外一层含义,即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在这首词中,作者以皎洁的圆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强烈地透露出作者对误国误民的奸邪势力的憎恶之情,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寓意深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uan7qian
2006-11-25 · 超过2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8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贡浪
2006-11-12 · TA获得超过628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47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663万
展开全部
木兰花慢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
《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
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
那边才见,
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
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
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
纵横触破,
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
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
云何渐渐如钩?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咏月诗不可胜计,咏月词也
多得不可胜数。但是,真正能千古流传,脍炙人口
的,却并不很多,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就是。而辛弃疾的这首仿屈原《天问》体的
《木兰花慢》词,由于它打破了历来咏月的成规,发
前人之所未发,充分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
的创新精神,而别具一格,成为千古绝唱。
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屈原曾写过一篇《天问》,
全篇是对天质问,一连问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辛弃
疾使用《天问》体,而创作的这首《木兰花慢》,构
思新颖,想象奇瑰,与一般写悲欢离合的词人不同,
他不思乡,不怀人,不吊古,而是紧紧抓住黎明前的
刹那时间,象伟大诗人屈原那样,驰骋想象的翅膀,
连珠炮似的对月发出一个个疑问,把有关月亮的一些
优美神话传说和生动比喻交织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绚丽
图画,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请看他那妙趣横生的
发问是:
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爱,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
究竟要到哪里去呢?接着又问: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
那边刚好看到你升起在东头呢?还是在那天外广阔的
宇宙,空无所有,只有浩浩长风把这美好的中秋月送
走呢?它象一面飞入天空的宝镜,却不会掉下来,难
道是谁用一根无形的长绳把它系住了吗?这些问题,
问得异想天开,而又饶有兴味。传说后羿请不死药于
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以奔月,离开人间而独居于广寒
宫。于是,作者又发问:月宫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没有
出嫁,不知又是谁把她留住了呢?听说月亮游过海
底,可又无从查问根由,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
发愁。我怕大海中万里长鲸横冲直撞,会触破月宫的
玉殿琼楼。月从海底经过,会水的虾蟆不用担心,可
是那玉兔何曾学会游泳呢?如果这一切都安然无恙,
那么,又为何逐渐变成弯钩模样?
词人这一连串的发问,把我们带入了富于浪漫色
彩的神话世界,想象新奇,幽默而又妩媚,问得奇,
问得妙。
当然,稼轩写这首词不只是驰骋艺术才思而已,
其中也有着作者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作出了
大胆的猜测。在诗词中,向月亮发问,前已有之,不
算什么发明创造。如李白的“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
停杯一问之” ,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等等,然而,这首词中所提出的一些疑问,表达了作
者对自然现象的大胆猜测,却是前人所不及的。月亮
绕地球旋转这个科学现象的发现,曾引起天文学界的
革命。而在哥白尼前三、四百年,宋代词人辛弃疾在
观察月升月落的天象时,已经隐约猜测到这种自然现
象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稼轩中秋饮酒
达旦,用《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
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
光影东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
家密合,可谓神悟!”
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一向被推为豪放派的代表
作家所谓“豪”,就是豪纵跌宕,横绝古今;所谓
“放”,就是雄放恣肆,别开天地。辛弃疾的词,的
确达了这种境界。他这首用《天问》体写词,通篇设
问,一问到底,这在宋词中是一创格,表现出作者大
胆创新、不拘一格的艺术气魄。它打破了词的上下片
的界限,一口气对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词的用韵也
完全适应豪纵激宕的感情,读起来一气贯注,势如破
竹。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词,使词这种形式更能挥
洒自如地表现思想感情,给作品带来不可羁勒的磅礴
气势。并且,这首词还有其另外一层含义,即作者对
国家命运的忧思。在这首词中,作者以皎洁的圆月象
征大宋江山,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怕万里长鲸,
纵横触破,玉殿琼楼”,强烈地透露出作者对误国误
民的奸邪势力的憎恶之情,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命运
和前途的深深忧虑,寓意深刻。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
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
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
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
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
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从这首词的内容
看,此词可能是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 ),作者在建
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扶司参议官任上所作。这
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
多次上书,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建议根本不
被人理睬,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词人只能以诗词来
抒发自己的心愿。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
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
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
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
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
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
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
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
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
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
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
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
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
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
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
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
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
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
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
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
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
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总之,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
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看,他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
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
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
的特点,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雾妤灭1551
2006-11-22 · TA获得超过46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fjfkgfdh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3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