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清朝有多少位皇帝?
7个回答
2022-01-21
展开全部
记住顺口溜: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共计十二帝。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1-12-30
展开全部
清朝的历史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二是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皇太极于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称帝,建国号清,从皇太极算起,清朝共有11位皇帝,若在加上追尊的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则清朝共有12位皇帝,然而清朝还有一位皇帝,是死后追尊,不久又遭“开除”,这就是成宗皇帝多尔衮。
1616年,统一女真诸部的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天命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天聪汗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清朝从皇太极1636年建国号大清算起,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逊位,清朝结束全国统治,国祚276年,共传十一帝,若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则总计296年,共传十二帝。
另外,皇太极建立清朝,依据古代封建政权的传统,还追尊爱新觉罗家族祖上四代为皇帝,他们分别是:肇庆祖原皇帝孟特穆、兴祖直皇帝福满、景祖翼皇帝觉昌安、显祖宣皇帝塔克世。这样算来,清朝历史上在位的加上追尊的,应该是十六位皇帝。
可是好像又不对,这不漏了一个吗?
顺治七年(1650)年,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死于塞北狩猎途中,顺治帝闻之震悼,率领百官缟服于东直门外五里,迎候多尔衮遗体。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以帝礼安葬。这个以“周公辅成王”事辅佐顺治帝的一代贤王,却在死后短短两个月,便从荣誉的巅峰跌落下来,不仅被追夺一切封典,包括取消“成宗”庙号,还惨遭毁墓掘尸。顺治帝对这个忠心耿耿的皇叔何以前后态度截然,最终采取有违人伦的死后清算?
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多尔衮十七岁即随皇兄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于天聪九年(1635年)率军收降了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了传国玉玺,因功受封和硕睿亲王。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宁宫,由于他生前未立嗣子,清朝出现了诸子夺位的危机,此时在朝中已有很高威望,手握大权的多尔衮力排众议,虽然有心自立,但反对者势力也很强大,最后选择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皇帝位,多尔衮以“周公辅成王”事之,与济尔哈朗同掌朝政大权,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多尔衮联合明平西伯吴三桂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清朝挥师入关,入主中原。
可以说多尔衮在清朝统一天下的大业中发挥出了他卓越的才能,是不可多得的天纵奇才,在朝中威望素著,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然而,多尔衮在代帝理政的过程中,排除异己,广植亲信,引发南北党争,同时随着地位的提升,其权势已经无限接近皇帝,这导致他树敌过多,最终在其死后引发早就对他不满的朝中大臣的集体弹劾。
多尔衮死后不过两个月,顺治皇帝即下旨,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大罪,追夺一切封典、剥夺成宗谥号,还毁墓掘尸。顺治帝本人对多尔衮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来多尔衮生前大权独揽,架空了他这个皇帝,且各种越制的行为(最明显的就是多尔衮不再向顺治帝行跪拜礼)让顺治帝感到不安和不满,二来朝中早就有议论说多尔衮称孤儿寡母凌辱顺治帝之母孝庄皇太后,因此,多尔衮死后遭到清算,是各种反对力量共同推动造成的。一直到乾隆三十四(1778年)多尔衮才得到乾隆帝的平反,肯定了他对清朝统一天下所做的杰出贡献,恢复了他睿亲王的封号。而成宗的庙号则永远的被取消了。
至于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他压根儿就没做过皇帝,虽然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试图废黜支持变法的光绪帝,拥立载儁为“大阿哥”(即皇储),甚至连年号都想好了(改元保庆),但此举遭到国内外各派势力的强烈反对,慈禧不得不废除了这一计划。载儁没有当过一天皇帝,何来庙号,又何来被“开除”之说。网上有很多关于保庆皇帝载儁的说法,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载儁从来就没有当过皇帝。
1616年,统一女真诸部的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天命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崇德元年(1636年),后金天聪汗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清朝从皇太极1636年建国号大清算起,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逊位,清朝结束全国统治,国祚276年,共传十一帝,若以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则总计296年,共传十二帝。
另外,皇太极建立清朝,依据古代封建政权的传统,还追尊爱新觉罗家族祖上四代为皇帝,他们分别是:肇庆祖原皇帝孟特穆、兴祖直皇帝福满、景祖翼皇帝觉昌安、显祖宣皇帝塔克世。这样算来,清朝历史上在位的加上追尊的,应该是十六位皇帝。
可是好像又不对,这不漏了一个吗?
顺治七年(1650)年,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死于塞北狩猎途中,顺治帝闻之震悼,率领百官缟服于东直门外五里,迎候多尔衮遗体。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以帝礼安葬。这个以“周公辅成王”事辅佐顺治帝的一代贤王,却在死后短短两个月,便从荣誉的巅峰跌落下来,不仅被追夺一切封典,包括取消“成宗”庙号,还惨遭毁墓掘尸。顺治帝对这个忠心耿耿的皇叔何以前后态度截然,最终采取有违人伦的死后清算?
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多尔衮十七岁即随皇兄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于天聪九年(1635年)率军收降了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了传国玉玺,因功受封和硕睿亲王。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宁宫,由于他生前未立嗣子,清朝出现了诸子夺位的危机,此时在朝中已有很高威望,手握大权的多尔衮力排众议,虽然有心自立,但反对者势力也很强大,最后选择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皇帝位,多尔衮以“周公辅成王”事之,与济尔哈朗同掌朝政大权,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多尔衮联合明平西伯吴三桂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的大顺军,清朝挥师入关,入主中原。
可以说多尔衮在清朝统一天下的大业中发挥出了他卓越的才能,是不可多得的天纵奇才,在朝中威望素著,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和皇父摄政王。然而,多尔衮在代帝理政的过程中,排除异己,广植亲信,引发南北党争,同时随着地位的提升,其权势已经无限接近皇帝,这导致他树敌过多,最终在其死后引发早就对他不满的朝中大臣的集体弹劾。
多尔衮死后不过两个月,顺治皇帝即下旨,宣布多尔衮的十四条大罪,追夺一切封典、剥夺成宗谥号,还毁墓掘尸。顺治帝本人对多尔衮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来多尔衮生前大权独揽,架空了他这个皇帝,且各种越制的行为(最明显的就是多尔衮不再向顺治帝行跪拜礼)让顺治帝感到不安和不满,二来朝中早就有议论说多尔衮称孤儿寡母凌辱顺治帝之母孝庄皇太后,因此,多尔衮死后遭到清算,是各种反对力量共同推动造成的。一直到乾隆三十四(1778年)多尔衮才得到乾隆帝的平反,肯定了他对清朝统一天下所做的杰出贡献,恢复了他睿亲王的封号。而成宗的庙号则永远的被取消了。
至于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他压根儿就没做过皇帝,虽然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试图废黜支持变法的光绪帝,拥立载儁为“大阿哥”(即皇储),甚至连年号都想好了(改元保庆),但此举遭到国内外各派势力的强烈反对,慈禧不得不废除了这一计划。载儁没有当过一天皇帝,何来庙号,又何来被“开除”之说。网上有很多关于保庆皇帝载儁的说法,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载儁从来就没有当过皇帝。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