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造句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22-09-12
展开全部

【囫囵吞枣】造句

  1. 囫囵吞枣地吃食物是个坏习惯。

  2. 我们囫囵吞枣地吃了几口就出门了。

  3. 倘使囫囵吞枣,似乎没有多大用处。

  4. 我读书经常只是囫囵吞枣的看一遍。

  5. 读书要思考,不能囫囵吞枣

  6. 他饿极了,囫囵吞枣地吃下妻子做的食物。

  7. 囫囵吞枣的也没太明白,过几天再看一遍。

  8. 你不能一个晚上囫囵吞枣式地读完那本书。

  9. 囫囵吞枣消化吸收新信息是困难的。

  10. 学习知识要深刻理解,不要囫囵吞枣

  11. 有些道理必须深入思索,绝不能囫囵吞枣

  12. 我们要细心体会课文的意思,不能囫囵吞枣

  13. 有些学生一接触信息就囫囵吞枣地马上吸收。

  14. 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15. 你能不能不要囫囵吞枣的把这篇文章阅读完。

  16. 学习文言文,只是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不是好办法,只有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学好。

  17. 我常常的把水浒传上的人物张冠李戴的乱说一气,老师告诉我不能囫囵吞枣的看书!

  18. 学习不认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是一种要不得的学习态度。

  19. 今天心烦意乱,静不下心看书后半部分不能细细看下去了,囫囵吞枣竟有收获。

  20. 饱经风寒的他已经饿了几天了,得到食物的他囫囵吞枣地吃了起来。


拼音

[ hú lún tūn zǎo ] 

详细解析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语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示例

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近义词

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生吞活剥[ shēng tūn huó bō ]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的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反义词

含英咀华[ hán yīng jǔ huá ]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细嚼慢咽 [ xì jiáo màn yàn ]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融会贯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繁体:囫囵吞枣

成语简拼:HLTZ

成语注音:ㄏㄨˊ ㄌㄨㄣˊ ㄊㄨㄣ ㄗㄠ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囫,不能读作“wù”。

成语辨形:枣,不能写作“束”。

SUYINGGGGGGGG
情感倾听者

推荐于2022-09-09 · 帮你剖析情感问题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001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22.8万
展开全部

囫囵吞枣的意思是: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相关出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例句:

1. 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

2. 他只是把这首诗囫囵吞枣地背下来了,至于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清楚。

3. 读书就像品茶一样,囫囵吞枣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4. 我们要认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切勿囫囵吞枣

5. 理解肤浅是因为看书时囫囵吞枣,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反复思考。

6.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7. 有些道理必须深入思索,绝不能囫囵吞枣

8. 这么重要的知识,学生还不懂,怎能囫囵吞枣地就略过呢?

9. 你觉得你这样囫囵吞枣地做完这件事情会不会有收获呢。

10. 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11. 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12. 像他这样循序渐进地学习,虽然成效可能较慢,总比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要好。

13. 上课学习不能半知半解,囫囵吞枣是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的。

14. 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15. 培训讲课有点粗糙,囫囵吞枣,还得回家好好研究。

16. 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17.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18. 每次我看到新的东西,我先是囫囵吞枣,然后在细细琢磨。

19. 小明回到家里,把老师发的家长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20. 你看四大名著的时候一目十行,随便浏览的话无异于囫囵吞枣,是没有效果的。

21. 不管学习什么知识都要仔细琢磨,深刻领会,千万不能囫囵吞枣只学皮毛。


近义词

  • 一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 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 生搬硬套 [ shēng bān yìng tào ]

生:生硬。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 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 生吞活剥 [ shēng tūn huó bō ]

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的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 死记硬背 [ sǐ jì yìng bèi ]

常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一个反复死记硬背的傲慢少年。

  • 鹘仑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反义词

  • 举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 融会贯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 细嚼慢咽 [ xì jiáo màn yàn ]

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 格物致知 [ gé wù zhì zhī ]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 咬文嚼字 [ yǎo wén jiáo zì ]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 含英咀华 [ hán yīng jǔ huá ]

咀:细嚼,引申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 寻根究底 [ xún gēn jiū dǐ ]

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缘由。

  • 穷原竟委 [ qióng yuán jìng wěi ]

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 贯通融会 [ guàn tōng róng huì ]

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基业长青通天下

2022-09-06 · TA获得超过482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514万
展开全部

