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所说的“山东六国”都在今天的山东省吗?
“山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
由于战国七雄之中,除秦国以外的韩、赵、魏、齐、楚、燕六国都在崤函以东,因此也被称为“山东六国”。战国之后的秦、汉等所称的“山东”一般也是指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
到唐宋年间,“山东”则主要指太行山以东的广大黄河流域,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山东省,以及河南省的部分。但唐代末年,就已经有人用“山东”专指齐鲁之地。
到了金代,设立了“山东东路”“山东西路”两个行政区,“山东”开始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划概念出现。
之后,明代设立“山东行省”,后来改为“山东承宣布政司”,清朝设“山东省”沿用至今。
所以,“山东六国”的“山东”远比现在山东省的范围要大得多,现在的山东省大致是当年齐国和鲁国的范围,所以山东省又有“齐鲁大地”的别称。
战国时期,秦、楚、齐、魏、燕、赵、韩七国争霸。当时诸侯割据纷争,王权无法稳固统一,需要在国力富足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手段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谋士便应运而生了。
谋士纵横捭阖于各国之间,称为纵横家,可称得上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政治外交家。
秦国变法之后迅速强大,经常侵略山东六国,为了生存下去,这六国或是合纵,或是连横,来应对这种纷繁复杂的局面。
著名的《韩非子》一书中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也就是说,“合纵”主要是山东六国之间联合起来对付强秦,“连横”是他们之中的某一国和秦国联合起来对付其余的国家。
合纵派的主要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主要代表是张仪。现在“山东六国”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个称呼早已堙没,崤山作为地理分界的标志也渐渐为人所淡忘,现在如果把“山东”作为一个地理范畴来看的话,更多情况下指的是太行山以东地区。
总结: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变法增强国力,通过远交近攻对山东六国进行蚕食,最终消灭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