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高考励志故事?
是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尤其是高考的故事,都是那么振奋人心的,想起来还是非常怀念的。
我起初是中专学历,当年没选择继续高考,也没有选择考成人高招,取得函授学历,而是选择了自考。
那时候的我刚刚中师毕业,在初中学校任班主任老师,还是学校团委负责人,事业心很强的我,每天把自己变成一个陀螺,睁开眼就投入工作。
这时,跟我一起分到学校的另外两个同学,他们商量不当教书匠,要继续考大学。
起初,我也跃跃欲试,中专文凭在初中任教,那是不合格学历。自己也不甘心,真的想再拼高考,重塑金身,要考就考个名牌本科玩玩。
我一跟那两个同学比,劣势立现。一个同学是教英语的,英语学得呱呱叫。另一个同学是教数学的,理科成绩不在话下。
我呢?我是教语文的,只会写个小文章,数学基本不会,英语一点皮毛,即便高考选择考文科,数学和英语这两座大山就难以逾越。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选择知难而退,别到时候考不上大学让别人笑话。
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就我自己努力了,付出了才会有更好的回报,希望大家都能够过好自己的生活
1996年4月,一个普通的周末。
6岁的杨孟衡独自在家附近的小河边玩耍,田里有一个变压器,裸露的白色瓷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小孟衡因为好奇爬了上去,伸出小手努力去够。
在手触碰到瓷片的那一瞬间,10万伏的电压传过杨孟衡的小身体,在昏迷前,他甚至看到了自己的骨头。
等杨孟衡醒过来,双臂已经烧得焦黑,为了保命,他被迫高位截肢,从此失去了双臂。
小孟衡把笔一扔,嚎啕大哭起来:“我不干了!以后的生活随便吧!”
看到儿子闹情绪,杨妈妈不会责备,而是做了这样一件事情——
她脱掉鞋子,用自己的脚夹住笔杆,一笔一划,又一笔一划地给儿子做着示范。为了让儿子学会用脚写字,杨妈妈自己都记不清她的脚抽过多少次筋。
三个月之后,杨孟衡和母亲,都学会了用脚写字。以前一直都是专业的运动员,书本都没怎么碰过,当时全年级800多人,杨孟衡第一次考试就考了个年级倒数第三,英语才20多分,连hello都不会拼。
底子实在太差了。
杨孟衡决定还是用以前的笨办法完成超越: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有时候我们除了努力,没有更好的办法。
他每分每秒都在学,就连上厕所都在背英语单词。半年后,他英语成绩120多分,总成绩从年级倒数第三,考到了正数第三。
2010年,杨孟衡参加了高考,裸分成为宜良县“文科状元”,高出全县第二60余分,位列云南省57名。据说,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昆明市残疾程度最重,高考成绩最佳的考生。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连hello都不会拼的男孩,竟然成为了中山大学翻译学院英语翻译专业的一员。
高考考了三年,终上北大。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高考实战经历鼓励高三学子:大考在即,要学会自我鼓励。俞敏洪坦言,从小学到大学,从未考过全班前20名,但凭借“自我鼓励”考上北大。
很多人知道作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参加过三次高考,但曾拖后腿的竟是他现在的强项--英语。俞敏洪说,第一次参加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在复读班,英语基础差,从未得到老师的鼓励,凭强大的“自我鼓励功能”挺到最后。第二年高考,英语成绩55分,虽比前一次有进步,但总分不高仍落榜。
在一片质疑声中,俞敏洪坚持再读一个高三。当年暑假,俞敏洪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有了前两年的积累,加上最后一年的拼命用功,“高五生”俞敏洪英语得了90分,最终被北大录取。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俞敏洪说: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任何人都打不倒你。“没有人鼓励,就自我鼓励。”考上大学,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精英分子编成一班,俞敏洪是其中之一。“大学期间,我从未进入全班前40名。但我没有因此放弃自己,一天内背不下课文,我就花一周的时间天天背,到最后可以脱口秀。”俞敏洪说,在与同学智商相当的情况下,惟一能胜出对方的是超常的努力加毅力。他寄语即将参加高考的后进生:即使最后一名,也要保持一颗上进的心。
断箭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
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其实,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整理于网络资源
一, 很多人知道作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参加过三次高考,但曾拖后腿的竟是他现在的强项--英语。俞敏洪说,第一次参加高考,英语只考了33分。在复读班,英语基础差,从未得到老师的鼓励,凭强大的“自我鼓励功能”挺到最后。第二年高考,英语成绩55分,虽比前一次有进步,但总分不高仍落榜。
在一片质疑声中,俞敏洪坚持再读一个高三。当年暑假,俞敏洪报了一个英语补习班。有了前两年的积累,加上最后一年的拼命用功,“高五生”俞敏洪英语得了90分,最终被北大录取。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俞敏洪说:只要自己不放弃自己,任何人都打不倒你。“没有人鼓励,就自我鼓励。”考上大学,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精英分子编成一班,俞敏洪是其中之一。“大学期间,我从未进入全班前40名。但我没有因此放弃自己,一天内背不下课文,我就花一周的时间天天背,到最后可以脱口秀。”俞敏洪说,在与同学智商相当的情况下,惟一能胜出对方的是超常的努力加毅力。他寄语即将参加高考的后进生:即使最后一名,也要保持一颗上进的心。
1.梁实坚持了26年高考,为了我考上好的院校,虽然成绩不满意,但是他继续在学习争取拿到理想的分数
2.武亦姝的爸爸下午四点半不玩手机。陪女儿努力学习
3.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首次落榜,数学只得了1分。马云充满了挫败感,之后他跟表弟到一家酒店应聘服务生,结果表弟被录用,自己惨遭拒绝,老板给出的理由是马云又瘦又矮,长相不好。后来马云做过秘书、搬运工人。马云高考落榜,父亲马来法见他意志消沉,让他蹬三轮给杂志社送书。
1983年,马云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数学提高到了19分。马云的父母劝他死了上大学的心,好好学门手艺,之后马云又开始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穿梭于杭州的大街小巷。
1984年,马云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第三次参加高考,这次数学考了89分,但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由于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部分英语优异者获得升本机会,马云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进入大学后,马云变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凭借出色的英语稳坐外语系前五名。之后马云当选学生会主席,后来还担任了两届杭州市学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