囫囵吞枣

读音:hú lún tūn zǎo

释义: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近义词

不求甚解 生吞活剥 鹘仑吞枣 走马观花 生搬硬套 一知半解

反义词

含英咀华 细嚼慢咽 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贯通融会 穷原竟委 寻根究底 咬文嚼字


用法

其结构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造句

1.学习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精益求精。


2.我们囫囵吞枣地吃了几口就出门了。


3.学习知识要深刻理解,不要囫囵吞枣。

4.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5.读书要反复的读,不能囫囵吞枣。

6.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7.不管学习什么知识都要仔细琢磨,深刻领会,千万不能囫囵吞枣只学皮毛。

8.上课学习不能半知半解,囫囵吞枣是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的。

9.你看四大名著的时候一目十行,随便浏览的话无异于囫囵吞枣,是没有效果的。

10.由于太饿了,饭菜一上来,我便囫囵吞枣吃起来,结果给噎着了。

11.一直想着说、读、写、练,却总是囫囵吞枣的一带而过

12.他看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书虽看了很多,但收获很小。

13.学习不认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是一种要不得的学习态度。

14.读书,学习要善于思考,囫囵吞枣会收效甚微,是一种不良习惯。

15.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小忌是走马观花。

16.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17.我们要细心体会课文的意思,不能囫囵吞枣。

18.爷爷坐在我面前,和蔼可亲地对我说:“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囫囵吞枣乱干一通。”

19.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20.有些道理必须深入思索,绝不能囫囵吞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无雅诗hx
超会答主

2022-09-03 · 推荐高性价比旅行地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1.3万
采纳率:96%
帮助的人:2337万
展开全部

【囫囵吞枣】

拼音:
hú lún tūn zǎo

解释: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出处:
宋 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语法:
囫囵吞枣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示例:
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近义词: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走马观花、一知半解、生搬硬套

反义词:
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造句】

1、我们要认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切勿囫囵吞枣。
2、他只是把这首诗囫囵吞枣地背下来了,至于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清楚。
3、理解肤浅是因为看书时囫囵吞枣,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反复思考。
4、学习上我们决不能囫囵吞枣,一定要做到仔细认真。
5、学习中遇到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6、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也没理解其中的意思。
7、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8、培训讲课有点粗糙感觉囫囵吞枣,自己还得回家好好研究。
9、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10、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11、 学习不认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是一种要不得的学习态度。
12、学习文言文,单纯的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不是好办法,只有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学好。
13、我读书经常囫囵吞枣,这个坏习惯经过很久才改过来的。
14、我们要细心体会课文的意思,不能囫囵吞枣。
15、他吃饭时囫囵吞枣狼吞虎咽,好像三天没吃过东西似的。
16、我们读书不要囫囵吞枣,要细细品味其中的好词好句。
17、学问二字,学是学,问是问,要多问,不可再囫囵吞枣了。
18、学习要靠平时的积累,别到了临时才囫囵吞枣的抱佛脚,这是不可取的。
19、学习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精益求精。
20、学习知识要深刻理解,不要囫囵吞枣。


【成语基本信息】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囫囵吞枣
【注音】:  ㄏㄨˊ ㄌㄨㄣˊ ㄊㄨㄣ ㄗㄠˇ
【简拼】:  HLTZ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囫;不能读作“wù”。
【辩形】:  囫囵吞枣和“生吞活剥”;都可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同在于:①囫囵吞枣偏重指作学问不求甚解;“生吞活剥”偏重指生搬硬套。②“生吞活剥”还可形容吃东西时的状态;囫囵吞枣不能。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轻轻路过的酱油0t
高能答主

2022-09-04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1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2.5万
展开全部
1、对于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我们要消化,不要囫囵吞枣地接收。
2、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3、学习知识绝对不能囫囵吞枣,马虎了事,要将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彻底。
4、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5、读书要有收获,千万不能一目十行、囫囵吞枣。
6、今天心烦意乱,静不下心看书后半部分不能细细看下去了,囫囵吞枣竟有收获。
7、学习知识不能囫囵吞枣,而要细嚼慢咽;运用知识更不能张冠李戴,而要细心!
8、由于太饿了,饭菜一上来,我便囫囵吞枣吃起来,结果给噎着了。
9、学习不能囫囵吞枣而是要精益求精
10、学问二字,学是学,问是问。要多问,不可再囫囵吞枣了。
11、一直想着说、读、写、练,却总是囫囵吞枣的一带而过。
12、囫囵吞枣的也没太明白,过几天再看一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