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主张是?

 我来答
龙源期刊网
2020-11-18 · 版权期刊、优质文章数字内容发行平台
龙源期刊网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孟子性善论思想进路初探 摘要:孟子继承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要义,提出了性善的基本范式,性善论不是“性已善”抑或是“性本善”,而是认为人先天具有善的质和一种向善的自然倾向,经过后天的修养功夫,最终实现善的内在价值。其思想进路为:性善之禀赋“四端、四心”;向善之能力“良知、良能”;为善之工夫“存心、养性”;至善之目标“圣贤、能者”。 关键词:性善;向善;为善;至善 一、性善之禀赋“四端、四心” 孟子将“侧隐之心”引申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仁爱精神,是“不忍人之心”的同义。将“羞恶之心”理解为是义的内化,即人一旦做了不合乎道的行为,便会发自内心的受到自我谴责。“辞让之心”亦称之为“恭敬之心”作为礼的内在形式,它是克己为人,引人向上向善的道德观念,它不仅表现出一种先人后己的价值取向,更体现为勇于自我牺牲的伦理观念。“是非之心”包括了知对知错、知是知非的直觉潜能以及明辨善恶、趋利避害的理智能力。 孟子道性善十分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强调“贵于己者”,充分肯定人的道德主体性,人即可求之于自身,认为是否具备仁、义、礼、智“四德”不受外在的势决定,其关键在于内在的情。但其中的“我固有之”并不意味着“四德”已完全具备,孟子并未说人心是完善,孟子只说善亦从人心所固有同有中出,人的自我实现仍需要一个向善的过程。就其道德主体的完善过程而谈,人人具有“四心”,“四心”是“四德”的精神基因。孟子接着说万物各有各的特点,其特点都备于我自身,自反而觉其实然,便获得了至大的快乐,不懈的推己及人,仁再近不过了。其中“万物皆备于我”蕴含着一种道德上的平等观念,很多人误解为孟子在这句话里夸大了人的力量,赋予了具有超越性的神秘色彩,其实不然,孟子想要传递的是一种人与万物平等观念,人即是自然,人与万物同展现于无限的价值平等的世界。人的善性只要用“心之官”认真思索便可获得,并保护好,勿失其心,否则便不是人了。“四端”是人作为道德主体履行道德义务、践行道德规范的内在根据。“善端”的萌芽按照其使然的内在趋势发展便可以为善,难么何为善呢?孟子是这样论述的:“可欲谓之善。”合乎人们意愿,值得人们喜欢的称之为善。更有徐复观提出“即心言性”说,认为孟子所说的性善,实际便是心善。“可欲”,指的是人本是具有实现善的要求。 二、向善之能力“良知、良能” 孟子的性善论没有过多笔墨去论及“性”、“善”,也没有把“人性是什么”作为它的基本问题,性善被现代学者陈_定义为一种引导性的概念,他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可以理解为一种规范性的系统,它为存在的转换与提升提供一个规范的基础。我以为有其道理所在,我们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却不可以告知人们趋恶从善。孟子强调人对道德的主宰性和责任感,从人异于禽兽之几希处言性善,说普通人与君子的区别,其言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同为生而即有的耳目之欲在孟子的性善论中并不归旨为人性,因为它的实现有待于外,不由自己作主,因此孟子把它诠表为“命”,即,“在我者”为“性”,“在外者”为“命”,因此“性”、“命”有别。 性善并非“应然”,而是“实然”。不是人性应当为善,而是人性实在向善。道德的成就不是迫于外在的强制,无须向外凭空悬拟,而是道德本体的自然要求,是人们当下在自己的心中认取善的种苗。一旦人们意识到凭借“良知”“良能”可以实现自我的完善,便会顺其自然的生长趋势发展,这是一个“实然”事实。杨泽波以伦理心境诠释性善论的同时,也肯定人性中有一种自然生长的倾向,他认为“人来到世间的那一瞬间,并不是完全空白的,本身就具有一种生长和发展的倾向,它完全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人们向善的最初动因就来自这里。” 孟子认为人生来便有“良知、良能”。“人之所不_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就学问之道而言,人不学便已掌握的是良能,人不思虑便已知道的是良知。即从时间发展的角度证明,人生下来便有善端,人为善,成就道德只不过是顺着善端努力为之罢了。因人有“善端”和向善的能力,所以主体人格可以实现善的价值。孟子更以两三岁的孩子便懂得爱他的父母,长大之后便懂得尊敬兄长来说明“良知、良能”,是“莫之致而至者”。爱与敬便是孟子之所谓“善”,居仁行义是人道的准则,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人是我们的人生目标。穆先生认为:“善恶辨在己,真伪美丑则辨在外。”因为人心固有此“良知”“良能”,善于运用修己之道,反求诸己、可察己身便可“存心”“养性”,而后“尽心”“知性”,最后到“知天下”。 三、为善之工夫“存心、养心” 孟子以为无论是善端的禀赋还是向善的良能都是舍弃便会丢失的,张岱年先生道:“所谓才,即天赋之能,亦即生来之‘可以为善’之因素。”如上所说,即便失去善心,亦不是“才”的过错,原因在于没有好好把握善心,即所谓“存心”,也就是内在的德性或道德意识的涵养,钱穆先生将此番修养工夫视为儒家思想对全世界、全人类文化前途极大贡献之处。而孟子对于人们后天做出的非道德行为解释为“失其本心”,其原因有二:一是“耳目之欲蔽于物”,二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首先,孟子从未说过耳目口鼻之欲是恶的,在不伤及本体或是他人及社会的情况下,合理的欲望亦被视为正常的生理欲望。但他将“耳目之欲”称之为“小体”,因为其不具有思的功能,易于被外在的物质蒙蔽,以至于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而“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所以称其为“大体”。这亦是儒家思想中“大人”与“小人”的区别,品德高尚的人从其“大体”,品德败坏的人从其“小体”。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的便是善于运用能思的“心之官”,否则人即失其所以为人,而与禽兽同。钱穆曾认为在今天的“机器世界”中,人全仗一心指使运使。科学俞进步,机械俞发展,在此俞益唯物之环境中,乃俞见心灵活动之重要。肯定了孟子所言“心之官”的重要性。 据今生活约两千多年的孟子,亦认识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绝对真理。他认为当“饮食之人”没有办法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之时,很难保证他可以成为一个道德意义上的人,不免沦为“陷溺其心”的境地。这并不是人中向外实现善的能力“才”有何殊异,而是人受到了不同客观环境的影响。基于此,孟子认为解决经济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来源:速读·下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