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五六回读后感

 我来答
爱创文化
2022-07-14 · TA获得超过990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24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9万
展开全部
曹操得以成功逃亡后,便积聚天下四方英雄,共同伐董卓。由于董卓的暴政,因而民心所背,曹操出师有名,天下英勇善战志士,皆响应而起。袁绍,还有刘备,孙坚等各路好汉,齐心协力于攻卓。但在战争期间,却出现了所谓的间隙之心,挑拨离间,导致了孙坚缺少粮草,最后军心不安,加之董卓手下的得力助手华雄的奇袭,孙坚最后是大败而归。所幸他的手下祖茂忠心耿耿,为了侍主,愿意赴汤蹈火,牺牲性命,将敌方引入另一个地方,挽救了孙坚一命。

袁绍派出的大将,一一被华雄一刀砍死,无奈,关公便毛遂自荐,主动出战。可是袁术看不起关公的出身,即使后来他战胜了华雄,还是难以得到袁术的重用。所幸曹操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屡次劝阻袁术的冲动鲁莽行为。

接着,便杀出了吕布。此人英勇善战,众多英雄都成为他的刀下亡魂。“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令人闻风丧胆,多数英雄豪杰几近惨死,皆因众人挽救,才可逃过一劫。最后是玄德,云长,翼德等三兄弟共同与吕布大战了多个回合,仍是不分胜负,最后吕布略逊!

第五回中,首先是袁绍,此人不论英雄论出身,性格暴躁,没有长远目光,没有慧眼识人才,易受他人鼓吹,没有大局意识,或许后来等待他的该是一场悲剧。

对于曹操而言,一眼便看出了刘备三兄弟的不凡,还给予招徕,难怪历史上都认为曹操爱惜人才,为后来曹操起义,招揽雄才,各方积极响应,奠定了基础。爱才惜才,曹操这方面还是另当别论的,世人钦佩。长歌行便透露出他渴望贤才的心声!

#读书打卡#20160415

1、孙坚战败后,责问袁绍为何听从小人离间,不给予粮草进行援助,袁绍最后只是看砍了挑拨之人,向孙坚谢罪。其实,挑拨之人无非就是袁绍的替罪羊罢了。所谓心至诚,意志坚定之人,肝胆相照,定不会受到小人的蛊惑,除非,是袁绍内心也是黑暗之人。而事实上,袁绍听从了他人建议,无非是他自己也从心底认可这种做法罢了。此处也是透露出袁绍不适合谋大事之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难怪后面会众心离背……

2、孙坚拒绝了董卓的联婚之后,董卓便想要借助童谣,迁都到长安,依靠长安优越的地理位置,镇守城墙。可是,有些大臣不满意这一迁,觉得这样会骚动百姓,最后,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就是命丧黄泉了!董卓恶劣行径还不及于此,杀了很袁绍有瓜葛,没有瓜葛的富户,皆一一被杀害,窃取才资,还挖取陵墓,取其钱财,令生者迈向地狱,死者魂灵难安。行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毫无人性可言。古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董卓的所做所为,将会逼得人民掀起汹涌波浪,股股浪潮,推翻他的船,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但是,董卓的行为在这里也有那么一点可取之处,那便是利用童谣和迷信色彩,为自己的事业蒙上了一种正义的色彩,堂而皇之的借口,让事情可行性强一些。为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历史上的陈胜和吴广,本就一介平民,为了出师有名,便编了一个故事,让大家以为这是顺应天意而为之。可见,想要成就一件事情,有阻力之时,多多借助外力,那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呢!

3、曹操想要劝阻袁绍乘胜追击,将董卓一网打尽,一战而定天下。只可惜,袁绍不愿,血气方刚的曹操便一人孤身入敌,哪知此时,董卓也正设好了圈套,等待瓮中捉鳖,幸好,曹洪誓死相救,还有他忠心耿耿的部下,拼死护主,曹操才可脱险境。但是,操心,已不再在袁绍这里了。

可见,一个没有人格魅力的领导,即使拥有先天的优越条件,最终还是葬送在他自己手下,人才纷纷流失,袁绍便是留不住曹操。

曹操看来也是一个很有血性的男子汉,有勇有谋,只可惜,多了一份鲁莽。在他身上,可见一代新领袖者的魅力,越来越凸现了!

4、孙坚意外得到了玉玺,可却暗藏于怀中,死死不愿献给袁绍,于是两人分裂了。只是,没有想到袁绍还让江夏八俊去帮忙追杀,逼孙坚交出玉玺。

有时候福祸相依,你所以为的福,或许就会给你带来灾难。所以,有时候勇敢舍弃一些不太必要的东西,或是给你致命一击的东西,全力以赴,为了新的征程,才是正真可取之道。死守以往的辉煌,只是次要的。天下大变,该是需要有雄才大略的人担当,一时的屈让,只是为了以后……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