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军事改革在武士阶层中引起了怎样的反响?

 我来答
臻留球09
高粉答主

2020-11-14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万
展开全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5月10日是母亲节,我祝福世上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你也要记得向妈妈致以节日的美好祝福,或是亲切陪伴在妈妈身边一天,让她感受到你对她的爱!

今天,我想继续讲述一段有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以明治维新实行的军事改革切入,呈现日本传统武士阶层和明治政府实行军事改革后二者之间的利益碰撞,最终引发了“最后的武士”的反抗(西南战争)。

战国时代形成的职业武士阶层(明治维新之前)

自日本战国时代开始后,以织田信长为首的一帮大名领主,为了提高军队作战能力以图统一霸业,便着手培养起职业武士,他们将武士同农民身份相互分离。

原本,武士是非职业化的,武士如遇到战争,则披甲上阵杀敌,战争结束则卸甲归田种地,可谓是“”一把长刀一把锄头的干活”。而现在,身为职业武士,只需负责替领主征战,吃穿用度则由领主提供,且武士是可以世袭的。

这种兵农分离和武士世袭的做法,在日本的战国时期的确有效提升了军队作战能力,但是,这一举措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即领主需要耗费大量财力和物力来供养这些职业武士。甚至发展到后期,越来越多想要逃避现实的“年轻人”纷纷加入武士阵营。毕竟,当了武士,就意味着自己只需要在战时承担上阵杀敌的义务,吃穿用度全由领主则负责供养,而战争又不是经常发生,因此,武士的小日子过得也算是滋润。

长此以往,随着武士团体的不断扩大,农民的负担重,领主的负担也重,直到最后不少大名领主甚至都快到了破产的边缘。

明治维新时的军事改革

解除兵农分离,取消武士世袭,收缴地方兵权因此,1868年起,明治新政府成立后,除了对经济及文化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改革,还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军事领域,其目的则是为了实现强军。根据朝中变法派的观点:“想要实现富国强兵,就必须先解除长年存在的兵农分离的现象,并取消武士身份世袭制”。

于是,以伊藤博文为代表的变法派,在1868年(明治元年)率先布告《统一兵权之建议》,其大致内容即将各地大名领主中的兵权收归中央,以避免再度出现室町幕府末年,因各大诸侯拥兵自重,从而转向群雄纷争阶段。

或许会有人感到不解,统一兵权和废除武士世袭制之间有何关联?答案就是,如果朝廷仍旧将兵权外放,这种触及武士阶级根本利益的变法举措,自然会惹得武士团体的不满,一旦强制实施,那么日本必然会直接进入到战国2.0的阶段。将兵权收归中央,一来可以巩固朝廷权力,避免地方割据势力尾大不掉,二来就是可以搞瓮中捉鳖的伎俩,待兵权统归天皇,就算地方武士想要反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伊藤博文·《统一兵权之建议(节选)》:然方今朝廷名义上拥有兵权,实际上兵权为诸侯掌控,故朝廷力弱无以驭下,今若能立此制,则将终中古以来之制,朝廷能乘机使北进之兵成朝廷之常备部队,总督,军督,参谋以下者,若赐以爵位,授以兵权,使其能号令部队,则兵士各得其所)

明治天皇画像

四年后,经由睦仁天皇(明治天皇)审议通过的《征兵告谕》正式颁布,不仅取消了武士阶级对军事的世袭垄断,同时还借鉴了西方的义务征兵制,令日本国民凡到达指定年岁,皆有义务入伍,为国征战的责任。

(《征兵告谕》(节选):然大政维新,列藩奉还版籍......许世袭坐食之士减其禄,脱刀剑,四民渐得自由之权......是乃......人权齐一之道,兵农合一之基)

仿效英法建立近代化的海陆军1873年,明治政府改革军制,仿效英国建立海军,仿效法国建立陆军,并开设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指挥作战。

问题来了,要知道,明治政府之所以能够大展拳脚,武士阶级功不可没,若不是当年以西乡隆盛(武士)为代表的萨摩藩(今鹿儿岛)联合几大势力强盛的大名向德川幕府施压,让德川庆喜大政奉还于天皇,后还积极参与了“倒幕运动”,那么睦仁天皇或许依然还是傀儡,也不可能建立起明治新政府。

西乡隆盛

故而,明治政府在改革军制的所作所为,触犯了武士集团的利益,无异于“过河拆桥”。这就好比明治政府明明吃了武士的饭,却将他们的锅砸掉,这在当时自然引起了诸多武士的不满。

于是,在这种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日本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内乱,即以被誉为“最后的武士”的西乡隆盛所领导的西南战争,便就此打响。

武士阶层和明治新政府的分歧与冲突

西乡隆盛此人,刚刚提到过,是对明治政权有功的武士,他曾与被誉为明治三杰的大久保利通是好友,正是在两人的齐心协力下,才最终完成了倒幕运动。但在明治政府成立后,大久保利通迅速投入了维新的阵营,而将原本就是武士出身的西乡隆盛晾在了一边。

1873年6月,朝廷围绕是否出兵朝鲜半岛,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即“征韩论”。

日本绘制的征韩论论证的明信片

为了稳固根基,积蓄实力,以伊藤博文等代表的新势力反对出兵,并针对赞成出兵的西乡隆盛等人展开疯狂的舆论攻势。四个月后,“征韩论争”结束,但双方仍然争执不下,后受到明治天皇反对,于是西乡隆盛(时任近卫都督,拥有极大的兵权)等人负气下野,纷纷决定辞官返乡,避免与时代针锋相对,史称“明治六年政变”。

回到故乡萨摩藩的第二年,西乡隆盛便在当地创办了两所私学校,即炮队和枪队学校,并开始广泛招收人才,私学校极盛之时,学生人数超过了三万余人。

没错,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是那样的顺理成章。事先说明,西乡隆盛起初并没有反叛的意思,但他个人的所作所为,却都偏偏无一不透露着“快看我!我要反了”的信号。因此,为了防止西乡隆盛同朝廷分庭抗礼,明治政府于1877年年初,宣布将萨摩藩附近军工厂所生产的武器机械,转移至大阪地区。

此时的明治政府,开始打压西乡隆盛的势力,而西乡隆盛仍旧没有反意,甚至大有自暴自弃的趋向。

不过,尽管他不想反叛,却还是遇上“黄袍加身”的尴尬突发事件。1月29日晚,私学校的部分激进派分子,在以松永高美的带领下,硬闯兵工厂,将厂内炮弹枪械洗劫一空,并分发到各个学生家中,全面武装。如此一来,西乡隆盛可谓是进退两难,最终被逼上“梁山”。解释?怎么解释?扛枪去见天皇?还是提头去见天皇?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西乡隆盛在当晚得知这一消息后,仍旧不想反叛。如果没有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就很难预料接下来历史发展的走向。

就在2月6日那天,返回县城的东京警视厅的数名警察,被当地警察逮捕,经过一番审讯之后,才最终得知这群人返乡的目的,就是奉朝廷敕令,前来刺杀西乡隆盛。

这一事情发生后,西乡隆盛自觉受到了羞辱,一怒之下,正式决定反叛明治朝廷。

2月19日,见西乡隆盛造反之举已显,明治天皇颁布讨逆檄文,以炽仁亲王为总督,任命陆军中将山县有朋和海军中将川村纯义辅攻,并于六天后正式出兵,平息内乱。

东京上野公园西乡隆盛塑像

然而,由于西乡隆盛的兵力和实力远远不足以与政府军相抗衡,持续了长达近七个月的西南战争,最终以西乡隆盛殒命城山,内乱既而得以平息结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